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家森林步道难度分级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为例

时间:2025-01-07

岳新建,崔永红,陈信旺,刘 斌,肖海苏,范 蓉,张珍珠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国家森林步道是指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以森林资源为主要依托,以徒步为主的带状休闲空间[1]。国家森林步道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与荒野的机会,具有保持景观的原真性、跨度长、单程不闭合等特点。它穿行于山地、丘陵、山间平原之间,地貌景观破碎、景观类型多样、不可控因素较多,对参与者的身心素质、野外生存能力等均有一定的要求,有别于现有的游步道、登山步道、绿道、福道等,在拓展森林旅游发展空间、促进旅游富民、构建国家形象以及推进生态文化传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有效地进行难度分级,有助于参与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线路,合理安排活动强度和时间,确保徒步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划因子[2, 3],也是国家森林步道服务保障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步道、登山健身步道规划的研究较多[3, 4],但对难度分级方面尚无系统的探讨,也未出台有关难度分级的标准规范。因此,收集整理国内外现有国家步道、游步道、登山步道等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关于难度分级的内容,可为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现有步道难度分级标准

1.1 优胜美地十进制系统(YDS)

在美国和加拿大登山领域中广泛采用[4],是徒步、攀登难度分级的主流标准。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1~3级主要用于徒步或Trail Running这类活动上。1级为轻松的线路,通常在已规划好的小径上进行;2级为更困难的线路,可能有部分尚未规划好的小径,这些路段需用双手来保持平衡;3级为手脚并用的无绳攀爬线路,在一些特殊地形下须用双手来支撑或探明方向。

1.2 新西兰步道难度分级

新西兰环保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简称DOC)[5]根据适应人群的年龄、健康水平、徒步技能等,将徒步路线划分为6个等级(表1)。同时,该国还根据部分线路特征,制定了不同的分级标准。如奥塔戈铁路步道根据路面情况[6],将步道难度分为适中、难、最难3级。其中适中线路为道路表面不平整,大部分植被已清理,但步道稳固易识别,适合大部分人群;难的线路表示粗糙路面,部分植被已清理,部分有指示,短距离有一定的坡度,适合有一定经验的人;最难的线路表示粗糙路面,植被茂密,很少被清理,少有指示,部分路段有较大坡度,适合经验丰富的人群。

表1 新西兰徒步路线难度分级标准

1.3 瑞士徒步步道

根据适应人群及是否需要专业装备分为容易(easy)、中等(medium)和困难(hard)3级[7]。容易级别的线路采用黄色(Hiking trail)表示,代表老少咸宜,不需专业装备也可行走;中等难度的线路采用白红白(Mountain trail)表示,适合有经验的人群,并需佩戴专业衣物与登山鞋;困难级别的线路采用黄白黄(Adventure Hiking trail)表示,适合有丰富经验的人群,需配备专业登山装备,新手甚至须有专业登山向导同行。

1.4 游步道难度分级

游步道(Scenic Byway)概念来自美国RTC2(区域交通委员会)[8],是一种小径。它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交通通道,还专指无机动车辆干扰的组合。《中国旅游大辞典》对游步道的定义是:指位于自然的、历史的景区或公园等户外场所,沿途有重要的景观和资源,能提供户外步行活动需求或景点间通达的通道。游步道根据地形地貌划分为平地型、台阶型、爬梯型、栈桥型等4类。其中平地型步道在相对平坦的区域要求设计为柔和的曲线,允许有一定的起伏;台阶型、爬梯型、栈桥型则要求设置适当的防护措施。游步道难度分为3级,其适用对象、步道状况、主要特点等均有界定(表2)。

表2 游步道难度分级

1.5 户外俱乐部难度分级

随着户外运动组织越来越规范,不少户外俱乐部等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了相应的难度分级标准。如“徒步中国”公众号将徒步难度分为5级:0~2级指有明显道路,户外行走或攀登路段较缓,坡度低于45°,一般人均可承受;2.5~3级指有较难辨别的山路或无路,坡度50°~70°,有难以翻越的沟坎、雪坡或碎石坡,以及较复杂的原始森林,部分地段需借助于绳索等器具;3.5~4级指有陡峭岩壁阻挡,地形环境复杂,容易迷失方向的原始森林,或有70°~80°的石壁,需徒手攀登,多处地段需借助绳索,穿越路线长,攀登困难,部分地段甚至无法直接通过需迂回前进;4.5~5级指攀登路线很长,有永久冰壁,需混合攀登,难度极大。此外,在同一级别中,其强度也有差别,分别用“+”、“-”号表示,如+2.5表示中等偏高强度。中等体能并具毅力的大多数人群均可参加2.5级左右的活动。

也有户外俱乐部采用星级的方式进行难度分级[9],以不常运动的普通人为基准,难度分为1星至5星。星号数量越多表示难度越大,同时对体力耐力、攀爬技术、平衡能力、安全性等分别进行界定。其中体力耐力以徒步、穿越为衡量标准,完成时间不包括休息吃饭时间(表3)。

表3 户外活动星级分类

1.6 其他

德国登山协会(DAV:Deutscher AlpenveREIn)按不同难度线路,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技术要求等进行了规定[10]。其中,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主要通过行走时间长短以及所处的海拔来体现,山地徒步则对参与者的技术有另行要求。台湾地区根据海拔、时间等将步道分为1~5级,并对每一级步道适应对象和装备要求,分别作了相应规定。我国千岛湖安阳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难度的步道老少妇孺均可参与,全程费时在2 h以内;B级难度的步道路面以原生态为主,适合半专业人群;C级难度的步道以古道修复为主,海拔较高,难度系数也最大,最高海拔可达1200 m以上,适合开展登山体验的人群。

2 国家森林步道难度分级应考虑的因素

2.1 步道自身特点

2.1.1 可达性

即线路的贯通性,是否存在需要涉水、攀爬等难以逾越的地段。因其对徒步者的户外活动技巧、经验以及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等有较高的要求,通常分为“是”与“否”两个等级。“是”一般指仅需要在相对平坦的路面上行走,“否”指需要涉水、高难度攀爬。

2.1.2 地形因素

包括相对海拔、坡度、坡长等因子。海拔决定徒步者在翻越、穿越山体过程中,需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的量。海拔高差越大,克服重力所消耗的体能越多;坡度、坡长对徒步者的体力、攀爬技能等有一定的要求。坡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尺度进行判断。如登山步道规范中要求,单位距离(500 m)平均坡度不应为0°,应以15°左右为宜,但不宜超过25°。

2.1.3 路面情况

步道由于穿越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路面状况往往较复杂,会给徒步者带来不同的行走体验。路面类型通常包括石质、跳石、土质和木质等[11]。石质路面主要位于石质山崖、陡崖或地质断层等基岩出露地段,可以是整石或块石,也有利用条石、块石、碎石等铺筑成。这类步道因经年冲刷易打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发生事故,轻则跌跤、崴脚,重则骨折重伤。跳石路面没有明显的路基,所谓的“路”主要由山谷沟壑经长期雨水冲刷和山洪暴发形成。或有农户在耕作时,将地中石块分拣抛出,堆积于农地旁,经年累月形成一条宽窄不一的石块路。这种路面有细砂、小溪、块石等交错其间,行走其上需要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土质路面最为常见,是经长时间踩踏形成的。雨季时泥泞难行,极易跌倒受伤。木质路面采用木料铺就,在湿热气候下木质材料易腐朽破损,从而影响行走。经岁月洗礼,木质古道存世量稀少。

2.1.4 通行时间

根据完成全程所需时间,分为短途步道(Short Walks)、单日步道(Day Hikes)和多日步道(Great Walks)。短途步道所需时间通常为30 min至3 h不等,难度级别较低,适合大多数人群。单日步道所需时间通常为3~8 h,有较简单的步道,也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路段,对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和户外经验有一定要求。多日步道通常需花数天才能完成,必须在途中露营,可能经历较大的地势、天气等变化,对户外生存能力、健康状况和体力等均有较高要求。

2.1.5 安全性

户外活动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长距离徒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无危险路段一般位于近郊,人流量较大,老少皆宜。轻度危险的路段适宜勇于挑战自我,但又缺乏相应经验的徒步爱好者,有一定的危险性。它包括多项常规活动,如常规登山、丛林穿越等,行程中等,强度低,要求参与者具备一般的生活常识和较好的心理素质。中高危险难度系数较高,路程长,风险较大,需要借宿或野营,出发前需要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对一般旅客而言,森林徒步为安全有充分保障的短期野外旅行,线路明了,强度低,没有特殊要求,只要组织得当,基本不会发生意外。

2.2 参与者因素

包括参与者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户外活动经验、装备状况等。其中年龄结构分为幼儿、青少年、中老年;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一般,较差;户外活动经验分为专家级、丰富、一般、无;装备状况分为专业级、一般、无等3个级别。

3 难度分级方法

3.1 定性分析方法

包括实验法、调查问卷法[2]。实验法即规划设计人员通过实地踏查,从使用者的角度,通过感性判断,实地确定难度系数的高低。其优点是有对路线全程进行亲身体验,能获知参与者的感受;缺点是样本数量有限,对年龄结构、健康状况等考虑不全面。

调查问卷法。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进行预分级。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照片或视频演示等,邀请不同人群进行打分。其次,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各个路段的难度系数。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其优点是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设定的指标体系较全面,选择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缺点是缺少实地踏查的直观感受,需预先设定不同指标的量化参数等。

3.2 定量分析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基于DEM数据计算出步道沿线的坡度、坡长、海拔等,再根据数学模型进行加权计算,获得各个节点间的难度系数。如丁洪建等针对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特点,选择山体的高程、坡度作为步道难度划定的依据,综合吸引因素、避让因素等构建了登山步道建设适应性评价因子体系。根据综合得分,将备选线路划分为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建设4种类型。最后将实地勘察确定的步道必经的控制点作为源点和目标点,应用“成本距离”和“成本路径”工具,计算生成步道的最小成本路径图[12-13]。定量分析的优点是可实现步道选线和难度分级的自动化,但空间分析技术要依靠前期大量的定性分析。

4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难度分级的实践

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类法,将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划分为低难度、中等难度和高难度3个等级(表4)。首先,通过国家粗控、省级总控、县级分控的三级控制法确定线路走向及景观节点;其次,原则上对线路进行全面踏查,实地确定路面状况、可达性、植被状况、通行时间等因子,无法通行的路段需标明线路走向及控制点坐标;其三,运用30 m×30 m的DEM数据提取海拔、坡度、坡长等地形因子,并征求当地林业站、护林员及户外爱好者的意见,逐段确定难度等级。

规划结果,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全长661.31 km,涉及武平、上杭、连城、长汀4个县,其中78.92%以上路段途径森林覆盖区域,有重要景观资源(节点)57处。经统计,低难度线路236.79 km,占35.81%;中难度140.70 km,占21.28%;高难度283.82 km,占42.91%。本步道高难度路段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步道大多穿行于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地形起伏较大。部分路段所经之处,村庄空壳现状较严重,原有村与村、村与集镇之间的小路,因长时间无人使用,目前植被生长茂密,通行条件较差或无法通过,需要进行劈杂、清理。

表4 武夷山国家步道难度分级标准

表5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难度分级

5 结语与建议

国家森林步道是肩负着生态教育、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休闲服务、经济增长等诸多使命的自然与文化综合体。步道建成后,将为不同类型的徒步群体提供服务,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配制步道难度,事关重大。鉴于目前国内尚无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案例可供借鉴,本规划提出了难度系数界定标准,并直接应用于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如何,有待进一步检验。

目前学术界对如何合理确定森林步道难度及各等级比例尚无定论。根据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规划选线实践,认为低、中、难的比例以40%、30%、30%为宜。据此标准,可对线路难度分级予以优化。针对龙岩段而言,其高难度路段的比例稍微偏高,中等难度的比例偏低,低难度比例则适中。因此,建议在详规中可通过降坡、线路加长等措施,适当减少高难度路段的占比,增加中等难度占比。

为了便于徒步者使用,应在不同难度级别间设置指示牌,标明难度等级、里程、拐点等信息。在高难路段,可增加报警电话、信号基站、服务站的布设密度,提高安全巡查频次,增设台阶、安全防护栏等设施,充分体现步道系统的科学性和人文关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