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8
张芸/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76900
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高发疾病,会引起奶牛的局部病症,危害比较大。通过养殖和疫病调查发现,该病会造成产奶量下降和繁殖率下降,病症严重的奶牛会被淘汰,给奶牛饲养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要分析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1 营养因素
1.1.1 饲料中钙磷比例不足或者不均衡通常情况下,动物机体内的钙和磷的比例应该在1.5~2.0:1,一旦钙过剩会影响磷的吸收,磷过剩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为此要合理的控制好机体内的钙和磷的比例,否则会造成钙磷的代谢障碍,引发奶牛肢蹄病。
1.1.2 缺锌锌是许多金属酶类和激素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皮肤的健康,一旦治疗中缺锌会影响蹄角化过程,容易出现腐蹄病。
1.1.3 日粮中缺少VDVD 是固醇类的衍生物,能够有效的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一代日粮中的VD 不足或者活性下降,会影响钙和磷的代谢。此外,一些曲霉毒素会干扰VD 的活性,造成钙和磷的利用率下降,从而引发肢体蹄病。饲料中的VD 的含量主要来自于优质的豆科或者禾本科的牧草,而粗饲料尤其是干草品质比较低劣中缺乏VD,引发奶牛的肢蹄病。
1.1.4 日粮结构不合理日粮结构不合理也会造成该病的出现,日粮中的精饲料尤其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过多会引发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之后瘤胃异常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组织胺,这些物质会集中分布在蹄部组织的毛细血管内,造成淤血或者炎症,引发牛蹄病的发生。
1.1.5 霉菌污染饲料存储或管理不当会导致饲料被霉菌污染,引发过敏反应,也会使奶牛出现过敏性肢蹄病。
1.2 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1.2.1 养殖场的地面环境在规模化牛养殖场中,地面硬度比较大,奶牛站立没有缓冲,加之奶牛的体重较大,很容易造成四肢疲劳,造成肢蹄和地面的摩擦,导致肢蹄挫伤。此外,奶牛运动场低洼和潮湿,或者粪便没有及时清理,会滋生和繁殖大量的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链球菌等,造成蹄部感染病菌,导致腐蹄病的发生。
1.2.2 气候环境因素夏季气温炎热多雨,加之养殖场没有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奶牛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热应激,造成抵抗力下降。此外,奶牛场不重视养殖场的管理,蹄部长期在污水中浸泡,蹄角质变软,夏季炎热高温的条件下很容易滋生细菌,或者繁殖细菌,增加蹄部感染的概率。夏季是奶牛蹄腐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在每年的5~9 月份是肢蹄病淘汰牛上升趋势的季节,在每年的7~9 月份淘汰率最高,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1.3 其他因素
1.3.1 遗传性因素奶牛的蹄部形状会遗传给下一代,不良蹄形母牛的后代容易发生蹄变形。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发病率也存在差一些,一些学者研究表明,夏洛克牛的肢体病的发病概率最高,高达34%,淘汰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7 岁,尤以3~4 岁最高,淘汰率高达33%。
1.3.2 生产超负荷在规模化养殖场,有的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让奶牛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下,长此以往会造成奶牛的机体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影响奶牛的起卧,容易引发肢蹄病。
2.1 腐蹄病腐蹄病主要有坏死杆菌引起,具有传染性,要集中在两后肢蹄底部位,临床症状为突然跛行、溃烂、坏死,蹄部恶臭等(图1)。
图1 腐蹄病
2.2 蹄溃疡主要由于坚硬物损伤和负重过大造成,也可能缺锌造成。病变部位集中在两后肢外侧趾蹄底和蹄球结合部位,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患病部位出血和坏死(图2)。
图2 蹄溃疡
2.3 蹄部肿胀因为刺伤或者过度生长引起,病变部位集中在前蹄内侧指、后蹄外侧趾,临床症状为患病蹄体温升高,发病急。
2.4 蹄部关节炎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病变部位在脚趾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病蹄肿胀,甚至造蹄壁分离。
2.5 蹄叶炎主要因为采食过量或这个出现肺炎,病变部位集中在脚趾真皮小叶层,病牛突然跛行,脚趾红肿。
2.6 趾间蜂窝织炎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牛蹄两趾间发生腐烂,流出脓性液体,气味恶臭,牛两趾不能正常并拢(图3)。
图3 趾间蜂窝织炎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选择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3.1 局部治疗针对患病蹄,使用3%的来苏尔彻底的清洗,将污染物清除干净,切除坏死组织,再使用双氧水或者经过加热之后的菜籽油冲洗,之后使用纱布吸干创面,选择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3.1.1 使用硫酸铜外敷治疗在清洗之后的创面上撒上一层硫酸铜粉,之后再涂抹伴有硫酸铜物质的磺胺软膏,使用纱布包扎,保证患病处24h 干燥,1d换药1 次,2d 之后能够痊愈。
3.1.2 蹄部药浴治疗方法选择该种方法需要使用10%的硫酸铜溶液和10%的硫酸锌溶液,将两种药物混合之后把患病牛赶进药浴池,引导患病牛站立10min 左右,充分的浸泡蹄部,每间隔1d 用药1 次,病症较轻牛一次能够治愈,病症较重牛需要2~3 次,针对一些患病者,可以使用药液清蹄部,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3.1.3 使用碘片松节油利用棉花包上碘片,将其放入患病部位,然后注射松节油,5~10mL 即可,将松节油滴入棉花上,能够冒出红色的烟雾,之后装上带底的蹄铁,每天用药1 次,坚持2~4 次,效果显著。
3.1.4 使用大蒜添塞治疗在使用大蒜之前应该将其调成糊状,之后塞入患病部位,每天填充2 次,经过5~7d之后能够痊愈。
3.1.5 选择高锰酸钾粉治疗方法将准备好的高锰酸钾粉撒在患病部位,然后包扎,每间隔1d 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4 次,能够痊愈。
3.1.6 油脂疗法需要将植物油或者动物油熬开,待降温处理之后使用棉花或者纱布填塞患病部分,然后装上带底的蹄铁,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3~5 次。
3.1.7 药物治疗首先,选择乳香、没药、儿茶等若干碾碎为细末,也可以使用雄黄、鸦胆子和枯矾若干,也碾碎为细末,装在瓶中备用。使用清水清洗患病蹄部,清洗干净之后将坏死组织去除,待脓汁流出之后使用1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涂抹备用的药物,将其撒在创面部位,使用纱布包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做好蹄部的护理工作。其次,可以先使用福尔马林涂抹,然后撒上青霉素干粉,每天1次即可,用药1~3d 能够治愈。
3.2 全身治疗为了预防蹄部出现激发感染,可采取全身治疗的方式。针对体温升高的患病牛,使用抗生素或者磺胺类的药物,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或者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的碳酸氢钠溶液、3%的葡萄糖利福平注射液,混合之后静脉注射即可。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蹄腐病,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4.1 科学选择牛场,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要做好牛场的选址和建设工作,在符合养殖条件之后方可修建。养殖场的地面不能太硬,不能有异物的存在,并且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积水,造成蹄部长时间在污水中浸泡。可以让地面有一定的粗糙度,防止奶牛打滑损伤皮肤。科学的设置牛床的长度和宽度,为牛群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
4.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不同生长阶段的奶牛搭配合理的日粮,做到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科学配比,定期的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亚硒酸钠等物质,能够有效的预防肢蹄病的发生。在饲料转换期,应该逐渐过渡,少量采食新更换的饲料,避免出现应激反应,也能减少该病的发生概率。
4.3 定期蹄部药浴利用蹄部药浴也可以减少肢蹄病的发生,选择5%的福尔马林溶液、5%的硫酸铜溶液或者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或者浸泡蹄部都可以,在夏秋季节进行,每周喷洒1~2次。此外,可以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蹄部药浴的方式来预防该病。
4.4 坚持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发现牛蹄部变形之后要及时的修蹄,避免蹄部感染。可以先彻底的清洗蹄部,然后去除坏死的组织,反复清洗之后将药物涂抹在患处。
4.5 做好选育和分群工作奶牛肢蹄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在繁殖之前,要选择蹄形好的奶牛,淘汰蹄部缺陷严重的奶牛,可以减少遗传的概率。此外,在舍饲养殖中,要控制好饲养的密度,为奶牛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摩擦踩踏。
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应该找到具体的病因有针对性的预防。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增强奶牛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诱发疾病的发生。此外,坚持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蹄部的护理工作,早发现的治疗效果,晚发现会耽误治疗,增加奶牛的淘汰率,不利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