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沈阳市鲁迅公园景观改造设计过程的阐述说明

时间:2025-01-01

李辉

摘要:通过深入了解沈阳市鲁迅公园的现状,研究景观改造重点,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及深厚的文化资源结合公园现状特征合理划分功能区块以设计 “浓缩历史文化、营造意景鲁园”。

关键词:公园;改造;意景

空间是记忆的载体,城市记忆要通过城市面貌来体现,景观设计通过营造城市故事的方式,记录城市已经和正在逝去的记忆,让市民對城市的时代感和认同感得到双重满足。一个优秀的公园环境,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味,给周边区域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如何把公园改造成兼具历史记忆和时代感的一个标志性的主题公园是设计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国内鲁迅故居及鲁迅公园进行研究考察:如山东青岛的鲁迅公园、上海虹口的鲁迅公园、绍兴的鲁迅故居等一些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针对鲁迅公园本身的特点吸取它们的优点,取长补短,为沈阳市鲁迅公园的景观改造设计收集资料,以确保鲁迅公园的改造工程能在全国确立标志性的地位。

一、公园概况

鲁迅公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西滨河路6号,占地面积约为43450平方米,这里白墙黑瓦,很有江南园林特色。这个公园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而建造的,历史有点久远,建于1939年初秋。当时的园名叫“近江园”,解放后为东北人民政府人事局机关农场。1952年移交沈阳市,改名为“锦江公园”。1953年更名为“鲁迅公园”至今。为沈阳市建成最早、集休闲锻炼、科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城市公园。

1、现状优势分析:

(1)主入口,以鲁迅坐像为标志的景观空间主题鲜明,应完整保留。

(2)公园湖面水体构架已经成形,水质较好,为游客提供了比较完整的亲水面。

(3)公园现有植物长势良好,高大乔木遍布全园,同时公园内生长着较多观赏性较强的乡土性树种。

2、现状弱势分析

(1)公园建设时间跨度长,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河两岸原有景观建筑如双鹤亭、船枋等都已残破不堪,在保留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需重新设计。

(2)正对主入口的假山轮廓线呆板,缺少起伏变化。

(3)现有水面条件良好,其中枯水部分应当恢复。存在水系边线较为生硬、水系驳岸高差大及亲水性难以体现等问题。

(4)植物品种略显单一,配置缺乏层次,林、灌、草分界不够突出,下层及开花植物不明显。

(5)全园空间利用不充分,游览线路不明确,缺少整体规划。

二、确定设计主题理念

1、设计方向

公园现状存在着时间跨度长、建筑小品风格和年代不统一;植物品种单调;功能单一等问题,急需改造建设。如何让公园给沈阳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沈阳的人文发展?如何利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使公园的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得到全面的诠释,同时把人民公园打造成沈阳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标志性的主题公园。

设计目标———创造可记忆的城市空间

记忆的载体——城市空间形态

记忆的感知——人本空间归属

2、设计理念——浓缩历史文化 营造意景鲁园

以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为主,通过对鲁迅江南文化的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中国传统造园的理论与方法,以“浓缩历史文化、营造意景鲁园”为设计主题贯穿始终,精心规划布局,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手法,从而创造出有神气,有韵味,有意景的精品园林。

3、设计中心思想

我们无论从整体布局设计还是到角落细部的精心处理,都要考虑园林布局的大小协调,景观深浅的互补和均衡的问题。本次设计我们通过五点来解释:

大小之韵:园内以水体景观为核心,围绕水面设置景点,以山体景观为辅。除此之外,也有多处面积较小的独立景观,每个空间都各具姿态,相对映衬,互为对比。

虚实之韵:山体为实,水面为虚,有景处为实,留空处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

旷奥之韵:即游赏空间的敞、放、明与窄、收、暗的处理。

曲直之韵:主要体现在“曲”,设置曲径,曲廊,曲桥,曲塘,使景观路线丰富多变,增加景物层次。

动静之韵:可攀登的山体,可穿行的小桥等景观为动,山体背后的景墙及让人小坐赏景的亭榭,豫才阁等景观为静。通过曲径小桥,游廊等串在一起,以静为主,以动为辅。

利用公园的设计与实施提升城区的环境质量,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1]。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分别设置不同观赏内容,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充分利用地形有机组织公园各个部分,充分体现江南特色和风格。

三、通过划分功能区实现设计目标

突出城市特色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创造人文景观、打造公园绿地精品,形成城市园林特色[2]。该设计中结合公园现的基地特征及公园的自然历史主题,把鲁迅公园划分成多个功能区块。对地形的改造做到了统筹兼顾,使园林的多种功能都有适宜的地段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和实现。

1、湖面观赏区:园内的重要景观观赏区,位于整个公园的西部。景区内由豫才阁、木栈桥观赏亭及滨水步道等景观组成。

2、文化区:园内主要景观观赏区之一,位于公园的中心地带,以公园主入口广场与山体景观为主,主要体现园内历史文化。

3、安静区:在园内占地面积较大,以植物造景的方式来体现林下空间的特点。

4、晨练区:位于整个公园的西北角,是公园里一处体现江南风格园林的小空地。以假石和植物结合,搭配园内曲折小径,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活动空间。

1)跌水瀑布:主入口内广场的设计主要是围绕一个瀑布进行的。瀑布是在公园原有的土山上建造的。瀑布为三级跌水,水量相对比较大,很好的提升了公园的气势,也能充分的提线出江南园林的气质和特点所在,烘托出鲁迅公园的主题。

2)雕塑景观设计说明:在瀑布两侧有两条对称的景观路,路的形式是与入口形式相呼应的曲折式。路边的卵石平台上设置六尊雕像,这些人物造型都是鲁迅笔下所描写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公园增添文化气息,使游人能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所处时代有所回味。

3)溪流效果:该图是鲁迅公园中的一条溪流效果图。溪流的作用是将公园的文化区和湖面观赏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将原有的三个湖面与入口瀑布连接起来,使院内的水循环起来,使公园里的水系成为活水。该溪流也是公园土山西侧道路的形成依据。这些公园小路都是依据溪流的走向而围合绿地,营造小景,提高公园的进深感。所以这条溪流是公园重要的景观联系要素,也是公园一个重要的景观点。

4)浮雕墙介绍简介:该图是鲁迅公园的一组主景观墙,景观墙位于公园土山的北侧,与入口广场的瀑布相呼应。浮雕墙的作用主要是供人们了解鲁迅先生的事迹与作品,表达现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纪念,浮雕墙的形式为江南园林风格,充分体现出鲁迅公园的整体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

5)草堂桥:草堂桥是公园原有的一座曲桥,它坐落于荷花塘上,风格与本次公园的设计相吻合,所以我们对这座桥和桥上的古亭进行翻新和修补,这样就会在荷花塘上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通道与平台,使人们能更好的欣赏荷塘的景色,也为公园的景观效果添彩。

6)豫才阁:豫才阁位于亲水区的中心位置,是一组临水的古建筑。豫才阁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将纪念鲁迅先生一些设施,物品集中起来,使其成为一座体现出公园内涵和风格并能体现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纪念的公园主建筑。

7)曲桥:公园湖中设计一座较长的曲桥,在形式上能够烘托出江南园林的氛围,功能上能够将这个公园最大湖面的两岸连接。使游人在院内行走更加随意,让公园的道路更加畅通。

8)木栈台河岸效果:该木栈台河岸是将湖岸边进行改造的效果。将岸边破旧的亭子进行翻新,沿河岸边堆积太湖石,种植喜水植物。木栈道沿着水岸线蜿蜒曲折,更增添了园中的意境,使置身其中的人们能领略到江南风格公园的气氛。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社,1994.

[2]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