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金碧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浅析

时间:2025-01-06

王晓英

(金碧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云南 大姚 675400)

1 金碧镇综述

金碧镇位于大姚县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辖27 个村(社区),378 个村民小组,2018年全镇总户数39 538户,乡村户数13 345户;总人口99 368 人,乡村人口53 455 人。全镇国土总面积413.27 km2,林地面积289.81 km2,有林地面积241.57 km2,森林覆盖率58.48%,林木绿化率70.22%。

2 退耕还林概况

2002—2005年,金碧镇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97.78 hm2,涉及23 个村(社区),2 518 户退耕户。2014 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再次启动,金碧镇按照县退耕办的要求,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国土部门划定的25°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中进行规划落实,2014—2018年全镇共实施退耕还林造林项目250.83 hm2,2019年5~6月,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技术人员对金碧镇4 a 的退耕还林造林成效进行检查验收。详见表1。

由表1 可知,金碧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合格率仅为65.15%,距“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退耕还林目标有一定差距,说明此项工作存在一定问题。

表1 退耕还林造林成效验收情况表

3 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部分护林员、村组干部对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不了解、不掌握,重视程度不够,宣传不到位,跟踪落实不够。二是部分群众对退耕还林政策及要求不了解,认为只要规划了就会有补助,有没有栽树,是不是合格是政府的事,规划时争着报名,种树时要反复做工作。而部分群众是过分了解,钻政策的空子,认为只要第一年栽了验收合格后就可以领取补助,套取国家政策后挖除移栽成活的幼树,改种农作物,像2014 年规划种植的一块冬桃,当年验收时成活率比较高,第二年再去验收时已经找不到冬桃树。三是重视度、保护及相关法制认识不强。退耕户退耕地内移栽成活的果树常常会发生被盗窃的现象。例如,里长堡社区2015 年移栽的2.13 hm2杨梅,由于苗木成本较高,移栽后盗树现象严重导致不成林,第二年重新补种板栗,又由于后续经营管理的不到位,2019年验收为不合格地块。四是部分退耕户缺乏林产业发展长远目标,林产品价格高时户户争着发展,价格低时部分群众就擅自挖除移栽成活的树木或者对退耕地放弃管理。五是林业部门跟踪、落实不到位,每年除规划、验收外,林业部门基本不能及时到实地进行落实、指导、督促,很多事情全权委托村(社区)及护林员,按面积把苗木发给退耕户,具体栽植情况,栽植质量如何,在验收时才能掌握。

3.2 地块分散,立地条件差

为发展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金碧镇从2007 年开始至2017 年,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发展种植核桃4 740.91 hm2,花椒2 231.99 hm2,蚕桑2 000 hm2左右,加上上一轮实施的397.78 hm2的退耕还林及以往发展种植的经济林木,库区周围、蜻蛉河流域、贫困行政村、或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组作为规划重点,规划的退耕还林地块一是地块分布较为零散,插花退耕地现象突出,种植难,检查验收难;二是多数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土层瘠薄,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

3.3 配套措施和资金不足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广大的镇、村、组领导干部及广大的农户,工作量大,工作艰苦,工作任务繁重,基本没有什么工作经费。一是广大村组干部及护林员补助报酬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实施难度又大,部分群众又不理解,导致村组干部及护林员在退耕还林工作推进过程中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旱季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抵御旱灾、冰雪灾害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三是在提高科技种植水平,幼树抚育集约化经营等方面的推广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退耕还林成效。

3.4 科技意识差,栽植管理技术粗放

由于广大退耕户文化偏低、观念落后,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对新政策、新技术、新品种不善于接受,不想投入,定植时挖定植塘、施底肥、盖地膜等措施不到位,定植后不及时定干、浇水施肥和修剪翻挖,部分种植地块人畜破坏还比较严重,多数地块杂草丛生。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的退耕还林地块无人管,新植苗木成为人种天养的懒庄稼。

3.5 市场机制不健全,无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2019 年底,大姚县水果产量15 029 t,核桃产量31 389 t,板栗产量8 635 t,花椒产量2 306 t,林产品的产量是比较大了,但全县没有核桃、花椒等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没有稳定的市场,林产品价格不稳定,严重影响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

4 项目建设建议

4.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谋划布局退耕还林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统一全镇干部的思想,让镇、村、组干部充分认识新一轮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让干部深入到各小组,组织群众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和退耕还林造林管理培训。深入到农户家中,耐心细致地做好退耕户思想工作;深入到山头地块,指导帮助退耕户种植好每一棵树苗,只有工作做深了、做细了、做实了,退耕还林的合格率就会有所提高。在统一干部思想的同时,也要统一群众的思想,让群众认识发展退耕还林、发展林业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种植理念,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树立信心,增强技能,让群众主动去种,主动去管。

4.2 做好基础性工作是根本

一是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认真做好规划。二是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让镇上的干部及林业部门的职工具体责任到村(社区),负责做好退耕还林相关工作。三是制定奖惩措施,对退耕还林成效好,合格率高的村(社区)及责任干部给予奖励,增强信心。四是县种苗站认真把关,做好苗木检疫工作,镇林业及草原服务中心要严格把关,做好苗木调运工作,要把生长健壮、品质纯正、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苗木送给退耕户。五是镇林业部门应及时对退耕还林地块进行跟踪检查,对保存率低的退耕还林地块要配合村(社区)督促农户及时补植补造。六是各村(社区)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结合村规民约,建立规范的管护机制。实行统一管理、分户培育、专人负责、权责结合的办法,健全补植补造、林内立体种植管理、修枝整形和防虫治病的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广大退耕农户参与承包管理的积极性。

4.3 加强技术培训实现中耕管理

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对基层林业干部,村组林业骨干、林业大户的技术培训,让这批人下到组、下到户对广大退耕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二要科学种植,要坚持“七个一”(一块适宜地,一株良种壮苗,一个移栽大塘,一担农家肥,一担压根水,一块覆盖膜,一棵支撑杆)为主的种植技术标准。三要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高退耕户的中耕管理水平,加大对实施项目的管理,杜绝在新造林地和未成林地内放牧,动员农户在退耕地内套种矮杆农作物,适时浇水施肥,及时除草,及时定杆、整形及病虫害防治。

4.4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上级相关部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给乡镇,一是让科技支撑费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二是给参与退耕还林工作的村组干部发放一定的务工补助,增加他们的积极性。三是给退耕成效较好的村(社区)或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在退耕还林面积相对集中的地块建小水池(水窖),保证旱季灌溉用水。

4.5 培育后续产业

探索发展新机制,完善林产品交易市场,实现后续产业培育。

首先,全镇人多地少,打工经济发展较快,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部分耕地荒芜,部分林地无人管护,随着林权流转工作的推进,有必要探索新的退耕还林造林管护机制(例如鼓励大户对荒芜的耕地进行流转或承包造林,对于到户面积较小的退耕还林地块,可以承包给他人造林、管护,达到退耕成效后归还给退耕户自己经营管理,各村民小组成立合作组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建设。

其次,全镇2014—2015 年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是核桃和花椒,历年种植的核桃、花椒达6 666.67 万公顷,但没稳定的核桃、花椒交易市场,无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短,花椒、核桃价格极不稳定,影响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应适度引进花椒、核桃精深加工企业,建立花椒、核桃交易市场,稳定价格,稳定人心。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引导林农科学选择生态、经济兼用树种,进行林药、林粮间作,调整生产结构,开辟新的增收点,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解决退耕户退耕还林后的生计保障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