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水市榆红胸三节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天敌

时间:2025-01-06

李永刚,武星煜

(天水市秦州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甘肃 天水 741000)

榆红胸三节叶蜂Arge captiva 属三节叶蜂科,是近年发生在甘肃天水榆树Ulmus pumila 上的一种食叶害虫。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榆树叶片,食量大,取食速度快,发生区有虫株率100%,单株虫口数局部较大,最高达4 100 头/株以上。造成部分区域榆树光秃无叶,仅存叶柄,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观赏效果(图1l)。2018 年5 月31 日在天水市天河广场西侧发现该虫为害绿化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2018~2019 年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榆红胸三节叶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野外调查

野外观察地设在天水市天河广场西侧,位置105°45′36.76″E、34°34′34.58″N,海拔1 140 m,年平均降水量531 mm,年平均气温10.72 ℃,无霜期185 d 左右,属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2018 年3 月至2019 年9 月,在天水市天河广场西侧榆树分布区,定时、定点、定株及不定时随机调查,每2 d 1 次,观察榆红胸三节叶蜂的生活史、虫口密度、为害习性、生活习性、天敌情况等。

1.2 室内饲养

野外观察地采集榆红胸三节叶蜂茧212 粒,移入培养皿内,皿内保持一定湿度,切开部分茧壳观察茧内幼虫及蛹的历期、形态、体色变化,统计羽化率、雌雄性比、天敌寄生率等,同步记录每天最高、最低气温。羽化成虫移入纱网罩内栽有榆树幼树的花盆内,共设10 盆,分2 组,每组5 盆,第1组移入雌雄各1 只成虫,观察记录其交尾、产卵习性及卵期、各龄幼虫历期、成虫寿命;第2 组每盆仅移入雌成虫1 只,观察孤雌生殖情况、产卵量、卵期、各龄幼虫历期、雌成虫寿命、子代性别等。

2 结果

2.1 形态特征

雌蜂:体长10.0~11.0 mm。体和足黑色,具较弱但明显的蓝色金属光泽,触角黑褐色,前中胸部背板和中胸侧板红褐色,小盾片后端有时黑色。翅烟褐色,具弱蓝紫色光泽,翅脉和翅痣黑色,痣下具小型烟色斑块。体毛银褐色,触角、锯鞘和翅面细毛黑褐色。体粗壮。头部前侧和背侧前部具细小刻点,虫体其余部分光滑,无刻点。颚眼距等于或稍窄于单眼直径;唇基下沉,边缘锐薄,缺口浅弧形;复眼中等大。颜面强烈隆起;额区隆起,中部不稍凹,额脊低钝;OOL∶POL∶OCL=15∶10∶9;单眼中沟浅弱,单眼后沟显著;单眼后区微隆起。触角等长于胸部。中胸前盾片具较宽浅的中沟,小盾片后部隆起,约与背板平面等高;后胸淡膜区狭窄,宽长比约为4.5∶1,间距约等于淡膜区宽的1/3。前翅R+M 脉短小,Rs 第3 段约2 倍长于Rs 第4 段,1r-m 脉下半部明显内倾,3r-m 脉弱弧形外鼓,cu-a 脉中位,2Rs 室长于1Rs 室,下缘微长于上缘。后翅臀室2 倍长于臀柄,臀柄稍长于cu-a 脉2 倍。中后足胫节各具1 个亚端距;下生殖板后缘中部微弱突出。锯鞘背面观端部不尖;侧面观短于后足股节,腹缘稍弯曲;锯腹片简单,宽短,无叶状节缝刺突,具窄刺毛带;第1 刃间段宽于第2 刃间段,锯刃圆钝突出,具多数细小亚基齿(封2 图1,图2)。

雄蜂:体长7.0~8.0 mm。体色与构造类似雌蜂,但触角约等长于头胸部之和,第3 节全长等宽,稍侧扁,微宽于触角第2 节,立毛稍长于单眼直径;中窝侧脊锐利,1r-m 脉弯曲度弱;下生殖板端部钝截形[1](封2 图3)

卵:长1.8~2.0 mm,宽1.2~1.5 mm,蚕豆形,淡黄色(封2 图4,图5,图6)。

幼虫:初孵幼虫体嫩绿色,头暗绿色,具光泽,体长3.8~4.2 mm,头宽0.7~0.9 mm。各龄幼虫刚蜕皮时头、前胸、腹部、腹末淡黄色,其余地方绿色,头壳、足渐变深至黑色,其余地方通体绿色。2龄幼虫食量变大,腹部两侧气门黑色,长椭圆形,背部均匀分布黑色斑点。3 龄幼虫腹部两侧气门、背部斑点肉眼清晰可见。4 龄后幼虫头黑色,背斑密被整齐黑斑,腹部两侧气门周围具大型黑斑。老熟幼虫体乳黄色,体长13.0~24.0 mm,头宽1.8~2.0 mm(封2 图7,图8)。

茧:长11.0~13.0 mm,宽6.0~8.0 mm,双层茧,外层土黄色,粗糙,网状,内层细密膜质(封3图9)。

蛹:初蛹乳黄色,长8.0~11.0 mm,体宽4.0 mm,头宽2.0~2.5 mm,复眼褐色,触角向身体两侧下垂,透明(封3 图10)。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

通过室内外观察,榆红胸三节叶蜂在甘肃天水1 年发生4 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2~4 cm表土中做茧越冬。翌年3 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8~9 d,成虫羽化后在茧内停留2~3 d 出茧。4 月上旬至4 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卵期7~9 d。4 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幼虫经13~25 d 老熟,气温较低时幼虫发育历期可延长。成虫4 月上旬至4 月下旬、5 月下旬至7 月上旬、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9 月上旬至9 月中旬出现。各代成虫发生期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幼虫老熟后下树入土结茧越冬。榆红胸三节叶蜂生活史见表1。

表1 甘肃天水榆红胸三节叶蜂生活史

幼虫5 龄,1 龄2~3 d,平均2.4 d;2 龄3~4 d,平均3.6 d;3龄3~5 d,平均4 d;4龄3~4 d,平均3.6 d;5 龄5~9 d,平均7 d;幼虫期16~25 d,平均20.1 d。各龄历期,体长及头宽见表2。成虫寿命3~5 d,平均3.6 d。其中雄蜂4~5 d,平均4.6 d;雌蜂3~4 d,平均3.4 d。

表2 榆红胸三节叶蜂第3 代幼虫各龄体长、头宽及历期

2.2.2 生活习性

成虫雌雄性比为17∶3,雌蜂寿命3~4 d,雄蜂寿命4~5 d,成虫出茧后稍作休息便在寄主周围进行短距离飞行。成虫飞行活动能力较强,喜光,有群集性、假死性的习性;幼虫假死性不明显。成虫晴天或气温较高时活跃,活动量大,并进行交尾、产卵;低温阴雨天及早晚活动量小或附在叶上及周围其它植物上不动。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树冠下部枝梢嫩叶,产卵时用胸足抱住叶片,腹部呈弓形状紧贴叶缘,卵产于叶背边缘表皮下,产卵处呈现明显的淡绿色泡状隆起;卵单产,散产,一叶最多产28 粒卵,最少1 粒。经解剖统计,6 头未经产卵的雌成蜂卵量分别为61、63、56、71、73、92 粒,平均69.3 粒。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都可见雌雄交尾,交尾时身体相背,雌雄尾端相连,呈一字形(封3 图11);雌蜂只交尾1 次,雄蜂可多次交尾;交配时间大多12~30 min,少数时间较长。卵期7~9 d,幼虫孵化后在卵壳静伏40 min 后就近聚集啃食叶片;幼虫多群居为害,从叶缘咬食,取食时连侧脉一起取食;3 龄后食量增大,危害逐渐加剧,常把叶片蚕食一光;幼虫取食时从树冠下部向上,从内向外取食,对幼树危害重(封3 图12)。幼虫蜕皮大约需27 min,从胸部背板处开裂直至腹部,头部先出来,蜕皮头壳完整。幼虫期13~25 d,其中孤雌生殖幼虫期16~25 d,两性生殖幼虫期13~16 d。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身体收缩,在危害树周围的表土中做茧,结茧部位土层深度2~4 cm;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发现在地表结茧。该虫可孤雌生殖,对刚出茧的5 头雌蜂隔离产卵,观察幼虫及下一代子代性别,经观察,羽化成虫均为雄蜂。

2.2.3 寄主

榆红胸三节叶蜂的寄主为榆树,2018 年5月31 日在天水市天河广场西侧发现该虫为害绿化植物贴梗海棠,周围种植的绿化植物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毛桃Amygdalus persica、垂柳Salix babylonica、石榴Punica granatum、冬青Ilex chinensis、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竹子Bambusoideae spp.未见为害。

2.2.4 天敌

榆红胸三节叶蜂的发生与天敌因素密切相关。调查中发现天敌种类多,卵期的天敌有姬小蜂Eulophidae sp.,幼虫期的天敌有白基卷唇姬蜂Aptesis albibasalis(封3 图13,图14)、金小蜂Pteromalidae sp.、蚂蚁Formicidae spp.(封3 图15)、鸟类(封3 图16)、蜘蛛等,且鸟类捕食量很大,白基卷唇姬蜂、姬小蜂寄生率高,对榆红胸三节叶蜂的发生危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

2019 年5 月31 日在天水市天河广场观察榆红胸三节叶蜂幼虫时发现大量白基卷唇姬蜂,6 月3 日采集到榆红胸三节叶蜂茧116 只,将采集的榆红胸三节叶蜂茧放在室内观察,6 月8~13 日羽化出19头白基卷唇姬蜂(其中雌蜂10头,雄蜂9头),内寄生,单寄生,寄生率达16.4%。文献记载,白基卷唇姬蜂主要寄生于玫瑰三节叶蜂Arge pagana,本次首次发现寄生于榆红胸三节叶蜂幼虫。

2019 年6 月7 日在榆红胸三节叶蜂茧里发现金小蜂,6 月10~14 日羽化出金小蜂,内寄生,聚寄生,1 只茧内寄生22 头金小蜂。

2019 年7 月4 日在天水市天河广场观察榆红胸三节叶蜂第2 代卵时发现卵被寄生,采卵叶带回室内观察,7 月11~26 日羽化出186 头姬小蜂,单寄生,寄生率达95.3%。

2.3 防治方法

春季至成虫羽化前人工挖除越冬茧集中销毁以消灭茧内幼虫或蛹,是降低当年虫口基数十分有效的方法;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从而降低虫口数量也是值得重视的方法。截至目前已发现该叶蜂的自然天敌有白基卷唇姬蜂、姬小蜂、金小蜂、鸟类、蜘蛛、白僵菌等,其中姬小蜂、白基卷唇姬蜂为优势天敌,在天敌较多的林分,严禁使用化学药剂,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做好测报工作,利用5%高氯甲维盐1 000~1 500陪液防治3 龄前幼虫,防效达96%以上。

3 讨论

研究发现榆红胸三节叶蜂在天水1 年发生4代,而孙宝丽、张丽丽等、陈连正等、韦国庆等的报道在天津、黑龙江、吉林,河北1 年发生2 代[2-6],可见榆红胸三节叶蜂世代与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榆红胸三节叶蜂除了为害榆树外,笔者发现还取食绿化植物贴梗海棠。贴梗海棠栽植面积大,范围广,榆红胸三节叶蜂的大量发生值得高度关注。目前发现榆红胸三节叶蜂天敌种类较多,但对天敌的种类、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报道较少,如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将对控制榆红胸三节叶蜂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肖晖研究员、曹焕喜博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李涛高级工程师在标本鉴定等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