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四种不同抚育措施对黄甜竹笋用林的增产效果分析

时间:2025-01-07

许敬良

(闽清县林业局,福建 闽清 350800)

四种不同抚育措施对黄甜竹笋用林的增产效果分析

许敬良*

(闽清县林业局,福建 闽清 350800)

采用4种不同抚育措施开展黄甜竹笋用林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出笋量以处理Ⅱ效果最好,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1.0%、52.8%、75.2%,新竹成竹率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2.0%,3.3%,4.5%。新竹平均眉围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6.3%、24%、28%。新竹平均高处理Ⅱ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CK高出9%、24%、35.8%。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处理对黄甜竹出笋量和新竹平均眉围均有极显著影响,对新竹成竹率没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表明: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处理Ⅰ次之,处理Ⅳ增产效果最差。经济效益以处理Ⅱ的纯收入最高达8.112 5万元/hm2。

黄甜竹;抚育措施;增产效果

黄甜竹(Acidosasaedulis)属禾本科,酸竹属。福建省闽清县是黄甜竹的主产区。黄甜竹竹笋品质佳,经济效益高,林农培育积极性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措施条件下,黄甜竹的竹笋产量和生长状况也不同[1]。在黄甜竹笋用林经营过程中开展不同抚育措施的增产效果试验,探讨最适合黄甜竹生长的抚育措施,可以为林农的黄甜竹笋用林的丰产培育提供技术依据,提高经营的经济效益。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金沙镇沃头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7′15″~118°27′32″,北纬25°43′5″~25°43′28″,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 ℃,平均降雨量1 500~1 600 mm,无霜期332~340 d。试验地面积6 hm2,海拔160~220 m,处于山体中下部,阳坡,坡度15°,红壤,立地质量等级Ⅱ级。试验地黄甜竹林为天然起源,竹林平均立竹数12 900 株/hm2,平均竹高5.2 m,平均眉围4.6 cm,竹龄1~5 a,且龄级分布不均匀。林下植被以黄瑞木(Adinandramillettii)、芒萁骨(Phyllostachyssulpurea)为主。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2012年开始对竹林的林分状况进行调整,每年春季苗笋养竹,冬季对竹林进行疏伐,采伐Ⅴ度以上及弱、病、小、密度过大的竹株。经过调整,至2015年开展不同措施试验时,竹林密度约为10 500 株/hm2,竹龄龄级结构中Ⅰ、Ⅱ、Ⅲ、Ⅳ度竹各约占25%,且分布均匀。2015年7月在黄甜竹新鞭尚未生长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设置4个抚育措施处理,处理Ⅰ:全面垦复深翻,垦复深度20~25 cm;处理Ⅱ:带状垦复深翻,即沿等高线开垦复带,宽带5 m,垦复深度20~25 cm;处理Ⅲ:全面锄草;处理Ⅳ:全面劈草清杂。设一组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处理做为对照CK。每个处理中间间隔3 m不做任何处理为隔离带,每个实验处理按坡面依次排列。

2.2调查与分析方法

2016年黄甜竹发笋期间,对每个处理各设置25.82 m×25.82 m的标准地3个,以测定平均出笋量。4月份开始留笋养竹,在每个标准地内选择175株生长最健壮的笋用于养竹。12月份调查每个标准地内新竹的平均成竹率、平均眉围、平均高,同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选用DPSv7.55进行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抚育措施黄甜竹新竹生长情况

从不同抚育措施黄甜竹的发笋量、成竹率、眉围、竹高的调查结果看(表1),处理Ⅱ发笋量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处理Ⅳ高出21%、52.8%、75.2%;成竹率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处理Ⅳ高出2%、3.3%、4.5%;平均眉围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处理Ⅳ高出6.3%、24%、28%;平均高度分别比处理Ⅰ、处理Ⅲ、处理Ⅳ高出9%、24%、35.8%。

表1 不同抚育措施对黄甜竹发笋量、成竹率、眉围、竹高度调查

3.2对发笋量的影响分析

对黄甜竹发笋量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6.46,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对黄甜竹的笋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各处理间的发笋量进行多重比较(表2),结果表明:Ⅱ处理与其它各处理间的笋产量都达极显著差异,Ⅰ处理与Ⅲ、Ⅳ、CK处理之间笋产量也达极显著差异,Ⅲ处理与Ⅳ处理之间笋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CK差异显著,Ⅳ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主要是由于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的墒情,从而使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好,有利于促进竹鞭发育和孕笋,因此产笋量高[2]。带状垦复深翻,与全面垦复深翻之间产笋量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带状垦复深翻更有利于水肥的保持,使竹鞭发育更健康,提高笋产量。

表2 不同抚育措施黄甜竹发笋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注:F0.05(4,10)=3.48、F0.01(4,10)=5.99,下同

3.3对成竹率的影响

通过对黄甜竹成竹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3),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黄甜竹的成竹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的抚育措施对黄甜竹新竹成竹率无明显影响,新竹成竹率可能与其它因素相关。

表3 不同抚育措施黄甜竹成竹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3.4对新竹眉围的影响

对黄甜竹新竹眉围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对新竹眉围有极显著影响。对各处理的新竹眉围进行多重比较(表4),结果表明:Ⅱ处理与Ⅰ处理间的新竹眉围差异显著,而与Ⅲ、Ⅳ、CK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Ⅰ处理与Ⅲ、Ⅳ、CK处理之间新竹眉围也达极显著差异;Ⅲ处理与Ⅳ处理之间新竹眉围差异不显著,而与CK差异显著;Ⅳ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带状垦复深翻更有利于保持土壤水肥,使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更好,促进竹鞭笋芽分化和发育饱满,长出更大的笋,大笋发育成大竹[3],新竹眉围更大。

表4 不同抚育措施对黄甜竹新竹眉围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3.5对新竹高度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采取不同抚育措施黄甜竹新竹高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对各处理间的新竹高度进行多重比较(表5),结果表明:Ⅱ处理与Ⅰ处理间的新竹高度差异显著,而与Ⅲ、Ⅳ、CK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Ⅰ处理与Ⅳ、CK处理之间新竹高度差异极显著,与Ⅲ处理间差异显著;Ⅲ处理与Ⅳ处理之间新竹高度差异不显著,与CK差异显著;Ⅳ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带状垦复深翻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保持土壤的水肥,竹鞭能吸收到充足水肥以满足竹高生长所需的养分,因而新竹高度也更高。

表5 不同抚育措施黄甜竹新竹高度方差分析、多重比较

3.6经济效益估算

黄甜竹笋用林的产值以2016年黄甜竹笋价格和笋产量为基数进行推算。黄甜竹笋平均价格约为5元/kg。成本主要是抚育成本。从各处理的经济效益估算结果(表6)可以看出,不同抚育处理以处理Ⅱ纯收入最高,达8.112 5万元/hm2,纯收入从大到小顺序为Ⅱ>Ⅰ>Ⅲ>Ⅳ>CK,说明深翻垦复特别是带状深翻垦复可大大提高黄甜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

表6 不同抚育措施的经济效益估算

4 小结

黄甜竹林采用带状垦复深翻笋产量,新竹平均眉围、新竹平均高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全面深翻垦复增产效果次之,全面劈草清杂效果最差。

土壤垦复深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在疏松湿润、机械障碍少的土壤中,竹鞭生长快,鞭身粗直,鞭芽饱满,叉鞭少。在土壤板结、干燥的林地中土壤阻力大,竹鞭生长状况正好相反。带状深翻垦复除了能够疏松土壤外还能减少水肥流失,因而比全垦深翻垦复更有利于竹鞭的健康生长。在疏松、湿润的土壤条件下,由于母竹和竹鞭生活力强,贮存的养分丰富,可以较充分地供应竹笋与幼竹生长的需要,竹鞭粗直,出笋多,能长出大笋成大竹[4]。通过深翻垦复,鞭发笋、笋成竹、竹养鞭,鞭、竹、笋互相促进,使黄甜竹林的生长进入良性循环,林分状况明显改善。

黄甜竹的生长还与立地条件、水肥管理等因素有关,其它的经营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陈松河,郑清芳.黄甜竹笋用材丰产培育技术模式研究 [J].竹子研究刊,2001,20(1):61-67.

[2] 陈松河.黄甜竹笋期生长规律研究 [J].热带农业科技,2001,92(4):17-21.

[3] 方栋龙.黄甜竹笋用材丰产技术研究 [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68-69.

[4] 何林,潘心禾.黄甜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J].浙江林业科技,2010,30(4):83-86.

许敬良(1965-),男,福建闽清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E-mail)mqzyz@126.com。

S795

A

1004-2180(2017)02-003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