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琶洲地区交通规划设计现状及优化方案探讨

时间:2025-01-01

江慰铭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和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使交通问题变得集中强度加大,机动化使交通空间日益局促,交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提出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对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针对琶洲地区交通规划设计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案,以供交通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琶洲地区;设计现状;交通需求;优化方案

1 项目概述

琶洲地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北部的琶洲岛,处于广州市都会区的核心,北与珠江新城和国际金融城隔江相望、西为广州塔地区、南为海珠生态城、东为長洲岛。琶洲岛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总面积10.4平方公里,为一东西向长条状岛屿。琶洲岛因举办广交会而闻名,在广交会的带动效应下目前琶洲岛已经成为广州市的会展基地,成为代表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名片地区。

根据2011年已批的《广州市琶洲-员村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珠江新城—琶洲—员村地区定位为:会展、金融、商贸三大引擎合力推动的国际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实力、活力、魅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市滨水中心区琶洲地区规划总用地9.62平方公里(不包括规划待定区0.8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225.8万㎡(不包括规划待定区),毛容积率1.3,规划居住人口7.8万人,就业人口27.7万人,土地总体规划

2 现状交通问题分析

2.1 现状交通设施

(1)对外通道。琶洲地区东西向对外通道联系不便,均需借助南北向通道绕行,高峰期通行能力受阻。

(2)道路网络。贯穿东西的横向通道依赖城市主干道新港东路,而立交节点均集中于新港东路,致使其承担功能混杂,尤其在会展期间,会展交通与日常交通都在此汇集,交通秩序差,节点存在瓶颈;而由于新港东路的分隔,地区内部南北交通转换不便。

(3)公共交通。1)轨道交通:现有轨道线路缺少与对外交通枢纽及广州市中心区的直接联系,区域交通无法得到快速集散。2)常规公交:琶洲地区现有公交停靠站27个,多分布于新港东路和阅江路沿线;现有公交总站4个,均分布于琶洲C区;现有公交始发线路4条,另有多条从大学城始发的公交线路经过,地区主要公交走廊为新港路和科韵路,公交线路覆盖海珠和天河部分地区。

2.2 现状交通运作

(1)道路交通。总体机动车流南北向特征明显,交通负荷“西高东低”。对外交通中,与北部联系最为紧密;车速方面,鉴于目前琶洲岛的人口密度较低,道路的运作情况较好,高峰时段主次干道的车速基本都在30km/h以上,高于全市路网平均车速水平。

(2)轨道交通。琶洲岛地区轨网运作基本平稳,其中由于万胜围站为4号线、8号线换乘站,晚高峰存在较大的客流换乘量,琶洲站则存在较大的客流出行量,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由于琶洲岛地区本身与北向地区的客流交换以及过境客流,晚高峰期间,车陂南~万胜围断面客流集中,车厢内饱和度较高。

2.3 会展交通现状

(1)停车供给。琶洲B1区(会展功能区)停车需求在会展活动期间较大,平日需求相对较低;而小型会展期间,周边建筑配建停车位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不会对地面交通造成严重影响。配建停车场方面,从配建指标看,展馆的配建标准参照了A区水平,相对偏低。

(2)交通运作。展会期间,琶洲地区各主干道路车流较平时上升30%左右,早高峰出现在9:00~10:00;其中新港东路、阅江路、凤浦路等主要通道高峰期间路段平均饱和度在0.8以下,运行基本稳定;主要交通节点拥堵则较为明显,其中以科韵南立交的西往西调头、北往西匝道排队较长。

3 交通需求预测

本次预测以琶洲地区日常交通需求为主,兼顾大型综合会展期间的交通需求,需要提到的是,像广交会这种大型会展活动是在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下进行的。

根据城市开发的需要,琶洲地区地面开发规模约1606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8万人,就业岗位35万个,此外,在琶洲地区地下空间商业开发规模也达到120万平方米。

经预测,琶洲地区未来全日出行总量约135万人次,其中地面开发客流出行量约为100万人次/日,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吸引客流规模为35万人次/日。晚高峰期间,琶洲地区生成客流约10.7万人次,吸引客流约6.8万人次.

4 交通承载力计算

4.1交通供应

(1)道路网络。1)周边干道网络:琶洲地区周边规划形成“七纵八横”的骨架路网格局。“七纵”:广州大道、江海大道、海州路—马场路、华南快速路、科韵路、车陂路、环城高速公路“八横”:黄埔大道、花城大道、临江大道、阅江路、新港路、凤浦路、会展大道、新窖东路;2)地区路网:琶洲地区路网密度为8.3 km/km2,远低于珠江新城地区路网密度(14.3 km/km2)。琶洲地区对外通道数为18个,与珠江新城地区接近(15个),但东西向通道数量严重不足(仅3个)。

(2)轨道网络。1)地区轨道网络:按照既有规划,琶洲地区5条轨道线路,共设7个站点,站点600米覆盖率达到59%。,远远小于珠江新城地区(APM站4个,地铁站7个,站点600米半径覆盖率75%)。但相比于现状(站点600米覆盖范围37%),轨道交通服务范围显著扩大。

4.2 地区公交系统容量分析

(1)轨道交通容量。根据规划,琶洲地区未来将开通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11号线、19号线和20号线,共设置站点7个,其600米半径覆盖率接近60%,轨道站点覆盖率相对较好。根据广州市轨道线网容量测试结果,地区7个站点未来高峰小时容量将达到6.7万人次/小时,最多可解决本次控规方案生成客流需求的38.5%。

(2)常规公交容量。地区常规公交没有具体线网规划,常规公交容量测试基于以下假定:1)地区常规公交整体供给状况较好,提供公交线路30条;2)高峰期间公交发送频率达到5分钟/班。

在此假定下,计算得到地区常规公交容量约为2.9万人次/小时,约可分担本次控规方案生成客流需求的16.5%。

5 交通优化方案

5.1 公共停车场

按照既有规划,琶洲岛规划设置7个公共停车场,分布在琶洲B1、B2、C区;停车泊位共计3400个,大车泊位290个。其中为琶洲会展中心的配套的公共停车场有5个,停车泊位共计2500个小车,250个大车,公共停车场布局

总之,在目前一些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通常会存在交通规划系统不完善,道路交通资源相当有限,大部分道路无法拓宽等问题,因此,只有强化面向建设及管理两个阶段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大力实行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利用现有道路网及先进技术,系统的诱导交通流,充分挖掘城市道路交通资源,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