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施肥方式和密度对黄甜竹笋生长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5-01-07

罗龙发

(新罗区竹业管理站,福建 龙岩 364000)

黄甜竹(Acidosasaedulis)是禾本科酸竹属乔木状竹类物种[1],高可达12 m,散生,直立,自然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浙江等省,稍耐寒,但以温暖潮湿的气候最适宜生长,适生在年平均气温14~18 ℃、年平均降水量1 200~1 8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的地区,在土层较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2]。黄甜竹笋性甘,微寒,无毒,可治燥渴,利尿,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鲜食或生产笋干、罐头的上品。黄甜竹竹竿通直、节间匀称、分枝开展、枝叶繁茂,具庭园绿化观赏价值,广泛用于园艺配置;同时还具涵养水源、固土护岸、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3]。龙岩市新罗区气候温和,自然地理条件适宜黄甜竹种植。通过不同施肥方式和密度对龙岩市新罗区黄甜竹笋生长的试验研究,对于总结提升适宜新罗区种植黄甜竹的丰产培育技术,推广种植带动脱贫攻坚项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北部的雁石镇苏邦村湖营,地理坐标东经117°8′26″,北纬25°21′13″。雁石镇年均气温19.8 ℃,年均降水量1 600 mm、年均相对湿度82%。试验竹林为2008年春季人工种植的黄甜竹林,面积3.33 hm2,初植密度1 200 株/hm2,种植前为荒坡地,坡度平缓,立地质量等级Ⅱ级。2012年投产,2015年调查所得的竹林平均立竹密度14 250 株/hm2,平均胸径1.6 cm,平均竹高2.5 m。

2 试验方法

2.1 样地设置

2015年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和密度对龙岩市新罗区黄甜竹笋生长的试验研究。试验样地规格10 m×10 m。样地内全面劈草除杂、浅锄深度15 cm左右。调整竹林林龄结构至1~4度竹各占25%。样地边留5m隔离带后开挖隔离沟,沟宽深50 cm×30 cm。

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施肥与立竹密度两个影响因子。施肥试验于10月份进行1次,设5种不同施肥处理:A1不施肥;A2-1施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A2-2施生物有机肥5 250 kg/hm2;A3-1施复合肥1 125 kg/hm2;A3-2施复合肥1 500 kg/hm2)。施用的复合肥总养分含量35%,其中N 18%、P2O510%、K2O 7%。立竹密度共设置3种:B1密度13 500 株/hm2以上;B2密度7 500~13 500 株/hm2;B3密度低于7 500 株/hm2。在种植基地范围内,选择同一面坡立地条件基本相同、林分状况接近、具有代表性的竹林地设置15个样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4],每个样地设置一种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各处理黄甜竹林分生长情况

2016年3-6月对试验地黄甜竹笋进行调查,调查每个不同处理样地的发笋数、成竹数、新竹平均竹径、新竹平均竹高(表1)。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密度对黄甜竹笋生长的影响明显。

表1 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密度的黄甜竹笋生长情况

3.2 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对发笋数的影响分析

与不施肥处理竹林相比,有施肥措施的发笋数明显增多。经方差分析,P密度=0.460 5,P施肥方式=0.000 1,因此,不同施肥处理措施对发笋数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措施对发笋数影响不显著[5]。为进一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发笋数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多重比较。比较结果可见,采用不同施肥处理的发笋数为A2-2>A3-2=A2-1>A3-1>A1。采用A1措施与采用A2-1、A2-2、A3-1、A3-2措施的发笋数存在显著影响,A2-1、A2-2、A3-1、A3-2措施之间对发笋数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表2)。

表2 发笋数多重比较

3.3 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对成竹数的影响分析

与不施肥处理竹林相比,有施肥措施的成竹率明显增大[6]。经方差分析,P密度=0.185 6,P施肥方式=0.004 3,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措施对成竹率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措施对成竹率影响不显著。从多重比较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不同措施的成竹率为A3-1>A3-2>A2-1>A2-2>A1。采用A3-1措施与采用A1、A2-1、A2-2措施对成竹率存在显著影响,A1、A2-1、A2-2、A3-2措施之间对成竹率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表3)。

表3 成竹率多重比较

3.4 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对新竹平均竹高的影响分析

与不施肥处理竹林相比,有施肥措施的新竹平均竹高明显更高。经方差分析,P密度=0.329 6,P施肥方式=0.002 4,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新竹平均竹高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对新竹平均竹高影响不显著。采用不同措施的新竹平均竹高为A3-2>A3-1=A2-2>A2-1>A1。通过Tukey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采用A1措施与采用A2-2、A3-1、A3-2措施对新竹平均竹高存在显著影响,A2-1、A2-2、A3-1、A3-2措施之间对新竹平均竹高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表4)。

表4 新竹平均竹高多重比较

3.5 不同密度地块不同施肥方式的新竹平均竹径影响分析

与不施肥处理竹林相比,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的新竹平均竹径明显更大。经方差分析,P密度=0.707 8,P施肥方式=0.047 4,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新竹平均竹径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对新竹平均竹径影响不显著。采用不同措施的新竹平均竹径A2-1>A3-2>A2-2=A3-1>A1。通过Tukey法多重比较可以看出,采用A1措施与采用A2-1措施的新竹平均竹径差异显著,其它措施之间对新竹平均竹径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表5)。

表5 新竹平均竹径多重比较

4 结论与探讨

不同施肥方式对黄甜竹笋生长的影响显著,黄甜竹施有机肥5 250 kg/hm2的发笋数最多;施复合肥1 125 kg/hm2的成竹率最高;施复合肥1 500 kg/hm2的新竹平均竹高最高,施有机肥4 500 kg/hm2的新竹平均竹径最大。不同密度对黄甜竹笋生长的影响不显著,针对不同密度对黄甜竹笋生长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为进一步探讨推广丰产技术,提出适宜新罗区种植黄甜竹的丰产培育的关键技术[7]。

(1)科学施肥。黄甜竹林施肥虽能显著提高竹林生产力,但施肥过多或过少,不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贮存,因此适当、科学施肥,使土壤肥力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利于维持黄甜竹林林地长期生产力。根据黄甜竹周年具有长鞭期、笋芽分化期、孕笋期和长笋期4个生长期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促进竹笋的生长。

(2)优化竹林密度与结构。相关研究表明,立竹密度对立竹胸径、枝下高、叶面积指数、林地光照强度及温度和母竹出笋株数、单株笋重及竹笋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尤其是对竹笋产量差异极为显著。通过合理调节竹林密度和结构,能保护竹林有适当空间,改善竹林通风和光照条件,保持留养竹有旺盛的发笋能力,为竹林丰产提供基础条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