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8
米日古力·依布拉音
(喇嘛昭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塔城 834600)
虽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优势,我国对于肉制品以及肉类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这为很多家禽家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家禽家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有些威胁,譬如口蹄疫[1]。口蹄疫因为它的传染速度之快、发病率之多、死亡率之高而被列为一类传染病。这种疾病不仅在我国不被忽视,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相对程度上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命名为烈性传染病之一。
口蹄疫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虽然口蹄疫的死亡率并不是特别高,据不完全统计,口蹄疫的死亡率不超过3%,但是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尤其是在一些规模化的养殖场中,如果有一头猪得了口蹄疫,那么很快就会传染给其他猪[2]。被感染的猪刚开始会长出一些比较小的白色水泡,并不容易被发现,直到口蹄疫感染的后期,会出现猪蹄腐烂,很容易被误解为是皮肤疾病,容易导致误诊,误诊可能会影响最佳救治时间。口蹄疫的痊愈期一般为三周左右,会严重影响猪的出栏时间,从而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收益。
我国食用肉产品以及加工的肉类产品的主要来源是猪肉,而口蹄疫也主要发生在猪的身上,口蹄疫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周期短。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时间非常短。这种来势汹汹而且死亡率非常之高的病毒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危险的传染病之一。口蹄疫的发生给畜牧业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口蹄疫一旦在一头猪身上发生,很快便可以席卷整个养猪场,猪的大量死亡会造成肉价飞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因此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自从2017年开始,我国的很多地区便开始对口蹄疫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相应的疫苗的研发。
2017年的上半年,我国把对口蹄疫的检测提上了日程。我国的卫生组织把口蹄疫的检测点设立在我国的河北地区。因为河北地区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猪肉产品加工和检测地区,尤其是在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养猪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向。因此我国政府对于该省该市的口蹄疫检测和防疫具有很高的重视度。
针对猪身上发生的口蹄疫传染病,我国大部分地区所认定的相对权威的实验试剂是产自兰州生物药厂的O型合成肽疫苗。这种疫苗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医学上的认可,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以及在当前市场上流通度很高的一种药剂。除了这种药剂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配合使用的疫苗是产自洛阳莱普生信息科技的一种药剂。只有这两种药剂产品比对使用,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抑制和免疫效果。但是在对这两种药剂的比对使用的过程中,对于两种药剂的使用比例和使用方法仍然有待考证和进行进一步的精确化的分析。
把要作为实验样本进行分析的猪进行血清采样,并对其血清进行离心分离,从而分离出血清中所含有的病毒样本。因为如果可以离心出病毒样本,那么可以了解到病毒的分子结构,更好的提出相对性的措施来抑制病毒,除此之外,相对于直接在猪的身上进行疫苗测试的方法,通过血清样本来测试的方法不仅节约资源,而且比较容易实施,受自然的干扰比较小,分析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有利于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对猪的血清进行采样来进行对免疫抗体的检测对口蹄疫的检测及免疫具有主要价值和意义[4]。
实验通过对七种不同血清的提取,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之后,通过对科学显微镜一下抗原所表现出不同状态的观察分析可得,不同的血型受口蹄疫病毒的影响不同,有的血型瘦口蹄疫病毒的影响比较小,但相对的这种血型受抗原的影响也比较少,有的血型受口蹄疫病毒影响比较大,很容易被这种病毒所感染,但是受抗原的影响也比较大。通过对多种血型受口蹄疫病毒的影响及受抗原影响的比较,分析之后发现,最容易受到口蹄疫病毒感染的是O型血。O型血,因为血型的特殊性,因为O型血和A型血或者是B型血都可以相容,它的相容性是比较强的,因此,当O型血受到病毒干扰之后,会和病毒相结合,变异,从而产生新的毒株,这为战胜病毒,研发出新的抗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O型血在和口蹄疫的病毒结合之后,产生了新的毒株,由于这种新的毒株是基于原始口蹄疫病毒而分化而来,因此这种新的毒株被命名为泛亚株,这种毒株的抗原研发比传统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研发更困难,而且这种新的毒株更难从血清中提取出来,它的分子结构也更难离析。这种毒株的传播速度和发病率比传统的口蹄疫病毒更高,也更难控制。
口蹄疫病毒的原理归属上属于小RNA病毒,它的类潜伏期很长,而且不容易被发现,口蹄疫病毒的患病初期表象与其他病理病症在表象上具有交叉之处,到目前为止,口蹄疫病毒已经发展、衍化出七十多种病毒类型,而且这种病毒的生命力顽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很强,很容易与不同的血清类型结合,从而衍生出新的病毒类型。据研究表示,口蹄疫病毒的结构主要是5UTR、3UTR和ORF,在这三个主要结构中又含有其他的小分支,在ORF结构中含有与VP1一样的解构,不仅如此,还含有VP2、VP3等与VP1结构不一样的结构基因,除此之外,这三个结构的起始密码号以及终止密码子都各不相同。病毒的主要抗原点是VP1。口蹄疫病毒在外形上与人体白细胞有相似之处,都是圆形,而且口蹄疫病毒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0%,剩余的30%则是病毒的RNA单链。
当动物感染口蹄疫病毒之后,最初表现是会在皮肤上长出一些白色的小泡,损伤皮肤,使皮肤腐烂,随之逐渐的损伤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然后病毒逐渐深入到血液中,伴随着血液的流通,导致造成心肌出血和内脏出血,最终造成心肌病变,临床医学表明,口蹄疫病毒造成的心肌病变后的心脏横切面上有淡黄色斑点。
针对口蹄疫的抗体研发,弱毒疫苗的研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罗马福音一样的存在。弱毒疫苗是人工培植的一种抗体,其研发原理是,提取口蹄疫病毒的毒株,经过人工培植之后,对其进行“鼠化”处理,促使其原本的分子结构异变,异变后的口蹄疫分子结构对原始的口蹄疫病毒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被人工异变后的口蹄疫病毒毒株仍然带有原始毒株的分子结构特性,很容易形成“易返”效果,即:人工异变后的口蹄疫病毒恢复其原始结构。这种方法的成本和造价比较低,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对于病毒的医疗效果不够突出,尽管给动物注射完这种疫苗之后,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收效,但是受到病毒的影响可能会反弹;其次是这种抗原的制作方法会受到运输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推广和普及;最后是给被口蹄疫病毒感染后的动物注射完这种疫苗之后,可能会使被注射弱毒疫苗的动物产生变态反应,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除了弱毒疫苗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疫苗的研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弱毒疫苗的缺陷和不足。灭活疫苗是上世纪20年代欧洲研发的,这种疫苗在弱毒疫苗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了抗氧化铝制剂,这使得灭活疫苗的功能比弱毒疫苗的功能更稳定,功效也更为突出。对口蹄疫病毒具有针对性的抑制和消灭作用的一种抗原[5]。这种抗原在给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注射之后,并不会产生反弹效果,而且对于口蹄疫病毒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功效,这种疫苗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抵抗口蹄疫病毒的疫苗。
基因重组疫苗所采用的基因重组技术与弱毒疫苗研发的技术具有相似之处,都是在血清中提取病毒毒株,然后通过基因改组技术对疫苗的分子结构进行改组。但是基因重组疫苗与弱毒疫苗直接仍然有不同之处,前者的技术研发来源是来自于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的口蹄疫病毒毒株,由于毒株的70%是由蛋白质构成,通过使用蛋白质对毒株进行诱导,从而刺激被感染的动物在体内产生抗体,然后使用蛋白分离技术,在动物体内提取出亚单位疫苗,然后对被感染的动物进行注射,以此达到对口蹄疫病毒的抑制作用。这种对动物进行间接接种疫苗的方法,使动物自身产生抗体,这种方法的发现,是我国当前基因技术工程的一个重大突破。
对于口蹄疫免疫抗体的接种,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在接种时要严格按照疫苗生产厂家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接种,要注意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的感染时间,发病的具体情况,以及被感染的动物的年龄,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应该接种疫苗的量。
在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时,工作人员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疫苗的接种过程要严格遵守规定。对于接种环境也具有严格的要求,在进行接种时,要确保接种的针头清洁干净,接种的环境合适。对动物进行接种,多半是进行肌肉注射的方式,在接种时要注意注射的位置正确。
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病毒,而且口蹄疫在最初感染时不容易被察觉,这一点给口蹄疫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一段口蹄疫病毒爆发,那么将会给动物生存密集的地方,譬如养殖场带来巨大不利影响,而且口蹄疫会通过空气等方式进行传播,很可能会传播给人类,给人类的生存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因此,口蹄疫的预防工作,对于畜牧业和养殖业都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