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5
严亚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从存在问题和改革的角度简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体制改革步伐,着力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于勘测、规划、设计仓促,经费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条件简陋,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的现状更令人担忧,導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因此,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低。
2、农田水利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现下滑趋势,农田水利建设滑坡,既影响当前粮食增产,又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
3、观念和管理方式滞后,在水务系统中,特别是处于基层的水利管理单位,还停滞在原有的思维观念中,习惯于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沿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4、管理机制和养护机制不健全,我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区大多是上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加之经过长时间运行,由于管理和养护维修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设备老化失修、坍塌损坏严重、利用率低下、水资源损失浪费严重。因此,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势在必行。
二、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机制改革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领导工作,区、县成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明确目标和责任,落实有关政策,组织规划编制,抓好项目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并明确分工,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同时,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检查监督。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2、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要整合国家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分级负责的农建投资责任制,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兴办农田水利工程。
3、加强调查研究,及早提出应对措施,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采取以区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区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布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
4、积极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做好该项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1)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确保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2)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工程管理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3)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既要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效绩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应加大以下3项改革的力度:(1)加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力度。(2)积极推进水价改革。(3)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尽快出台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办法和章程,对资金投入使用和建设管理加以规范。
5、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的功能,同时转变领导方式,实行“一事一议”,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把握政策界限,按照工程性质和受益范围正确运用“一事一议”规定,实行民主决策。但决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削弱政府“统”的功能,而是改变过去的指令性干预方式为指导性引导方式。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承担起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技术服务、组织协调和编造调度的职责。
6、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改革。加快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进一步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积极性,促使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经营走上以存量换增量、卖旧建新、良性运行、滚动发展的健康道路。
7、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
(2)内业资料管理。工程设计、施工、交付管理各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必须妥管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4)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水利部门应高度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三、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機制改革,加快实施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为工程良好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机制改革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年06期
[2] 吴治蓉;: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0年08期
[3] 冯云飞;: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历史回顾与改革进展[J];水利发展研究;2008年12期
[4] 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03年01期
[5] 喇平福:;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5期
[6] 王永康;:浅析如何科学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