时间:2024-12-28
张 宇, 曹卫东, 李影影, 赵落涛
(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中国“人口-产业”城镇化时空协同演化研究
张 宇1,2, 曹卫东1, 李影影1, 赵落涛1
(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选取2000-2014年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的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作为人口和产业城镇化扩张指标,通过运用相关软件和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的“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显示:1)中国及四大地区城镇化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各地区间差异依然存在,其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为:东、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中国各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指数和耦合协调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省域耦合度空间趋于一体化;另一方面,耦合协调的省份逐渐增多,且其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
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性
在改革开放长足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城镇化在21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末其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即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到2014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已进入深化发展的关键期.在当前中国处在城乡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对其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和时空格局变迁的研究,将有助于各级政府在当前“新常态”背境下应对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并从中把握其蕴含的巨大机遇.
产业革命至今,城镇化现象一直是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及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课题.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相关学者也开始对中国城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依据中国城镇化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将其分为了五个阶段:一是研究起步阶段(1978-1983);二是国外理论借鉴和国内理论独创阶段(1984-1988);三是本土化研究阶段(1989-1997);四是政府推动研究阶段(1998-2004);五是科学研究繁荣阶段(2005年至今)[1].在第五阶段,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无序发展,相关学者除了对中国的城镇化概念与特征[2]、城镇化发展质量[3]、城镇化动力机制[4,5]、城镇化发展模式与道路[6,7]、城镇化政策[8]、城镇化困境与对策[9]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外,其中一些学者已着眼于“城镇化协调性”战略进行了相关探讨,主要集中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等协调性研究[10-17].
基于此,在对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的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相关探讨的基础上,以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要素,运用简洁指标来测算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发展水平,并利用相关软件对中国四大地区和省域尺度下的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进行了时空序列定量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2000年以来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的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二者间耦合协调性演化特征.
1.1 数据来源
在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可获取性和可比性原则的基础上,以中国各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作为人口扩张指标,产业城镇化发展水平作为产业增长指标来刻画“人口—产业”两方面的城镇化发展水平.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则来自于历年中国各省的统计年鉴.按照地区分类法①,可将中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四大地区.同时,由于港澳台相关数据的缺失,本文中国的研究数据仅为大陆地区.
1.2 城镇化的相关内涵与相互关系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居住和休憩等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的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其中,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一方面人口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在空间上由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使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转变为城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因此人口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也扩大了城镇的消费群体和改变了城镇的消费结构,增强了城镇整体的消费能力,刺激了内需,从而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增长,因此人口城镇化增长不仅扩大了城镇就业人口,同时也促进了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而产业城镇化则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以地区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增加为核心的产业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导致城乡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从而拉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扩大,会导致区域产业间劳动力分布的不均衡,从而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可能.
因此,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之间应互为因果.
1.3 研究方法
1.3.1 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学者城镇化的评价体系[10-13],建构测算模型(表1).
表1 分项指标定义
在式中:UU表示地区人口城镇化,PU为地区城镇人口,P为地区的总人口;IU表示地区产业城镇化,ISE为地区二,三产业增加值,IGDP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1.3.2 耦合模型建构
借鉴物理学耦合度模型[18],对人口和产业城镇化两个子系统间时空耦合进行演化分析,表达式如下:
(1)
式(1)中:C为系统耦合度,C∈[0,1).当C趋向于1时,耦合度最佳,表明两个子系统间趋于良性耦合状态.
耦合度模型只能说明人口和产业城镇化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却无法真实反映两个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需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便分析子系统间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计算模型如下:
(2)
式(2)中:D为系统耦合协调度,代表“人口、产业”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D∈(0,1];C为耦合度;UU,IU分别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和产业城镇化发展水平;α,β为待定系数,且和均取值为0.5.
基于本文研究,可将耦合度等级和耦合协调等级划分为五个层级(表2):
表2 耦合水平和耦合协调等级划分
2.1 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对比分析
图1 2000-2014年中国及其各地区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年均增长率对比(%)
通过中国及其东、东北、中、西地区人口和产业城镇化的相关数据可绘制出其2001-2014年 “人口和产业”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对比曲线图(图1),可知:①2000-2014年中国及其四大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年均增长率>产业城镇化年均增长率;②2001-2014年中国及其四大地区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之比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从而发现人口城镇化年均增长率与产业城镇化年均增长率具有相对一致性.总之,中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城镇化年均增长率整体快于产业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且东北地区在人口和产业城镇化年均增长率等两方面都居于末位.
通过Excel软件对2000-2014年中国及四大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城镇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可归纳发现中国及其四大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特色明显.
2.1.1 人口城镇化
2000-2014年,中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且其人口城镇化率之比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图2).同时,中国及其内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差异较明显: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在2011年就已达到51.27%;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在2014年分别为49.79%和47.37%,仍未进入城镇化中期;而东部和东北地区早在2000年就已超过50%.同时,2000-2014年中国四大地区城镇人口数之比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图2 2000-2014年中国及其四大地区人口城镇化演变进程
2.1.2 产业城镇化
2000-2014年,除东北地区外,中国及其三大地区产业城镇化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产业城镇化率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图3).同时,中国四大地区的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图3 2000-2014年中国及其四大地区产业城镇化演变进程
2.1.3 人口城镇化滞后产业城镇化程度比较
图4 2000-2014年中国及其四大地区人口城镇化滞后程度对比
本文利用产业城镇化率减去人口城镇化率的来衡量人口城镇化滞后于产业城镇化的程度,并将中国及四大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滞后产业城镇化程度绘成折线图(图4):①2000-2014年中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滞后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说明人口城镇化的阻力在变小;②2000-2005年人口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产业城镇化水平的程度之比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中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最后可能与其作为中国重要的农林基地有关(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人口比重较高);③2006-2014年人口城
镇化水平滞后于产业城镇化水平的程度之比则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居于末位这可能与其作为重要的农民工输入区(城镇人口占比急剧提升)和“产业高地”有关.
2.2 “人口-产业”城镇化时空协调演化
以中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和产业城镇化数据为基础,依据式(1)、(2)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可得中国及四大地区2000-2014年“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雷达图(图5).
图5 2000-2014年中国及其四大地区“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演变进程
通过耦合度模型测量:①在时间维度上,中国及四大地区城镇化耦合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间差异特征依然存在:2000-2005年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而到2006-2014年则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图5a.).②2000-2014年,中国、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耦合度在0.9~1.0间,为极高水平耦合,其“人口-产业”城镇化处在稳定状态.③2000-2014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耦合度则在0.89~0.96之间,其处于由高水平耦合向极高水平耦合过渡阶段,其两者关系趋于稳定状态.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进过程中,随着人口和产业城镇化耦合作用强度和联系程度的强化,其两者间必将趋于优化.
判断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否合理有序,除了考虑城镇化耦合度外,还必须对其耦合协调性加以研究.
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①中国及四大地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在时空格局上与耦合度存在相对一致性:2000-2014年其耦合协调度一直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而没有发现2000-2005年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的情况.②基本耦合协调的东部和东北地区相对于耦合度特征呈现极高水平有序协调状态,其城镇化演进关系是一种极高水平协同演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响应敏感性较优.③由高水平耦合上升到极高水平耦合的中西部地区处于中度耦合失调转向基本耦合协调阶段,其城镇化体现为高度水平演进状态.随着城乡转型发展,中国各地区城镇化耦合协调性最终将趋于一种良性的协调状态,其空间格局也将趋向于均衡和一体化.
3.1 人口和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对2000年和2014年中国各省域的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水平进行时空分析,得出图6和图7.
在时间维度上,中国各省域的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①2000年,人口城镇化处在起步阶段(30%以下)的有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10省自治区,其余省市自治区人口城镇化都处于加速阶段(30%~69%)和成熟阶段(70%以上);到2014年,则只有西藏治区仍处于人口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图6).②2000年,产业城镇化水平达到90%的只有山西、广东、上海、北京和天津等5省市,且西藏自治区产业城镇化水平最低,只有69.12%;而到2014年,中国各省产业城镇化水平全部在80%以上,其中,河北、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新疆等13省市自治区的产业城镇化水平在80%~89%之间,其余省份产业城镇化水平都在90%以上,且西藏自治区产业城镇化水平已达90.05%(图7).
图6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
图7 中国省域产业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
在空间分布上,①中国省域的人口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由2000年呈现的交错分布态势逐渐转变到2014年的趋同分布的空间格局(图6).②中国省域的产业城镇化水平空间布局由2000年的“T”型分布逐渐转变为2014年“等次相间、纵列分布”的分布格局(图7).
3.2 中国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通过公式(1)、(2)分别计算出2000年、2014年中国各省“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根据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等级划分区间标准(表2),通过ArcGIS平台,将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数值赋予省级空间单元,运用矢量数据重分类工具,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分析,可得图8和图9.
1)耦合度时空格局演化进程(图8):2000年到2014年中国各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且其省域耦合度空间趋于一体化格局布局.
2000年,中国各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度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省份多为高水平耦合,东北和东部地区的省份大部为极高水平耦合.其中,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和宁夏等14省自治区为高水平耦合;而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湖北、重庆、内蒙古、新疆、青海等16省市自治区为极高水平耦合.
2014年,中国各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度差异不显著: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他省份均为极高水平耦合.属于极高水平耦合的省域的数量在增加,表明其省域耦合格局趋于优化.
2)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演化进程(图9):2000年到2014年中国各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指数整体呈优化趋势,即由失调逐渐转向协调,表现在空间格局上为协调省域的增多.
图8 中国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度等级时空格局
图9 中国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等级时空格局
2000年中国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空间分异现象不明显:除黑龙江、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等7省市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处在失调状态.这种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林基地以及城镇人口和二三产业多集中东部地区的中国人口和产业格局.
2014年,中国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基本处于耦合协调指数空间分异现象较明显:东、东北、中部地区除河南省和海南省处在轻度失调状态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处于协调状态;而西部地区除青海省处在基本协调状态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处于失调状态.这种耦合协调度分布格局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态势,且一定上也体现了中国“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处于持续优化中.
本文研究区域基于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在构建“人口-产业”城镇化的评价指标基础上,运用相关方法和模型分别对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进行了分析,基本研究结果表明:
1)2000-2014年中国四大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只有东北地区近些年产业城镇化水平呈下降趋势;中国四大地区产业城镇化明显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的增长速度,且其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地城镇化的水平、增长速度,以及协调态势各不相同.
2)中国及四大地区城镇化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各地区间差异特征依然存在,其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为:东、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3)2000-2014年中国各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指数和耦合协调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省域耦合度空间趋于一体化;另一方面,耦合协调的省份逐渐增多,且其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
4)运用人口城镇占总人口比重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两个单一指标测度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之间相互关系,一定程度上可较好地刻画两者之间的发展态势,但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过程涉及诸多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的成因特征,这将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①东部地区:京、津、冀、苏、注:鲁、沪、闽、浙、粤、琼等10省.中部地区:晋、豫、皖、鄂、湘、赣等6省.西部地区:内蒙古、宁、陕、甘、川、青、新、藏、渝、贵、云、桂等12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北地区:吉、辽、黑等3省.
[1]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104-147
[2] 周彦国,钱振水,王 娜.“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解读[J].规划师,2013(S2):5-7
[3] ZHOU Y X,MA L J C.China’s urban population statistics:A critical evaluation[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5,46(4):271-289
[4] 魏 冶,修春亮,孙平军.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9):1679-1687
[5] 刘世薇,张平宇,李 静.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11):2066-2078
[6] 陆大道,宋林飞,任 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1-7
[7] 张 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11(2):14-26,111
[8] 朱 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J].人文地理,2006,21(2):115-118,128
[9] 周才云,张毓卿.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因、困境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4(3):49-53
[10] 潘爱民,刘友金.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5):63-68
[11] 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王 青.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1):67-75
[12] 杨 忍,刘彦随,龙花楼.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J].地理研究,2015,34(3):475-486
[13] 胡燕燕,曹卫东.近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协调性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2016,40(2):9-17
[14] 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2):141-146
[15] 张 宇,曹卫东,梁双波,等.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协同发展时空格局演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5):715-724
[16] 张荣天,焦华富.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5):719-727
[17] 张 宇,曹卫东,梁双波,等.海南省“人口-产业”城镇化协同演化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2):208-214
[18] Illingworth V.Penguin Dictionary of Physics[M].Beijing:Penguin Books Ltd,2009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o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Urbanization in China
ZHANG Yu1,2,CAO Weidong1,LI Yingying1,ZHAO Luotao1
(1.College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2.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Limnology, CAS, Nanjing 210008,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and urbanization as to maintain the Select 2000-2014 China’s four regions and provinces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of the resident population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wo or thre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GDP as the population and industrial expansion index, by using the related software and construct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in the four regions and provinces of China. Research shows: 1) The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four regions of China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bu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still exist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whole region was as follows: East, northeast region, central region and western region.2) China Provincial Industrial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dex of coupling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index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In the space layout: on the one hand, provincial coupling space tends to integ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province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overall presented high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 in the distribution trend.
populationurbanization; industryurbanization; coupled coordination
2016-06-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4).
张 宇(1988-),男,山西大同人,硕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研究.
1672-2027(2016)03-0065-07
F291
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