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测量技术在丁集矿副井井架纠偏监测工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5-01-05

马飞

摘要:副井井架基础注浆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测量方案,按时间周期对井架天轮、平台及井架基础进行持续跟踪监测,掌握天轮、平台偏移量及井架基础沉降量,为井架顺利纠偏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

关键词:副井井架;纠偏;监测。

1.引言

丁集矿副井采用冻结法利用永久井架进行凿井,由于井筒直径大,穿过冲积层特厚,冻结法凿井时所需冻结壁厚,冻土范围大,永久井架四个基础部分直接坐落在冻结壁范围内,受土层不均质、冻结壁非均质、土体冻胀融沉差异影响,造成井架基础沉降的不均匀性。特别是两个主腿承受的荷载大于两个辅腿,使得1#、4#的沉降大于2#、3#的沉降,造成东西方向井架偏南60mm、南北方向井架偏东63mm,整个井架受力不均匀,对井架的安全使用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及井架纠偏。

2.监测目的

通过跟踪监测,为井架基础注浆加固施工及时反馈信息,提供有效监测数据,以便于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动态分析注浆施工对井架基础变形的影响,为下一步的机械纠偏提供基础数据。对临近的副井绞车房进行現场监测,评价其变形受注浆施工的影响程度。对注浆加固施工可能造成的井架基础、绞车房基础及井架意外变形进行预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提升安全性。

3.监测方案及方法

3.1监测方案

在井筒十字线上布设监测基点O10和107,其中O10为主提升中心线上基点,用以观测天轮实际中心和39.34m南平台中心,监测其东西偏移量;107用来观测39.34m东平台中心,监测其南北偏移量。见图1

在四个井架基础布设垂直位移监测点,每个基础4个,共计16个,用来监测井架基础沉降量;其中每个基础上3个垂直位移监测点兼做水平位移监测点,用来监测基础水平位移量。所有的基点布设于注浆影响范围外区域。见图1

3.2监测方法及精度

本次观测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测量方法,使用同一测量仪器、设备和相对固定的测量人员,并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以此来保证测量的偶然误差[1]降到最低。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监测点和基准点的被破坏,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即井架基础及周围建(构)筑物垂直位移量。使用水准仪按光学测微法[2]进行观测,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组成附合水准路线[2](见附图)。测量精度采用二级变形测量[3],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水平位移监测,井架基础的水平位移量。根据本工作实际情况,测定水平位移时采用导线法进行观测。测量精度采用二级变形测量,基准点对中误差不大于0.5㎜,监测点对中误差不大于1.5㎜。

天轮及平台观测,使用全站仪按测回法[4]进行观测四个天轮中心和39.34m平台的刻划中心。测量精度采用一级导线测角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为±5″。

3.3监测频率

注浆施工初期,每3天进行一次观测,然后根据变形量调整监测周期,当变形量小于2倍观测中误差时,降低观测频率直至变形量大于2倍观测中误差,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当变形活跃时,可加大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4.监测过程

4.1 监测成果

监测表明,整个注浆加固施工过程,基础沉降分为三个阶段:在施工注浆孔的过程中,地应力释放,基础先下沉,1#和2#基础下沉约10mm,3#和4#基础下沉约20mm;在注浆加固过程中,地层受注浆压力影响,基础开始抬升,1#、2#和3#基础上升约30mm,4#基础上升约60mm;注浆结束后,基础沉降速度迅速减小,但地层及基础是否停止沉降还有待于长期监测。

经现场勘测,原四个基础因冻融引起了不均匀沉降造成井架偏斜,而每个基础本身也发生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向井筒方向倾斜,造成混凝土基础面与井架钢基座面不重合,1#基础产生1°,2#基础产生40′的夹角,造成受力不均匀。在注浆加固过程中,单个基础也产生少量的不均匀沉降,3#基础显现最为明显(见基础沉降曲线图)。

对天轮及平台的偏斜监测表明,先施工北边1#、2#基础,在1#、2#基础注浆的同时,3#、4#在打孔,此时1#、2#抬升,3#、4#下沉,造成天轮平台向南位移最大达38mm,向东位移24mm,后期随着1#、2#注浆结束,3#、4#开始注浆抬升,井架平台回移,向北位移43mm,向西位移29mm。注浆加固工程前后对比,39.34m平台向北位移5mm,向西位移5mm,相对井筒十字线,39.34m平台东偏48.6mm,南偏39.5mm。

4.2 机械顶升纠偏后监测结果

2012年6月18日,对副井井架进行了机械顶升纠偏,纠偏主要以机电部门实测钢丝绳与罐道之间相对关系为标准,地测科全程监测井架39.34m平台与井筒十字线相对关系,纠偏结束后,对天轮及平台分别进行实测,基础灌浆结束,拆除液压千斤顶后,又进行了复测,前后无明显变化。

最终地测科实测天轮及平台相对井筒十字线关系为:天轮1偏东24.5mm,天轮2偏东1.5mm,天轮3偏西18.1mm,天轮4偏西16.7mm,39.34m平台偏东3.2mm,偏南64.8mm。绞车队实测提升钢丝绳与实际罐道中心线关系为:副井双罐主钩(+40.2平台天轮)提升钢丝绳偏罐道中心线东9.5mm,偏罐道中心线北5mm,副井单罐大罐(+33.6平台天轮)提升钢丝绳偏罐道中心线西17.5mm,偏罐道中心线北5mm。

5.结束语

通过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对井架基础及天轮平台的持续跟踪监测,准确掌握其位移的动态变化量,为井架的最后机械纠偏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此次监测过程的实施,证明了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的可行性,为以后此类工程的监测实施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测量平差基础,测绘出版社出版,1996.5,北京。

[2] 高井祥,肖本林,杨世清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4,徐州。

[3] 张国良,朱家钰,顾和和。矿山测量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7,徐州。

[4] 王丹,陆学智,王双龙。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北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