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处理对闽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时间:2025-01-07

曹贵良

(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闽楠(Phoebebournei)为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常绿阔叶大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天然分布多见于山地沟谷阔叶林中,产于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和广西等省(区),是我国历代以来特有的名贵建筑用材树种[1-4]。闽楠是南方多省份珍贵树种造林项目的主要选择树种之一。培育闽楠苗木,营建闽楠人工林是解决闽楠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5]。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了对珍贵树种造林的支持力度。容器育苗是提高林木质量和适应林木种苗供应方式改变的主要手段[6]。苗木的容器化培育是一种以调控根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快速培育方式,具有随时移植且不伤根系、移植时不截冠、移植后不需要缓苗期、成活率高等特点[7]。目前,闽楠育苗技术已比较成熟。但不同营养基质配比、不同母树年龄的种子及对胚根的不同处理培育优质容器苗的效果尚没有明确。因此,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这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对成苗率、苗高、一级侧根数、地径的影响,为闽楠优质容器苗培育提供借鉴。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下梅管护站溪洲苗圃地,地理位置118°4′22″E、27°41′18″N,海拔205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 925 mm,年均气温17.8 ℃,无霜期270 d,圃地光照充足,土壤为沙壤土,水肥条件良好。当地有闽楠天然林分布,且闽楠人工林长势良好。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种子来源及处理

20 a树龄的闽楠母树种子采自福建省武夷山国有林场城东闽楠母树林;45 a树龄的闽楠种子采自武夷山市武夫镇;300 a树龄的闽楠种子采自武夷山市吴屯乡。2019年11月采收。种子采收后,用清水浸泡、揉搓,去掉外种皮,阴凉处晾干后净种,沙藏处理。贮藏期间,要持续观察,保持干湿适宜,太干则喷水后搅拌均匀,保持细沙含水率5%左右。

2.1.2 基质配比材料及药剂、肥料

腐殖质土、黄心土均取自试验地附近的天然残次林分林地内。药剂、肥料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百虫、尿素、复合肥等。

2.2 试验方法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三次重复。营养基质配比因素A中,A1为V(腐殖质土)︰V(火烧土)=1︰1;A2为V(腐殖质土)︰V(火烧土)︰V(黄心土)=4︰3︰3;A3为V(腐殖质土)︰V(黄心土)=7︰3。母树年龄因素B中,B1为20 a;B2为45 a;B3为300 a。种子胚根处理因素C中,C1为对催芽后长出的胚根进行切根;C2为对催芽后长出的胚根进行切根并用ABT速蘸;C3为对胚根不进行任何处理。

2.3 播种与覆盖

将经催芽长出胚根后的种子,按胚根的不同处理方法分别播到容器中。容器袋规格为底径13 cm,高18 cm。每袋播种子1粒以上,播种时间在3月中、下旬。播种后,用黄心土覆盖,厚度1~1.5 cm,上面覆盖稻草,以保持营养袋含水量。

2.4 苗期管理

播种后及时覆盖,保持容器袋湿润,满足闽楠种子生根抽芽的水分条件。浇水应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一次性浇透。6—9月连续高温晴天时,每天浇水一次。采用浇施方式追肥,薄肥多施,每15~20 d追肥一次。6—7月以尿素为主,8—9月中旬以复合肥为主,9月中旬之后,停止追肥。采用人工拔除方式除草。坚持“拔早、拔小、拔了”原则,对容器袋内和苗床上的杂草都要及时拔除。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根腐病。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拔除带离圃地,并及时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虫害主要有尺蠖类食叶害虫,可喷洒敌百虫等予以除治。5月开始,要采用遮阳网搭架遮阴棚,9月下旬后逐步拆去遮阳网,加强炼苗,以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

2.5 苗木测量与统计

在2021年2月造林前,对苗木进行成苗率、苗高、长度>4 cm的一级侧根数、苗木地径进行测量和调查,采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并进行极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苗木调查结果

在2月下旬,对9个不同处理的容器苗进行调查,主要因子包括成苗率、苗高、一级侧根数,每处理调查100株,地径调查50株(表1)。苗木高于15 cm的为成苗,侧根长度超过4 cm的为一级侧根。

表1 不同处理闽楠苗木调查结果

为寻找苗木培育的最优措施组合,对各调查因子进行了极差分析(表2)。

表2 不同处理下闽楠育苗极差分析结果

3.2 不同处理对成苗率的影响

处理9的成苗率相对最高,处理2和处理6成苗率较低(表1)。A因素中,A3水平成苗率最高,A1水平最低,说明V(腐殖质土)︰V(黄心土)=7︰3的基质处理有利于提高闽楠育苗的成苗率;B因素中,B3水平成苗率最高,B2水平最低,说明从300 a树龄的母树上采集的种子育苗成苗率较高;C因素中,C2水平成苗率最高,C1水平最低,说明催芽后切根并用ABT处理有利于提高闽楠育苗的成苗率。极差分析结果表明,闽楠育苗成苗率最高的处理为A3B3C2,三个处理因素对闽楠成苗率影响为A>B>C,说明营养基质配比是影响闽楠育苗成苗率的首要因素(表2)。

3.3 不同处理对苗高的影响

处理9的苗木最高,而处理2和处理3最矮,大部分处理的苗高在22.5~25.9 cm(表1)。基质配方因素A中,A3水平的苗高最高,说明V(腐殖质土)︰V(黄心土)=7︰3的基质处理有利于促进苗高生长;母树年龄因素B中,B3水平苗高,说明从300 a树龄的母树上采集的种子苗高较高;胚根处理因素C中,C2苗木最高,说明催芽后切根并用ABT有利于培育的苗木长高。极差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处理因素对苗木高度生长的影响为A>B>C,说明胚根处理对苗木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营养基质配比,影响最小的是采种母树年龄。有利于苗木高生长的最优组合为A3B3C2(表2)。

3.4 不同处理对一级侧根数的影响

处理7的一级侧根最多,处理1和处理2 较少。基质配比为A3水平的一级侧根最多,A1水平最少;母树树龄B3水平的一级侧根数最多,B2水平最低;胚根处理C2水平的一级侧根数相对最多,C3水平最少,说明只进行切根处理和不切根都不利于幼苗侧根生长,催芽后切根并用ABT处理有利于幼苗侧根生长。极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幼苗一级侧根数生长的影响为B>A>C,说明采种母树年龄对幼苗一级侧根数生长影响最大。最有利于一级侧根数生长的组合为B3A3C2(表2)。

3.5 不同处理对苗木地径的影响

不同处理中,A3水平的地径最大,而A1和A2的差异不大;B2和B3无显著差异,而B1水平地径最小;C2水平地径最大,C3水平最小。三因素各水平下,地径最大均为0.30 cm。极差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幼苗地径生长影响大小为A>C>B,说明基质处理对地径生长的影响最大。最有利于幼苗地径生长的组合为A3B3C2和A3B2C2(表2)。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不同处理的营养袋苗的管理和观测,从成苗率、苗高、一级侧根数、苗木地径四个指标来分别分析不同因素和水平对闽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对于成苗率和苗高,影响最大的因素均为营养基质配比,其次为种子母树年龄,第三为胚根处理方法。对一级侧根数的影响最大因素为种子母树年龄,其次为营养基质配比,第三为胚根处理方法。对苗木地径的影响最大为营养基质配比,其次为胚根处理方法,第三为种子母树年龄。综合比较分析,A3B3C2组合,即腐殖质土和黄心土各占70%和30%的营养基质配比、300年母树上采的种子和对胚根采取切根且用ABT处理对闽楠容器苗的生长效果最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