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形势下乡镇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5-01-08

莫肖桓/广西贵港市桂平市麻垌镇农业农村中心 53721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养殖业逐渐焕发生机与活力,养殖补贴政策逐渐下沉,畜禽养殖消毒设施配置更加完善,生态养殖规模逐年递增,已经形成乡镇养殖品牌化、技术化、产业化、绿色化四位一体新格局。基于此,笔者以广西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在新形势下乡镇养殖业发展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可借鉴性参考建议。

1 广西地区养殖业发展优势

广西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地跨长江、红河、珠江、滨海四大水系,并且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岸线狭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云贵高原边缘,地形多样且复杂。因此,该地区更加适合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截至2020年,广西地区猪肉产量为174.1 万t,牛羊产量为371.3 万t,肉禽蛋产量为206.6t,全年蚕茧产量37.4 万t,水产品产量343.96 万t,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该地区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尤其是畜禽和蚕桑产业稳居全国第一。广西地区养殖业获得如此成就,不仅仅依托于该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还得益于该地“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的绿色发展行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该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养殖产业集群,打造农业品牌,推进养殖行业健康化、生态化发展,有效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当地乡镇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新形势下广西地区乡镇养殖业发展现状

广西地区乡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业发展优势,但是根据笔者多年从业和研究经验,发现在“乡村振兴”和“科技兴农”背景下,部分乡镇养殖业仍然存在一定工作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畜牧养殖管理困境乡镇养殖业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养殖场隔离设施不完善,难以区分生活区、工作区和养殖区,人员出入未设置隔离措施,病弱畜禽随意丢弃,容易传播疫病病原;(2)个别养殖场和养殖户,饲料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出现霉变,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污染;(3)养殖环境卫生管理不规范,消杀不到位,可能出现畜禽交叉感染,养殖用具清洁不规范,可能存在安全隐患;(4)养殖档案记录保存不规范;难以贯彻落实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养殖效益难以持续向好,不能保证畜禽质量,甚至部分地区畜禽品种引进不过关,造成畜禽死亡率较高,影响养殖场畜牧养殖安全性。

2.2 畜禽疫病防治困境在乡镇地区畜禽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尤其是散户,缺乏动物疫病防控意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1)多数养殖户文化教育程度较低,不能充分认识到动物检疫的重要性,缺乏动物防疫意识;(2)相关部门对动物检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防疫工作难以切实落实到位,尤其在疫苗接种工作中,部分村民害怕承担责任或影响自身经济收益,选择漏报和瞒报,可能导致疫情大面积扩散现象;(3)乡镇地区防疫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执行防疫工作中,效率不高,工作准则和规范性不够,甚至在使用疫苗、注射疫苗时缺乏规范性,防疫登记档案不全面,缺少完善的动物疾病防控规章制度,难以树立认真严谨的从业精神;(4)乡镇地区与市县相比,接收到的财政补贴和专项资金较少,尤其是偏远地区,或者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该地区缺少一定的畜禽销售渠道,因此养殖规模较小,疫病防治意识不够,可能导致动物疾病治疗不及时,病情扩散等情况。

3 广西地区乡镇养殖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乡镇畜牧养殖管理,优化隔离设施广西地区要想实现乡镇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首先应该加强养殖管理,支持良种繁育,发挥地方畜禽良种优势,根据当前本地区养殖业发展情况,适当的扩大养殖规模,尤其在冬春交替季节,天气变化幅度大,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可能多发季节性传染病,引起畜禽采食量降低,不利于正常生长。因此养殖户应该根据其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多措并举,做好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暑,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可以通过搭建遮阳棚、覆盖保温板等方式,为畜禽营造合适的饲养环境,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在夏季保证充足的饮水,调整日粮配方,做好适口性饲料的添加,避免畜禽出现应激反应。其次,养殖户应该及时清理畜禽粪便,降低空气中含有的硫化氢和氨气,消毒灭原,狠抓环境卫生,做好畜禽栏舍设施的消毒工作,切实消灭病原,减少疫病传播风险,在必要时,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完备的动物标识和疫病追溯体系,创建养殖档案,将其作为保证畜禽产品质量的基础,准确填写有关信息,切实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切实做好畜禽饲养管理措施。严格划分生活区、生产区,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按照相应管理办法,对养殖户、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养殖质量、工商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管,尤其应该规范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引导其标准化管理和集约化生产,对于散养畜禽行为予以科学指导,规划生产布局,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3.2 加大疫病检疫,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广西地区要想突破当前乡镇养殖业发展瓶颈,还应该加大疫病检疫,帮助当地养殖户树立正确疫病防控思想,引导农民对疫病治疗方式、防御措施进行全面了解,为畜禽生产和养殖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农民对疫病防控关键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好疫病检疫和防控。在必要时,相关部门应该建立“防检”结合制度,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杜绝动物疫病传播。严把动物出入关,根据现行《动物防疫法》,对饲养、屠宰、运输中的畜禽进行防疫检查,实现安全化养殖,推行“严禁严出”、“自繁自养”模式,健全生物安全制度。同时加大屠宰场监督力度,提升其对检疫工作的配合度,相关防疫部门还应该加强免疫抗体监测,在生猪养殖中,应该注重对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疫病的检查,根据畜禽动物免疫程序,更好的保障免疫效果,检疫部门和农业部门畜牧业部门通力配合,使得养殖户自主接种疫苗,避免强传染性、高危害性的疫病发生。同时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尽量避免打飞针情况,科学进行疫苗保存,当畜禽发生疾病后,应该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相结合,或者在发病之前,做好预防措施,在饮水和饲料中加入一定预防性药物,对于病死的畜禽,必须进行焚烧或深埋,加强无害化处理,降低交叉感染。通过以上方式,避免疫病传播,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制,有利于促进当地畜禽养殖生产安全,强化综合管理,提高饲养品质,保证畜禽健康生长。

3.3 践行生态养殖,实现畜禽废物处理无害化要想实现乡镇地区养殖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还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畜禽废物污染处理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养殖,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体现在生物处理法这一方面。将动物粪便制成生态饲料,减少畜禽产品污染,或者因地制宜,推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比如构建生态型养殖模式,通过“畜禽—沼气—果林”模式,将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固态残渣可以运到草地、菜园、林地,作为有机肥料,液体污水直接进行厌氧发酵,作为液态肥料,用来灌溉菜地和果园,实现动物粪便的有机利用。同时也可以利用畜禽粪便,构建能源生态型养殖模式,经过固液分离之后,固体粪便直接制作成固体废弃物,通过好氧发酵、养分调配,进行烘干和造粒,最终打包出售,形成绿色有机肥,最后通过粪污还田形式,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该种处理方法更加适合小规模集中饲养方式,如果是大型畜禽养殖场,经过固液分离之后,利用液态处理,通过净化装置,可以用来集中供气和沼气发电,实现沼气的集约利用。截至2021年,广西地区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全区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率为93%,全面推行畜禽现代化生态养殖方法,并且废物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超过99%,该地区高标准制定生态养殖规章制度,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升畜禽养殖环境良好水平,通过一场一策,推动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粪肥集约化、无害化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广西地区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工作困境,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开展“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的绿色发展行动,实现粪污集约化、无害化利用,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机制,促进当地畜禽养殖生产安全,规划生产布局,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农民的增收创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