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5
赵昱
摘要:望京楼遗址为201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首,2013年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考古发现,确定为夏商时期遗址,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遗址分布面积达168公顷,属于典型的大型遗址。目前面临城乡建设造成的破坏和民众生活环境的变迁,遗址部分内容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自2005年起,国家对大遗址项目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望京楼遗址在这种大环境下完成了《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对望京楼遗址展示利用做出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望京楼遗址;展示;利用
一 遗址概况
望京楼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以南的新郑市新村镇望京楼村西,望京楼水库东部,南距新郑市区约6公里,北距郑州市区约35公里。2010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首,2013年入选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京楼遗址处于华北平原、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海拔高度约205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附近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部倾斜,黄土堆积发育。属于淮河水系溱水河上游的黄水河自北向南流经遗址西侧,城址所处位置周围主要为农田,整体地势较为平坦,西部和东北略高,南部分布小面积冲沟。
望京楼城址周边有良好的道路系统。北侧有S102省道通过,西侧有G107国道通过,南侧有S323省道通过,东侧有S223省道通过。城址东部有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南部有新密铁路,东北部距郑新国际机场30公里。
建设中的郑新快速路从望京楼城址中部南北穿过。县乡级的万邓公路紧邻城址内城的北城垣通过,与郑新快速路共同形成了“十”字形平交的道路交通骨架。
二 考古发现
望京楼城址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经当时新郑市文化馆钻探调查,城址南北长300米,东西长4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2米,最厚达4米。1996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了科研发掘,确认其时代属夏商时期。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城址东南部发掘了2000平方米。
2010年郑州市规划的市南出口暨郑新快速路改建工程从城址的东部穿过。为确保地下文物安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0年9月进入现场,对城址进行全面调查、钻探和考古发掘。建立了望京楼城址夏商时期较为详细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体系与文化谱系,大致厘清了城址夏商时期的聚落结构并初步判断为聚落性质,特别注重依据城址及周边的微地貌特征,寻找城墙等重要遗迹。
2010年至2011年的考古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二里头文化的城址遗存有城墙、护城河、房基、墓葬等,二里岗文化的城址遗存有城墙、护城河、城门、道路、夯土基址、房基、墓葬等,以及由人工壕沟与自然河道形成的外部防卫设施的遗迹。
三 展示利用研究
1.主题定位
望京楼遗址承载着夏商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重要见证,遗址的展示利用以打造夏商考古遗址主题公园为基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华夏历史文化,展现夏商历史文化的主题和文物的特点,使之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和实例。
2.展示框架
望京楼城址的展示架构主要通过展示空间的序列组织来实现:即,环境体验(通过城址周边历史环境的观察体验)——知识传输(通过城址文物的综合性展览)——形象拓印(通过夏商城址的复原展示和标识展示)——亲历接触(通过夯土建筑城址和作坊区的复原展示的亲身参与)——文化认同(通过全部参观展示后的深度体会)。
3.展示内容
望京楼城址除了内城西南角战国夯土台遗址高出地面外,其余遗址和文物主要埋在地下。遗址本身可观赏性差,如何将3000多年前的古遗址展现给大众并被理解难度很大。笔者以为可以通过展示以下七个方面全方位体现望京楼遗址风貌。
1)望京楼遗址古环境。望京楼遗址所代表的夏商文化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该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考古发现,遗址处于“仰韶温暖期”后期,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笔者认为参观古代遗址不能只满足视觉要求,要从味觉、嗅觉等全方位体验当时真实的场景,因此局部还原遗址古代环境是个必要的环节。
2)人工壕沟与自然水系的连接。人工壕沟与自然河道连接的城市防御形式在中原地区夏商周遗址首次出现。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城址由北部人工壕沟与黄水河、黄沟水围绕形成了封闭的保护圈,体现了浓重的军事防御色彩。展示此处可以使人们直观的理解夏商时期人们防御野兽以及外敌的入侵,体现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
3)城墙及城门遗址。城墙遗址的展示可以使大众了解夏商时期的城墙形制,了解夏商时期的城墙夯筑技术以及瓮城的起源。
4)大型建筑夯土基址。城址的大型建筑夯土基址、水井、蓄水池、墓葬等,种类齐全,时間跨度大,它的展示可以使大众了解夏商住居习俗、物质文化、阶级关系。
5)作坊区。内城北城墙之外东北部、外壕之内分布有较多的陶窑,作坊区的展示可以使人们了解夏商先民的生产活动。
6)生活区。城内东部及西北部分布大量窖穴、灰坑、水井等生活设施,生活区的展示可以使人们很容易了解夏商时期人民的生活模式。
7)出土文物。望京楼城址出土的铜、玉器,青铜器造型精美,铸造精良,反映了这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展示了先民的劳动成果。
4.展示方式
望京楼城址主要采用博物馆展示、遗址复原展示、遗址露明展示、实物模型展示、数字化技术展示五种方式进行展示。
1)博物馆藏展示:建设望京楼遗址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实物模型及数字化虚拟模型以及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
2)遗址复原展示:遗址覆土封闭后,在地面按原有规模或尺度进行复原或复制,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传达夏商城址的历史文化信息。主要分为四种形式:
a.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小块、局部城址,可进行异位复原或原位标识的展示;
b.对有代表性的手工业作坊、祭祀基址,可采用地下遗存覆土封闭,在地表对制作工场、重要器物、典型工具进行模拟复原展示;
c.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或对描述城址特征具有重要作用的局部城址,如宫殿建筑基址,采用覆土封闭后,抬升地表高度,复原建筑地基基坑及部分建筑构件的展示方式;
d.对覆土封闭的线性道路与墙垣、面积不大的建筑基址与墓室等遗存,采用在地表之上绿化标识轮廓的方式进行展示,确保城址上地表的环境形象明显区别于其周边环境形象。
3)台基包砌与露明展示:对望京楼夯土建筑台基,在台基外围砌筑保护墙,墙身及顶面设置展示视窗及井窗,展示城址内部及典型土体断面,展示夯土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台基东北侧的战国城墙城址,采取原址加固露明展示,周围设保护围栏。
4)实物模型展示:通过研究,采用小比例尺的实物模型展现夏商城址的复原全貌,配合便携式解说耳麦,生动再现夏商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生活场景。
5)数字化技术展示: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对考古数据进行可视化化的交互操作,辅助生成三维虚拟空间,进行城址及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建立望京楼城址的三维虚拟展示系统。
四 结语
本次望京楼遗址展示利用以望京楼遗址保护规划为前提,结合考古发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展示望京楼遗址的风貌。希望在全国大遗址保护及展示利用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望京楼遗址展示利用模式能为大遗址展示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秦文生,新郑望京楼城址性质初探[J],华夏考古,2012.
[2] 单霁翔,让大遗址保护助推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文化遗产,2009.
[3] 陶亮,土遗址展示方式初步探讨[D],西北大学,2008.
[4] 李民、张国硕,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5] 陈志华.文物保护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世界建筑,198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