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9
刘勇[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江苏 南京 211100]
堆取料机作为水泥厂预均化堆场中堆取料设备,属于移动类输送设备,看起来直观简单,但设计时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特别是第一次设计,某些地方没注意会造成返工或现场一些整改。根据个人设计经验及现场反馈,将堆料机设计中常见问题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侧式悬臂堆料机主要结构见图1。
图1 侧式悬臂堆料机
图1中,工艺皮带顺着倾斜小车绕过。堆料机工作时,物料由倾斜小车上的工艺皮带将物料卸入悬臂胶带机上,再从悬臂胶带机头部卸出形成料堆,利用行走机构的往复行走,将物料堆在堆场中,堆料过程中,悬臂胶带机可以不断升高,直至堆出所要求高度的料堆。
在长形堆场中,一般与侧式悬臂堆料机配合的是桥式刮板取料机或侧式刮板取料机,其中桥式刮板取料机为端面取料,侧式刮板取料机为侧面取料。为达到物料均化效果,端面取料时,堆料机需来回往复堆料;侧面取料时,则需定点堆料。所以取料方式确定后,堆料方式需与之匹配。
若工艺皮带物料输送能力为Q,工艺皮带带速为V1,堆料机行走机构速度为V2。当堆料机逆着工艺进料皮带方向行走时,悬臂胶带机瞬时物料输送能力为(1+V2/V1)Q;当堆料机顺着工艺进料皮带方向行走时,悬臂胶带机瞬时物料输送能力为(1-V2/V1)Q,所以悬臂胶带机瞬时最大物料输送能力比工艺皮带物料输送能力大,一般悬臂胶带机带速高于工艺皮带带速,设计传动时物料输送能力也需比工艺皮带输送能力大。
悬臂胶带机传动布置有头部(卸料端)和尾部两种,当传动装置在尾部时,工作皮带边为松边,此处滚筒张紧力较大才能保证滚筒不打滑,而设备受空间等局限,张紧结构提供张紧力一般不会很大,当传动功率较大,一般超过75kW时考虑把传动装置布置在头部(如图1布置),这样工作皮带边为紧边,可减少滚筒张紧力,不易造成打滑现象。
物料运动堆积角一般为静止安息角的50%~75%,考虑一定的安全冗余,物料和胶带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悬臂胶带机带料时最大仰角取16°(倾斜小车角度亦如此)。由于悬臂胶带机工作角度有变化,其配置的传动系统也需满足该工况,减速机在角度发生变化时影响齿轮润滑,一般需配置强制润滑泵或补油箱等措施来保证齿轮润滑。
图1中,绕在倾斜小车上的工艺皮带两端张力分别为F1,F2。F2和F1之间差值和堆料能力、倾斜小车长度、高度等相关。
当堆料机逆着工艺进料皮带方向行走时,F2-F1为堆料机行走机构阻力。在堆料机堆料能力不大时,行走机构阻力主要来自设备自身重量(含物料重量)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当堆料能力增大后,工艺皮带阻力(F2-F1)可能会超过设备自身重量的摩擦阻力,成为主要矛盾,所以设计行走机构传动装置时考虑工艺皮带阻力是必要的,如行走机构阻力太大时可考虑将行走机构所有车轮作为驱动轮。一味增大驱动轮的电机、减速机规格并不可取,因为车轮和轨道静摩擦系数存在上限(一般最大0.15),一定的轮压只能产生一定的驱动力,所以当行走机构阻力太大时一般采取增加驱动轮数量来增加驱动力。
当堆料机顺着工艺进料皮带方向行走时,F2-F1为堆料机行走机构助力。行走电机变频器须串接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以防堆料机顺着工艺进料皮带方向行走时,越走越快,出现飞车现象。
堆料机行走机构有时设计挡轮,挡轮在整个轨道上移动。轨道系统中地脚螺栓、连接两根轨道的螺栓连接副(如果有的话)和挡轮间隙不能太小,建议间隙20mm左右。
在现场安装时很容易碰到倾斜小车底部和工艺皮带干涉,在对外专业提资料时需把倾斜小车底部尺寸A(见图1)标注清楚,让外专业核对或拿到工艺皮带尺寸自己核,保证倾斜小车底部和工艺皮带间隙150mm左右。
图1中,当悬臂胶带机角度最小时,液压缸两铰孔最小距离为L1,当悬臂胶带机角度最大时,液压缸两铰孔最大距离为L2,液压缸实际订货时需考虑80 mm左右余量,即液压缸实际订货时两铰孔最小距离为L1-80 mm,最大距离为L2+80 mm。现不考虑余量问题,液压缸行程S=L2-L1,对于耳环连接形式液压缸,由于液压缸自身结构,液压缸两铰孔最小距离L1>S+900mm,900mm为参考数值,与缸径、厂家等相关,具体可咨询相关液压缸厂家。在设计支架时,三角架高度不能偏小,特别是液压缸行程较大时,需满足液压缸两铰孔最小距离和液压缸行程之间关系。
电缆卷盘容量和轨道系统中挡块距离、出缆口位置、电缆卷盘在设备中位置相关。特别是电缆卷盘中心和悬臂胶带中心相距较远,出缆口位置在堆场中心时,电缆卷盘容量要考虑卷盘中心和悬臂胶带中心的距离。可将堆料机放在轨道系统上移动,当出缆口中心和电缆卷盘中心对齐时,电缆卷盘上缠绕电缆最多,再分别将堆料机向两边移动,直至堆料机上防撞块碰到挡块,取两边移动距离中较大值作为卷缆长度,电缆卷盘容量除了考虑卷缆长度之外,电缆卷盘内圈再多缠绕4圈左右电缆即可。
堆料机设计需要注意地方很多,以上所述问题,相对容易忽视。其中有些是刚开始设计时需统筹考虑,有些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还有一些是选择外购件时加以注意,希望对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