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8
周胜涛
(溧阳市畜牧兽医站,江苏常州 213300)
因为鸡肉和鸡蛋营养丰富,受到人们喜欢,所以鸡养殖行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在鸡场当中,可能发生禽流感这类疫病,不利于鸡健康生长。同时,禽流感发生还会影响人类健康。所以,需要养殖人员重点关注,选择对于此类疾病有效防治手段,加大防疫力度,高效预防禽流感这类疾病,保证养殖效益。
禽流感属于流感A型病毒病原导致的疾病,此次类疾病潜伏期介于几小时到几天之间。如果出现急性病例,那么患病动物就可能发病较快,而且死亡率较高。鸡出现禽流感症状以后,呼吸系统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体温也有明显升高,最高可达43℃,患病鸡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状态萎靡,绝食蜷缩,症状严重时鼻腔和口腔当中可以流出黏液,咽喉位置的黏膜也出现充血现象,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患病鸡日渐消瘦,随着症状的加剧,呼吸频率不断加快,在鸡爪位置也会出现出血症状,鸡出现昏迷病死的现象。除此之外,个别病例也表现出神经性症状。
由于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接触而传播,当健康鸡和患病鸡之间接触的时候,可能被感染,还有可能通过间接途径而感染,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饲具、物品等。禽流感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进行传播。一旦鸡患病,那么患病病例、病死病例排泄物、分泌物当中会携带大量病毒,如果健康鸡接触,那么就会被感染。因为禽流感还能传播给人类,所以,需要养殖人员高度重视,预防禽流感这类疫病的发生和传播[1]。
为了有效预防鸡场出现禽流感疫病,环境管理十分重要。一方面,应该做好鸡场的保温管理工作。冬季外界环境温度低,属于禽流感这类疫病发生率较高的时期,所以,需要提前落实防寒和保暖工作。养殖人员可以根据鸡场规模大小,在鸡舍内放置温度计,对于鸡舍内部的温度实时监控,如果发生异常,那么需要立即调整。对于不同龄期的鸡进行不同的温度管理。出生在一周以内的雏鸡,需要保证鸡舍内部温度在33~35℃之间最好,随着鸡日龄的增加,每周可以将温度下调2℃,下调到20℃的时候不可再继续降低,维持此温度恒定即可。与此同时,在养殖管理阶段,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鸡群生长状态,对于鸡舍内部温度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如果观察鸡群发现其出现大量扎堆的现象,那么代表鸡舍内部温度低,可以将温度略微提升;如果发现鸡群展翅、饮水频繁,那么代表鸡场内部温度稍高,应该采取降温措施,以免鸡出现应激反应,从而诱发疾病。对于产蛋鸡舍,保证温度在13℃以上有利于鸡产蛋和鸡群的健康生长。
通风换气管理也是环境管理要点所在。大部分养殖人员明确处于季节交替环节的鸡场保温工作,以控制鸡出现应激反应。但是,通风工作往往未受到重视。因为鸡舍内部通风不畅,就会导致有毒气体快速积累,难以及时排出,对于环境造成污染,影响鸡健康生长。所以,养殖人员应该重视鸡场内部的通风换气管理工作,根据实际需求,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对于日龄在21d之内的雏鸡,需要重点以保温工作为主,当鸡日龄逐渐增加以后,其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此时应该注意对鸡场进行通风管理。在秋末冬初季节,应该选择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通风,打开一部分鸡舍门窗,注意控制穿堂风,防止鸡受到应激,引发各类疾病。
在鸡场环境的消毒管理方面,应该根据疫病发生特点,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和消毒管理工作。同时,养殖人员还需要根据具体养殖规模,制定消毒管理流程,将鸡舍内部的病毒、细菌等消除。同时,还可以在鸡场的入口处设计消毒池,并且在鸡舍门口放置消毒盆,人员或者车辆进出养殖场,应该彻底消毒,以免携带病菌。鸡场中的空圈舍,可以选择蒸熏或者喷雾等消毒方式,全面消毒,空置15d以后,再饲养动物。对于鸡群消毒,需要注意药物的合理选择,根据防疫情况,定期更换药物种类,保证鸡舍内部7d应该消毒不少于3次。如若在疫病的高发时期,还需要每天消毒,鸡舍外部环境需1周应该消毒2次。在养鸡场内部,还需要设置隔离区域,专门放置存在异常的病鸡。如果鸡出现禽流感,并且治疗无效死亡,那么需要及时处理。为了预防疫病传播给人类,还需要及时对污染的饲料或者饮水进行消毒处理。
养殖场防疫制度的建立也是综合预防禽流感的关键一环。养殖人员应该根据防疫制度,将消毒设施加以完善,按照免疫要求制定消毒机制,注意在重要生产区,包括鸡舍环境、生产区和周边环境,都应该具备消毒设施,将消毒池设立在保护区内,定期更换消毒液。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完成养鸡场清洁工作,注意利用循环手段对于鸡粪进行处理,保护环境生态的前提之下,对于养鸡场的废物进行合理利用,注意废水的排污工作,采取净化措施消毒处理以后再排放。无关人员禁止出入养鸡场,注意外来品种引入之前做好隔离观察,避免其携带病毒感染鸡群。综合防疫措施的有效落实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措施,所以,养殖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各项防疫制度。除此之外,养鸡场内部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也十分重要,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处理需求,运用灭菌锅、填埋池或者化粪池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在处理鸡场内废弃物的时候,应该保证配套设施的完善,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粪便处理等设施,可以按照需求建设污水沉淀池、沼气池等,对于养殖废水进行分级沉淀,对于鸡排泄物进行发酵处理。针对由于患禽流感而病死的鸡,需要按照国家要求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被病菌污染的垫料、饲料等,还可以利用堆积发酵的方式处理,消灭病菌。
禽流感发生、传播都会导致鸡群免疫力降低,还有可能诱发养殖场出现大规模疫病传染的现象。对此,需要养殖户关注鸡群免疫工作,针对禽流感预防需求,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来制定免疫防控流程。根据鸡日龄大小,按照防疫要求注射疫苗。同时,还需要考虑鸡生长状态,对于接种时间、接种条件进行合理选择,综合防控禽流感这类疫病。在防疫接种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关人员明确接种疫苗也有可能对鸡群产生副作用,因此,为了预防疫苗注射对于鸡群产生刺激,需要在接种前后维持鸡舍内部环境的稳定,适当为鸡补充营养物,提高鸡群免疫力。
为了保证禽流感疫病防控效果,养殖人员可以按照养殖场面积、防疫要求等,对于禽流感发生情况进行检测,注意监测时间和频率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接种计划,按照接种要求,定期免疫。比如:如若接种弱毒疫苗,需要在雏鸡经过第二次免疫以后14d采集样品,检测是否有抗体出现;如果注射灭活疫苗,那么免疫以后21d,需要对鸡体内抗体情况进行检测,按照检测结果灵活调整检测时间间隔,通常在两天左右采集一次。在采样比例的控制方面,应该是鸡群总数量的1%。
鸡场病原学监测也是重要的免疫措施之一,按照不同季节来确认监测时间、监测频率,一个季度进行一次采样,可以采做咽喉拭子,还可以采集鸡泄殖腔内部物质作为样品,合理控制采样比例。针对采样结果妥善处理,做好各项风险分析,制定预警机制,保证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前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科学免疫,落实接种工作是预防禽流感关键举措。养殖人员应该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念,对免疫接种重要性有深刻的认知,根据养殖区禽流感发生情况,制定接种程序,对于此类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具体而言,禽流感免疫针对H5+H7组合型病毒,可以选择灭活疫苗,选择H7N9H7-Re2株疫苗免疫,可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雏鸡10d龄的时候即可以进行第1次免疫,到达30d以后,可以展开2次免疫,蛋鸡产蛋以前第3次免疫,对于禽流感的防治效果较好。
在鸡养殖阶段,养殖人员需要对鸡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观察,注意鸡饮水状态、精神状态、采食状况、排便状态等,如若发生异常,那么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联系疫情防控部门进行疫病检测,如若确诊为禽流感,针对具备治疗价值的病鸡,可以利用头孢加药多毒抗,注射用药,还可以使用菌特威饮水,或者利用瘟疫散饮水,每150kg水用药一袋,用药以后2d之内,轻型病状的鸡会出现精神好转的状态,采食量也有所改善,由于禽流感导致的死亡数量不断降低。蛋鸡治疗禽流感可以选择药多毒抗、头孢、柴胡等进行肌肉注射,还可以使用菌特威饮水,每瓶兑水150kg,或者同样利用瘟疫散饮水,用药比例同上。针对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可以采取扑杀,并且无害化处理,预防禽流感疫病的大面积传播。只有及时治疗,选择有效的药物,才能提高治疗效果[2]。
鸡养殖当过程中,对于禽流感这类疫病进行综合防治十分必要。在防治过程,应该做好鸡场的环境管理,并且根据疫病防治需求,制定防疫制度,落实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动物对禽流感的免疫力。除此之外,一旦发现有患病病例,应该及时用药治疗,对于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综合防治手段的运用,保证养鸡场环境优良,降低禽流感这类疫病发生概率,提高鸡养殖效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