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8
秦红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554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原来的吃饱转变为现在的吃好,因此,羊肉、羊奶以及羊内脏等羊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进而使更多的养殖户选择绵羊养殖。在绵羊养殖中,规模化养殖已替代原来的传统家庭式养殖模式,成为主流的养殖采方式。但在规模化养殖中,绵羊群体中绵羊数量较多,密度较大,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绵羊的传染病中,绵羊生殖系统传染病是一类由衣原体、布鲁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主要导致绵羊出现生殖系统疾病,从而导致绵羊出现不孕不育、流产、产死弱胎等,给绵羊养殖业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绵羊生殖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绵羊生殖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布鲁氏菌是一类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物种的主要引起繁殖障碍的细菌性疾病。布鲁氏菌属有6 种布鲁氏菌,其中绵羊布鲁氏菌和羊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
1.1 临床症状绵羊布鲁氏菌主要导致性成熟的公羊和母羊发病,引起母羊子宫炎、阴道炎等导致母羊不孕;公羊感染后可出现睾丸炎和附睾炎,导致种公羊精子活力降低,配种能力降低;妊娠母羊感染后可出现流产、产死胎等,产后可出现阴道炎和子宫炎等,并且再次配种后可能会出现不孕。此外,患病羊只在感染后还可能会出现关节炎,导致跛行,同时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其他病原发病。初产母羊感染绵羊布鲁氏菌后流产概率较高,再次怀孕后可能会正常分娩。部分羊在感染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成为布鲁氏菌的带菌羊,并通过阴道分泌物、精子等在羊群中传播布鲁氏菌。
1.2 诊断若饲养的绵羊群体中出现多只绵羊流产,且之间出现过绵羊布鲁氏菌的病例或周边流行绵羊布鲁氏菌进而初步判定为该病。但确诊需进行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测。细菌学检测方法有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但布鲁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相关操作应在生物安全2 级或3级试验室中进行。血清学检测方法有血清凝集试验(包括虎红平板法和试管凝集试验)、玫瑰花环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 等。此外,PCR 检测、血清交叉反应和过敏试验也应用于绵羊布鲁氏菌的检测。
1.3 防治绵羊布鲁氏菌病一般不采取治疗措施,若患病羊经济价值较高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患子宫内膜炎的母羊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冲洗治疗。
绵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主要采用淘汰净化、疫苗接种和生物安全管理为主。在未发生绵羊布鲁氏菌病的羊群主要以生物安全防控为主,防止引入病羊或感染细菌羊的精液;在流行该病的绵羊群体可采取疫苗接种的方式进行预防,同时进行淘汰净化剔除患病羊。
沙门菌可引起羊的副伤寒,部分血清型感染后可导致怀孕母羊流产。
2.1 临床症状沙门菌的临床症状随血清型的不同而导致不同临床症状,包括全身系统性症状、肠道症状和母羊流产。书伤寒沙门菌感染后绵羊主要表现为禅道和全身症状,患病严重的羊可突然死亡,妊娠母羊可出现流产。多柏林沙门菌感染后羊的症状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相似,但通常不引起绵羊死亡。羊流产沙门菌感染后主要引起怀孕母羊流产,是导致羊流产的主要血清型。
2.2 诊断对疑似由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羊流产可采集流产胎儿、阴道分泌物等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对于分离菌株可采用PCR 检测、生化鉴定、沙门菌抗原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等进行鉴定。
2.3 防治对于疑似沙门菌感染引起的绵羊流产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对于腹泻的病羊还应及时进行止泻补液。
绵羊沙门菌防控方面主要采用药物防治和疫苗防控。对于经常流行沙门菌的羊群可定期接种沙门菌疫苗进行防控,对于出现沙门菌病羊的同群羊可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3.1 临床症状感染弯曲杆菌的绵羊通常在6 周左右出现流产症状或产下活的弱羔羊。弯曲杆菌感染流产前有时会出现间歇性腹泻。流产与弯曲杆菌感染的时间有着密切相关,在怀孕105d 后感染母羊流产率高达100%,130d 后感染仅有20%的母羊流产。
3.2 诊断可采集流产母羊的胎盘、胎儿胃内容物等进行涂片,若发现大量典型的弯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确诊,也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流产胎儿的弯曲杆菌。
3.3 防治患过弯曲杆菌病的病羊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对弯曲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此外,患病羊主要通过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国内外已研发出相关疫苗,后续可选用上市的疫苗进行疫苗接种防控弯曲杆菌感染。
李斯特菌感染绵羊后可导致败血症、脑炎、皱胃炎、盲肠结肠炎、流产等。
4.1 临床症状李斯特菌感染引起的流产可出现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在感染7d 后发生。流产的母羊一般仅感染一种血清型的李斯特菌,不同血清型的李斯特菌感染同时感染的病例较少。
4.2 诊断可采集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和胎盘进行涂片镜检或鉴定培养,若发现李斯特菌即可确诊。
4.3 防治由李斯特菌感染引起的母羊流产主要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使用高质量的青贮饲料可减少母羊患李斯特菌病的概率。
Q 热是有伯氏克次体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在小反刍动物Q 热的急性感染更是可以持续数年导致母畜流产。
5.1 临床症状感染Q 热的母羊发生流产通常是出现于孕期的最后一周,产出死胎或弱羔。
5.2 诊断可进行改良萋-尼二氏染色法对胎盘和胎儿中的伯氏立克次体进行染色,若发现存在微小红色球杆菌即可确诊。此外,补体结合试验、ELISA、免疫组化、荧光抗体检测、PCR 等检测方法也常用于Q 热的诊断。
5.3 防治Q 热的防治主要是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等。此外,国外已研发出用于Q 热的灭活疫苗,但国内市场无可用于绵羊的灭活疫苗。
绵羊弓形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流产,该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主要导致妊娠初期的绵羊流产。
6.1 临床症状绵羊感染弓形虫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弓形虫性流产,妊娠后期感染可导致母羊产下死胎、木乃伊或弱羔。
6.2 诊断若绵羊群体出现多个母羊流产、新生羔羊死亡率上升,则可初步怀疑为弓形虫感染。但若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弓形虫的方法有血清学试验,如染色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直接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ELISA 等。此外,免疫组化、PCR 检测方法也常用于面羊弓形虫病的诊断。
6.3 防治乙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嘧啶在治疗绵羊弓形虫病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巴喹普林、莫能菌素等药物在治疗弓形虫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
防治方面,应禁止猫科动物与绵羊群的接触,从而降低弓形虫病的患病风险。对于经常流行弓形虫病的羊群也可接种疫苗进行防控。
衣原体是引起绵羊分娩期流产的重要病原。
7.1 临床症状感染衣原体的母羊在流产前无较为明显的症状,在流产前母羊可能经表现出轻微的全身乏力和少量的阴道分泌物,随后发生流产或产出弱羔。母羊流产后会有污染物从子宫排出,有时可继发感染其他细菌导致母羊死亡。感染衣原体后,部分胎儿可能在母羊子宫内出现自溶现象。
7.2 诊断在妊娠后期2~3 周原本发育良好的母羊出现流产且出现坏死性胎盘炎可初步判定为衣原体感染。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有:染色镜检,常用染色方法有萋-泥法染色、吉姆萨染色;PCR 检测也常用于绵羊支原体的诊断。
7.3 防治感染支原体后,可肌肉注射四环素治疗母羊,可减轻病羊的临床症状。此外,土霉素也常用于羊支原体的治疗。
防控方面,要做好羊群内衣原体的检测,尤其是种公羊和母羊,在配种前要做好衣原体的检测工作,发现感染衣原体的羊应及时淘汰。对于经常流行羊衣原体性流产的羊群可接种衣原体灭活疫苗进行预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