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7
郑峰奇
(福鼎市林业局,福建 宁德 355200)
环城一重山森林景观提升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城森林景观提升可以美化市容,给城市增加色彩和生机,有效减轻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福鼎市中心城区一重山森林景观提升有利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福鼎市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地处26°55′~27°26′N,119°55′~120°43′E,毗连浙江省温州市,是一个新兴滨海旅游工业港口城市。截至2018年末,全市人口总数60.1万人,建成区常住人员15.34万人。全市陆地面积152 631 hm2,海域面积1 495 970 hm2,海岸线总长432.7 km,大陆海岸线332.3 km,林地面积108 569 hm2,森林覆盖率62.64%。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8.5 ℃,年均无霜期268 d,年均降水量1 669.5 mm,年均蒸发量1 314.2 mm,相对湿度80%以上[1]。
福鼎市境内受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母质、植被和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以红壤为主的多种土壤。植被区划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闽中、闽东戴云山——鹫峰山北部常绿槠类阔叶林小区。境内共有木本植物74科212属49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属29种,被子植物65科194属462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1科181属432种,单子叶植物4科43属30种(其中竹类7属19种)[2]。
2.1.1 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生长物种多
福鼎市气候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适宜植物生长的水热和光照等条件,生物多样性丰富,乡土树种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引种的植物种类较多,为环城景观提升提供了较好的植物备选资源。
2.1.2 区位优势明显,潜在效益显著
福鼎市位于闽浙沿海交界,是江、浙、沪入闽及福建北上“长三角”的重要“门户”,海、陆、空交通极为便利,素有“温州后花园”之称,是市民及游客理想的休闲、健身、科考之处。市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太姥山世界地质公园、福瑶列岛海洋公园等。周边的福州市和浙江省温州市等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分布众多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区、度假区等。
2.1.3 绿化基础较好,景观多样性丰富
福鼎市环城一重山平均海拔200 m左右,最高的鳌峰山海拔345 m。林相较整齐,林分结构较完整,保存大量的乡土阔叶树,观叶、观花、观果植物品种较为丰富,季相景观分明。一重山范围内的烟墩山公园、龙山公园的绿化美化效果较好,基础设施较齐全。
2.1.4 党政高度重视,公众积极参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将烟墩山公园、龙山公园建设纳入政府性投资项目计划;林业主管部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一重山林分结构调整和森林质量提升;城市管理部门采取“公办民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到山地公园设施改善和景观提升;林业主管部门和街道、社区积极筹建“鳌峰山森林公园”。
2.2.1 土地权属复杂
福鼎环城一重山的林地及农耕用地的所有权均为属地各村集体所有,而土地的使用权及林木的所有权等均为农民所有,涉及人数多,构成复杂。景观提升必然涉及土地问题,存在协调难、成本高等问题。
2.2.2 立地条件较差
福鼎环城一重山山体坡度较大,大部分林地的土壤脊薄、立地条件较差,人为活动干扰严重,森林处于严重退化状态。低质低效林分、不成林幼林及火烧迹地、开垦地多,森林质量低、效益差,林分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2.2.3 景观破碎
受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山地开垦、庙宇修建、道路建设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干拢,环城一重山山体块状或带状裸露斑块较多,景观较为破碎,景观连续性较差。
2.2.4 面临灾害多
一是森林火灾。城区周边农事、祭扫、封建迷信等活动频繁,加上居民防火意识不高,造成火灾频发。二是森林病虫害。松材线虫病对城区一重山松林造成毁灭性破坏,樟萤叶甲对樟树也造成极大威胁。三是台风。台风是沿海地区重要灾害性天气,每年数次的台风都会造成大量的树木刮倒和吹弯折断。
树种多样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森林物种丰富度越高,越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森林各种功能和生产力,促进森林更快更好生长,增强森林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并增加森林景观多样性。
乡土树种对当地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安全稳定性高,具有十分显著的地域性。乡土树种种源丰富、栽植方便、生存能力强、养护管理方便,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持久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季相是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是植物在四季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的表现。充分利用季相丰富的不同植物构成季相林,可形成丰富的自然景观,提升森林景观效果。
大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效的重要举措,可以使山地提前实现绿化、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达到美化、绿化、香化、彩化的景观效果[3]。鉴于山地造林交通不便、施工条件差,苗木规格选用苗龄2 a以上、地径2 cm~3 cm、苗高1.5 m左右的容器苗为宜。
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暂未利用荒山荒地、临时占用地、毁林开垦地、规划造林地和疏林地等地块造林更新。面积≤0.2 hm2的较小地块,可种植观花、观果树种纯林;面积较大地块,采用常绿阔叶树种与观叶、观花树种带状(带宽≤30 m)或块状(单块面积≤0.5 hm2)混交方式种植。可选择常绿乡土阔叶树种如樟树、深山含笑、醉香含笑、木荷等;观叶和观花树种如槭树、黄栌、枫香、乌桕、银杏、福建山樱花、紫薇等;观果树种如樱桃、石榴、金桔、冬青等。
对一重山范围内林分生长状况一般(含较差),郁闭度0.5以下的林分,可以采取锄草松土、施肥等营林措施,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分郁闭度,增加总体绿量;也可以采取补植套种观花、观叶树种的方式,调整树种结构,提高物种的丰富度,增加森林景观。可选用槭树、黄栌、枫香、乌桕等观叶树种和福建山樱花、紫薇、山苍子、千年桐等观花树种。
以生态茶园建设的标准进行茶园景观提升。茶园地形最高处、外围四周和有害性风口可设置防护林,主林带种植2~3行樟树、深山含笑、醉香含笑等高大常绿乔木;在茶园内的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园中适当套种遮荫树,套种密度90~120株/hm2为宜[4]。行道树和遮荫树以种植银合欢、樱花等观花树种或银杏、鹅掌楸、槭树等观叶树种为好,既能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品质,又能提升森林景观质量。
包括寺院、庙宇、亭台、坟墓、道路及其它地块的景观提升。一重山范围内亭台、道路和经审批的宗教活动场所等可选用观叶观花树种进行景观提升;坟墓宜采取种植樟树、含笑等高大常绿乔木遮掩,甚至采取深埋绿化方法进行整治;其它未经审批的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并进行绿化美化提升。
采取造林更新、林分改造、补植套种、抚育等营林技术措施,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多种阔叶树、珍贵树、观叶或观花树种,对环城一重山森林景观进行提升,取得绿化、美化、花化、香化的景观效果,能显著提高中心城区一重山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森林景观多样性、提升森林景观资源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