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8
石再刚/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镇农业服务中心 554108
依据“种养结合、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循环利用”的方针,以污染较为严重的畜禽粪污治理为突破口,运用经济、科技、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全县畜禽养殖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美丽、和谐、宜居、幸福、健康的家园。
1.1 养殖户对粪污治理意识淡薄,缺乏环保防治观念由于我县畜禽的养殖模式正逐渐由分散零星的小规模养殖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但传统的养殖模式依然占有一定的比重,饲养零星分散不集中、数量少、规模小、隐蔽性强,不易监测。粪污处理工艺简陋、粗放、陈旧、落后,趋于渐进式、累加式污染,难以治理等特点,甚至多数没有配置粪污处理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备。加上现在农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居多,留下的几乎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使得大部分农田因路途偏远,未通产业路而无人有能力耕种,引起大量的田土撂荒、闲置,导致畜禽粪污没有得到充分的资源化利用。然而,多数养户受“重养轻治”等思想的影响,对环保防治观念意识淡薄,处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粪污过量堆积,畜禽粪便及污水随意排放,污染周边的土壤、水体、环境等。致使畜禽粪污难以从源头上根本治理。
1.2 对生态环境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畜牧业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在活动中所产生的粪污会随着地表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污染。特别是粪便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及时,渗透到土壤中,其微生物经过进一步发酵、分解,会造成地下水质恶化,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给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
1.3 养殖场规划、选址、布局不合理在养殖场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选址和布局不合理,缺乏规划,建设随意、散在分布,且有些还建于禁养区、限养区内。在未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的前提下,很多养户受到利益的驱使,片面地追求畜牧业产业发展,多数养殖场在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畜禽养殖规划、规模设计、动物防疫、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养殖场直接建在村边或房前屋后,还有些养户为了便于饲养管理、生产便利,在临近居民区内或者交通要道附近及河道边选址建场。致使附近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居住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造成当前污染治理成本高、难度大等一系列的环保问题,给畜禽粪污治理带来了较大困难。
1.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体系不健全由于财政资金紧缺,当前对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资金投入有限。而粪污设施设备投入需求资金大,运行管理成本高,很多养殖场存在资金短缺、或投得起运行不起的尴尬局面。加上畜禽养殖污染涉及面广、量大、瞬时性强,治理难度之大,仅仅依赖于当前的日常监管和仅有的一些简陋、陈旧、老化的设施设备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难以实现对养殖污染源的有效治理和防控。
1.5 畜禽粪污乱排放,上级部门督查检查时出现一刀切现象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某些养户一直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小,分散不集中,侧重于抓经济效益,不注重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随意性强,有些粪污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上级有些部门在督查检查时,由于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范围及确切的治理标准,加上有些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个别领导监管方法过于生硬。比如说:那一个养殖场环境卫生有点脏、乱、差,那里有一点粪污未处理彻底、或者没有配备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注:其实有些小规模场根本就不需要),就小题大作,不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就下达处分指标任务,不是通报处分就是罚款,追责问责,有时常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搞得全县大小养殖场因环保问题闹得轰轰烈烈,造成当地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和一些政府干部职工胆战心惊。致使有些家庭式的小规模场(户)也一并受到了波及,如一个十几头或几十头的小猪场,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的污染,更不需要配备什么粪污处理设备,利用自家的土地完全就可以消纳,却也被个别及不专业的督导人员要求配上什么干湿分离机,挖污水处理池、氧化塘等,致使养户得不偿失。给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波动和打击,认为发展做得越大,出的问题就越多,被迫将大量的养殖场停产、关闭,给当前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2.1 强化宣传引导,提高对畜禽粪污治理的认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认真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逐步引导养户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对其宣传畜禽粪污综合治理的先进模式和经验。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生态养殖,鼓励可养区内养殖场(户)开展规模化、现代化或集约化养殖,进行集中治污。坚持属地管理、联合整治,把责任落实到村、到户,确保常态化抓落实,营造畜禽粪污减量化排放与综合利用的良好养殖环境。
2.2 因地制宜,规范化、科学化布局畜牧产业在养殖选址过程中,当地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及时对本区域内的环境承载力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评估。严把养殖场用地、选址、环评、建设、运行、治污、监督、执法等关口。依托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布局的要求,通过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治污设施建设。并依照环境准入,建前审批,建时督导,养后监管等方针,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合理调控辖区内畜禽养殖的数量和规模。同时,针对不同类别的畜禽养殖场(户)、养殖品种、养殖规模、治污模式及散养户,科学分类整治,采取理性的、合理的污染治理措施,配置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健全完善污染防控体系。用环保手段整治倒逼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倡导环保、绿色、生态发展,逐步调整完善整个养殖产业链的区域布局,确保农牧种养平衡,综合循环利用。使之既能保障优质的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又能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2.3 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污染物变废为宝加大对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广泛开展集中整治,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无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及污染严重的规模场(户)为重点,推行经济激励机制。强化基层环境监察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督查,提高基层环境污染监测能力,将畜禽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城乡治理一体化建设,促进养殖场粪便及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畜禽粪污集中处理模式,创新粪污处理技术工艺,建立技术团队与畜禽规模养殖场一对一的服务机制,开展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技术交流、模式总结等工作,对畜禽等不同类型的养殖场提出针对性治理方案。通过科学的分解和处理,以及脱水、发酵、调价等工艺流程,将畜禽粪污直接污水还田或加工成高标准的有机肥、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饲料,实现畜离粪污综合利用等一系列的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性发展格局。逐步建立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生态链,推动畜牧业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2.4 加强监管,提高执法效率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养殖户为第一责任主体,切实承担治理防污责任,履行治理职责,落实乡镇(街道)为第二责任主体,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场(户)的引导和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对禁养区内的各类养殖场(户)进行调查核实后彻底清除;对限养区和可养区内乱排放污染物或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户)责令其限期整改,如期内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依法予以取缔或关停。着力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力度,构建联合执法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农牧、规划、环保等相关执法机构的沟通、协调、配合,严厉打击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同时,把畜牧业环境污染监管纳入乡镇(街道)绩效考核,确保日常监管责任全面落实。
畜禽养殖在粪污处理上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提高养户的防治念和自觉性。强化全民参与,通过执法和加强监督管理,推广先进的粪污治理新技术,加大环保宣传整治力度,从而解决农村畜牧业污染难治理问题,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