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1
陈飞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地下工程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地下室防水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使用功能,不仅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而且还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必须严格挑选防水材料,控制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的施工,重点处理特殊部位的防水。本文分析了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的原因,并探讨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施工技术
一、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的原因
(一)结构设计与防水设计处理不当
防水设计与工程结构设计未很好结合,结构形式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防水;防水和管道线路没有很好的配合,其细部结构不当,往往成为地下水渗入的主要通道。
(二)防水材料选用不当
目前防水材料市场混乱,鱼目混珠,很多单位和个人为了片面地追求利润,防水材料以次充好,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更有甚者,钻规范和标准的空子和漏洞。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应用,防水混凝土配制原则难以实现。对新型防水材料的性能、作用和如何应用认识不清。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渗漏。
(三)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没有领会设计意图,导致施工方案不符合设计的要求。一味抢工期,不考虑各种方案对防水效果的影响。不研究各种防水材料的性能,施工方法与防水材料的性能不匹配。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防水卷材粘结不牢,拐角、留槎接槎处理不好或防水层碰伤等而造成渗漏。浇筑防水混凝土时,只注重级配和外加剂而忽略了施工质量,水灰比控制不严,振捣不实,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等而造成渗漏。变形缝或穿墙管等部位的施工,未认真将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部位进行定位;浇筑两侧混凝土时,任意碰撞,形成止水带偏斜、搭接不良而造成渗漏。对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够。回填土质量的好坏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地下工程的外墙防水难度大,因外墙距基坑护壁距离小,使防水施工困难。
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一)材料要求
1、宜采用中、低水化热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不应采用早强型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宜大于8%,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60℃;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
2、石子料粒径在考虑泵送管径以及钢筋的筋距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较大粒径和良好级配的石子,以1cm石子为宜,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含泥量不得大于1.0%。
3、砂应该用较大粒径的中粗沙,细度模数以2.5~2.8mm为宜,以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含泥量不得大于2.0%。
4、采用Ⅱ或Ⅰ级优质粉煤灰及磨细矿渣粉。高效减水剂或膨胀剂应分别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5、聚丙烯纤维的主要技术指标:线密度偏差率±6%;抗拉强度≥550MPa;断裂伸长率≤28%;初始模量≥6600MPa。
6、UEA膨胀剂,底板部位砼中掺加UEA掺量为10%(后浇带部位14%)。
(二)施工技术
1、变形缝的施工
为避免止水带局部出现卷边或接头粘接不牢,在施工中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选购止水时应按图纸要求选购长度能够满足底板加两侧墙板的长度尺寸,如长度不能满足要求而需接长时,可采用氯丁型801胶结剂粘结,并用木制的夹具夹紧,最好采用热挤压粘结方法,以保证粘结效果。(2)止水带安装过程中的支模和其他工序施工中,要注意不应有金属一类的硬物操作止水带。(3)浇注混凝土时,应先将底板处的止水带下侧混凝土振捣密实,并密切注意止水带有无上翘现象;对墙板处的混凝土应从止水带两侧对称振捣,并注意止水带有无相位移现象,使止水带始终居于中间位置。(4)为了便于施工,变形缝中填塞的衬垫材料應改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沥青浸泡过的木丝板。
2、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
通常地下室底板柔性防水层是采用“外防内贴法”即将防水涂料涂刷或将防水卷材粘贴在底板下的垫层上,而底板结构混凝土直接浇筑在防水层上。由于它们之间没有采取连接措施,防水层与结构混凝土层粘合不够紧密,在底板变形时容易使柔性防水层与底板脱开,脱开结构的防水层又容易在地下水作用下鼓破而失去防水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虚铺油毡、无纺布或塑料布作为隔离层,将防水层与垫层分离开,以加强与底板结构混凝土的连接。在底板变形时,其下的柔性防水层与其共同变形,防水层不易破坏,防水效果较好。
3、墙柱防水
浇筑凝土时,必须先用水湿润施工缝处的混凝土面,以处处皆湿而又表面不能积水为宜,从而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在竖向结构混凝土结构间立有模板,在浇筑时,可能出现模板钢筋挂浆使落下的混凝土少浆,从而导致模体出现烂根,所以应先在大模板底部,以人工方式填以厚30~50mm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无石子砂浆;在迎水面平面上,刷一遍净浆,再铺一层1:1厚度为50mm膨胀水泥砂浆;浇筑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每次浇筑厚度应控制在0.5m左右,每次浇筑墙体长度不大于30m,浇筑时应保证连续性。利用标尺检查,将
标尺插入模板中,标尺离度与模板等离,使标尺每步起止线与模板上口平齐,每次提升一步即为45cm。侧墙属大面积的防水施工,操作时先在基层表面涂刷水泥胶一遍,厚度约为0.3mm,干后涂刷JS复合防水涂料,涂覆要求同上。每遍涂刷应纵横交错施工,然后在完成面撒一层石米或粗砂。
4、承台底、桩头的防水施工
在桩头处涂刷一层聚合物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设置一条遇水膨胀止水条,使整个底板的防水层完全封闭,连续性更有保障,防水性能大为增强。
5、后浇带的防水施工
如果正常完成JS复合防水涂料后,还可以再增设一道宽2.2m、厚3mm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长度是底板加剪力墙高度。完成防水保护层后,回填砂垫层,以免防水层造成破坏。
6、拆模时间控制
一般而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d内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达到峰值,由于热量从表面散发,加之混凝土热导率低,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使混凝土内部和表面之间产生温差,由此导致的温度应力可以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当工程采用木模时,由于木模的热导率较低,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d才开始拆模,此时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模板拆除后表面温度迅速下降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温差,故会出现大量的温度裂缝。根据施工经验,在混凝土终凝后1d拆除外墙模板,对于控制裂缝较为有利。此时混凝土水化产生的热量不断生成,但未达到最高值,通过覆盖草袋并浇水养护及时带走水化热,同时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小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温度裂缝,使混凝土的平均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7、养护方法
拆模后,在对拉螺栓上挂麻袋浇水养护,并使麻袋紧贴墙板,不间断地浇水养护。针对墙板养护的特殊性,结合现场的可操作情况,可在墙板顶部布置一根细塑料软管并间隔2—3m扎细孔,使其在通水情况下,能够有水沿墙板壁缓慢流出,达到自动养护墙板的目的。
结束语
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发生,除了材料选择、设计节点、施工工艺方面的原因之外,不少施工现场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预控措施,工人技能水平下降等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只有从设计、施工、材料等全方面入手,并加强现场过程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地下室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志,郭海棠.大体量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及细部控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年15期.
[2]耿宏辰.浅谈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林业科技情报,2012年3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