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关县南捞乡林业产业发展探究

时间:2025-01-06

林国刘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对于发挥现代林业的经济功能,维护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满足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位于马关县东部的南捞乡,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林业产业较强的优势和潜力。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林草部门的支持下,南捞乡林业产业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发展水平较低,对山区群众生活质量的贡献率不高。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山区群众致富,探究林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1 产业现状

南捞乡位于马关县东部老君山西北麓,全乡国土总面积185 km2[2],林地面积13 695.7 hm2,森林覆盖率51.43%,林木绿化率57.88%[3]。近年来,全乡已发展林业产业7 159.11 hm2,其中:杉木等木质产业5 600.0 hm2;柑橘、八角、刺梨、李子等经济林产业1 221.87 hm2;草果、砂仁、草珊瑚等林下产业337.24 hm2。建有木材加工厂一个。

2 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越

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南捞乡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南捞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海拔1 838 m,最低海拔629 m,平均海拔1 100 m。全乡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土壤质地主要是壤土,土层深厚。东北部河谷地区气候炎热,适宜种植柑橘、猕猴桃、红蜜桃、百香果等经济作物。中南部地区,气候较为温凉,适宜种植茶叶、八角等经济植物。全乡森林物种资源丰富,林木生长较快,人工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41.00%,具备了很好的林下产业发展条件。

2.2 政策扶持优势

生态扶贫和绿色产业发展经南捞乡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南捞乡是马关县深度贫困乡之一。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前所未有,林业扶持政策大量倾斜贫困地区,生态项目扶持力度逐年加大。计划和实施退耕还林、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等生态项目为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加之,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好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推行绿色产业发展也为山区林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2.3 林农自身优势

南捞乡种植经济林果历史悠久,群众对发展产业意愿很强,自身发展优势明显。多年来,南捞乡群众自发引进猕猴桃、茶叶、柑橘、八角等栽培技术,通过栽培实践、技术培训等方式,积累了一定的栽种经验,为发展林业产业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了一大批山区群众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愿望和动力。

3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南捞乡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比较明显,林业产业发展方式单一,林下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全乡林业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缺乏林业产业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

3.1 种植业为主,产业发展方式单一

全乡产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产业发展方式较为单一。南捞乡农业产业主要以甘蔗、水稻为主;经济林果产业以种植柑橘、茶叶、八角为主;木质化产业以种植人工杉木为主,产业发展仅停留种植阶段。全乡无林果加工企业和木材精深加工企业,林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单一,产业链条短,受市场销售等因素制约明显。缺乏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致使林农利益得不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4]。

3.2 林下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全乡林下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林农长期以来对林下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规模较小,经营主体单一,投入机制制约,技术投入不足,市场建设滞后等几个方面[5]。

3.3 科技创新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南捞乡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创新和龙头企业带动,林业产业总体存在产量低、质量不高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经济林果产业管理粗放,广种薄收现象明显;传统特色产业塘房橘、茶叶、八角等明显退化;人工杉木产业密植现象突出,经营措施跟不上。全乡林业产业发展主要靠政府引导,缺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供应链运营及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未能实现,仅停留在林农小打小闹的初级运营阶段。

4 发展策略

4.1 发展路线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设思路,以生态化、产业化作为发展的核心,以绿色发展、示范引领、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市场导向、科技创新为基本原则,用持续循环思想发展林业产业,利用市场来合理配置资源。对于传统发展手段中不相适宜的部分进行改造,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创新,扩大产出,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劳动力的作业效率,实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形成产业化的规模体系[6]。

4.2 发展重点

统筹发展传统产业和建设一批特色产业,把示范带动产业和资源优势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南捞乡气候、资源优势和林业传统产业经验,引进龙头企业和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精准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重点打造“一村一品”林业产业建设,形成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群。

4.2.1 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

在南捞乡范围内选择适宜地块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充分考虑南捞乡土地资源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借鉴现已发展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百香果种植基地、早熟红蜜桃种植基地等种植模式,汲取种植经验,引进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猕猴桃、早熟红蜜桃、花椒、八角等特色经济树种,加大种植规模,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特色经济林产业体系。

4.2.2 建设观赏苗木繁育基地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观赏苗木繁育基地。结合南捞当地和周边县、乡镇市场需求,建设苗木繁育基地,推进繁育基地化、规模化、培育和销售一体化,以形成产品特色突出、综合效益显著的观赏苗木生产经营局面。

4.2.3 培育高价值木材

培育一批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材。根据南捞乡以杉木为主的木材产业实际,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林农种植技术,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加强后续管理,培育一批经济价值较高,后续发展较好的木材,改变管理粗放、靠自然生长的木材生产局面。

4.2.4 发展林下产业

发展林下种植业。在商品林的适宜地块开展以仿野生栽培为主的林下种植业。借鉴现有林下种植草珊瑚、滇黄精、三七、草果、砂仁等技术和经验,根据实际,选择草珊瑚、砂仁、草果、三七、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培育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种植魔芋等森林蔬菜。

发展林下养殖业。利用林间空地,借鉴现有林下养蜂、养鸡等技术经验,发展林下养殖猪、鸡、鸭、鹅、牛蛙、胡峰、蜜蜂、土蜂等。

4.2.5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充分利用南捞乡丰富的森林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边境文化,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尝试走出一条以生态景观为主,民俗特色、科普宣教为辅的旅游发展道路。打造森林休闲、森林度假、森林体验、森林运动、森林教育、森林保健、森林疗养和森林食疗等多种旅游项目。

4.2.6 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引入和发展木材、林果精深加工企业。整合原有规模小、经营粗放的企业,推动企业之间和产业链内部结构优化,提高产品价值量,降低资源浪费,增加产品附加值。

4.3 发展保障措施

4.3.1 制定产业发展计划

由南捞乡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协调其他相关部门,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结合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制定南捞乡林产业近期、中长期发展计划,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及思路,明确重点项目布局及建设任务,合理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供当地林农或林业企业参考并且具体落实。

4.3.2 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建设

积极开展提质增效、林下种养殖、特色经济林种植及管护能力培训,切实解决林业生产技术难题,提高林业技术人员及林农的技术水平,加速林业科技转化,促进林业产业增产。

开展人工杉木林高效经营管理及林下经济培育为主的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探索人工杉木林可持续经营、林下经济发展的优良模式[7]。

建立塘房橘种质资源库。由于近年来受黄龙病影响,塘房橘品质退化明显且速度较快,甚至面临消亡。保留塘房橘健康种子,建立物种资源库,保存地方特色经济林品种。

4.3.3 争取产业资金投入

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林业产业项目。积极争取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造林试点补贴等林业产业项目,使林农获得项目补助资金,减少产业发展成本。

二是争取金融机构和政府扶持。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和政府对林产业的资金扶持。充分发挥贴息贷款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使银行的资金、政府的扶持金和林农资金在林业产业发展上得到充分整合,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保障资金投入力度。

5 结语

林业产业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山区群众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南捞乡林业产业存在发展方式单一,林下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缺乏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等问题。结合南捞乡实际,只有发展特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类型,增强产业科技含量,未来当地的林业产业发展才会不断向好,走上现代化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