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5
史冬行
摘要: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正在逐渐消失与被同化,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地域特征、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其进行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形成社会的广泛共识。历史街区应注重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全面记录,实现整体保护;同时,历史街区在展开积极保护的同时,又要注重其发展,实现有机更新。本文以王店老镇区有机更新规划及王店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来探讨当今城市化语境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问题。
关键词:史街区;有机更新;文化保护
1.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理念
1.1 概念
历史街区指的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者能够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历史街区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真实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
1.2整体保护
历史街区不但包括物质载体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包括:完整地保留历史街区内原有的特色历史遗存,如原有历史地段内的各级文物建筑、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完整保留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典型风貌等有形物质环境下的完整环境;完整地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历史文脉,整体地继承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
1.3有机更新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居住院落)和城市组织(街区)更新的有机性、更新过程的有机性。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成为切实可行并被历史文化名城及许多旧城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2.王店镇老镇区概况介绍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街路构筑。建镇于五代十国时,史载镇遏使王逵居本镇,建屋梅溪,聚货贸易,史称王店,为嘉南一巨镇。民国建立后,梅溪街区被定名为第五区,小型机械工业如碾米、缫丝、照明等开始创办和发展,街区周边工业林立。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王店镇中心逐渐向西转移,梅溪街区由商业街逐渐演变为居住为主的生活片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店镇老镇区开始由梅溪河开始向长水塘沿线逐步开拓发展起来,现状王店镇长水塘两侧庆丰街及塘东街两侧建筑基本保存良好。自民国以来至80年代末期王店镇区主要沿着长水塘和梅溪发展镇区工业产业,区域内建筑功能布局较为混乱,加上镇区内水系较为发达,没有形成一定的镇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功能较为混乱。不利于镇区环境品质的提升及土地资源整合利用。
3.历史街区保护原则
历史街区以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地域特征、文化传统及其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在城市特色日渐消逝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对王店镇老镇区及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片面地保护某些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应当深度挖掘王店老镇区固有历史文脉、维持原有街巷空间尺度、保护历史建筑遗存。
3.2动态性原则。
动态保护指不仅仅复制原貌以及原有生活形态,更注重与时代结合,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使老街区在新的城市语境中延续历史文化,实现活力复兴。
3.3参与性原则。
充分调动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提升居民对历史街区的价值认同,完善监督机制,并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居民参与街区的保护整治及后续的街区发展。
3.4持续性原则。
历史街区的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采取持续推进、渐进改善的模式,使历史街区逐步有序改造,以期最大化地保留、恢复原有街区的风貌、格局、历史信息。
4.镇区整体保护框架
4.1 保护的目标
保护街区的明清及近代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并延续街区所留存的街巷空间格局、历史文化信息和民俗生活气息;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更新,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街区特色与优势,实施传统商业、镇区旅游和镇区居民休闲的重新定位,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4.2 整体保护框架
整体保护框架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与人文环境要素三大部分组成。
自然环境要素:指对老镇区及历史街区的河流水源等要素,及其对应的环境关系与格局特征的保护。
人工环境要素:指对东大街历史街区以历史建筑、历史名人等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传统街巷为骨架,以古井、古树等各处历史遗构为点缀,对该地区大量传统居住、傳统商铺群体以及文物点为主要内容的人工环境特征的保护。
人文环境要素:指对老镇区历史街区居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生活情趣、文化艺术、传统商业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特别是在对一些独具特色的遗址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反应王店镇乃至嘉兴市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上。
5.镇区有机更新策略
5.1 街区保护更新:保护并非静态的恢复,而是保护街区发展的历史脉络,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为了促进街区的功能完善协调,激发街区活力。现状王店镇区古街巷主要以梅溪街、人民街、解放街、四喜街、庆丰街等为代表,历史风貌保存良好,应当通过有机更新改造保护,完善协调功能,适应新镇区发展。
5.2 建筑保护更新:对建筑保护更新分为保护、改善、保留、整治、拆除、插建等多种途径。①对保护区内文物保护单位、风貌形态和质量较好的建筑予以原貌保护的,对其中的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
②原有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在保护其建筑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修缮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③对部分虽属后期兴建但质量较好,设计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与传统风貌的协调和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并能体现出历史街区的历史变迁的建筑;
④对于质量较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对其立面进行整治,加坡屋顶及重新装修立面;
⑤对违章搭建添建的、影响院落空间环境、风貌较差的建筑,则予以拆除;
⑥对历史街区进行功能的协调完善,根据传统建筑的体量、色彩和肌理布局进行局部插建。
5.3 环境保护更新:环境改造应尽量尊重历史原貌,加强公共绿地、街坊绿地、宅间绿地等多层次绿化建设,完善街区绿化系统。重点做好王店镇区几条水系的环境整治工作,保留并扩大现有几处公共绿地,适当增加部分活动空间。同时对街巷界面加以整治与改造,增加景观家具小品,统一广告牌匾,完善街区标识系统。恢复性建筑使用当地的旧石、旧砖、旧瓦、旧木构件,体现原汁原味。同时,在外观风貌协调前提下,展览场馆内部设施和实物展示中可使用智能化、多媒体、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提升街区环境品质。
6.结语
在实施有机更新的过程中,应切实保护古街区中历史建筑、城市肌理、空间格局、街巷尺度、绿化等物质形态所携带真实性的历史信息,文化景观、历史建筑或其他活的遗产中体现其显著特征的种种关系和能动机制也应予保存;保护中不应将建筑、环境、格局、肌理以及活动等各元素彼此割裂,要从整体上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历史演进和整体风貌的角度制定系统、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传统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风土特征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改善居住环境条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整治改善历史环境景观,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提高街区的整体品质,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