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羔羊痢疾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5-01-08

郑银甫/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35000

1 流行病学

羔羊痢疾多发生于出生1 周以内的新生羔羊,其中2~4 日龄羔羊的发病率最高,日龄较大的羔羊少见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带菌的母羊,感染途径包括羔羊吮吸乳汁时吸入乳房上的污染物、出生时脐带处理不当、伤口感染时未及时消毒处理、饲养员饲喂时将致病菌带到饲料中等,主要通过消化道和伤口感染。此外,天气突然骤冷、羊舍的饲养环境恶劣、妊娠母羊的营养状况差、羔羊身体虚弱等都是诱发该病发生的原因。

该病的病原为B 型魏氏梭菌,在饲料、污水、土壤和动物的肠道中广泛存在,属于厌氧性细菌,对一般的消毒药物很敏感,所以可用的用于消毒药物将其杀灭。

2 发病原因及危害

2.1 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病原因如下。

2.1.1 日常消毒不彻底如果羊舍的消毒不彻底、不完全,那么致病菌就会通过羔羊吸吮乳头而进入消化道引起羔羊发病,病原菌还可存在于羊舍的地面和饲料等处,增加疾病感染的概率。

2.1.2 脐带或伤口受感染羔羊出生时的脐带处理不当或出现创伤时,未对伤口消毒完全,也会使病原通过伤口进入羊体。致病菌通消化道或伤口感染进入羊体,并积累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毒血症。

2.1.3 天气骤冷如果羔羊出生当日的天气突然变冷,羔羊自身的抵抗力弱,很难抵御严寒。寒冷的天气还会造成羔羊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加重病情,这也是羔羊痢疾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天气骤冷时的原因之一。

2.1.4 羔羊身体虚弱如果母羊在妊娠期的营养不足,会影响其在哺乳期的产奶量,如果母羊的营养状况不佳,容易造成哺乳期的奶水不足,羔羊因吃奶量不足会影响其体质,容易生病。

2.1.5 饲养管理不当对新生羔羊的保暖措施不到位、饲料条件差、羊舍的粪污未及时清除、母羊的乳头未消毒清洗等可能诱发该病。

2.2 危害该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于影响羊群的整体生产性能和引发羔羊死亡。一方面,该病发生后很容易引起群体性发生,而不是个别羊只发病,即使使用药物治疗后个别病羊能耐过,但是身体已经受到伤害,比如肠道器官病变部位较多,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对羊的生长性能会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一旦羊场发生此病,病原就会长期在羊舍及其环境中存在,很难消除病原、净化环境,这对羊生产带来长期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B 型魏氏梭菌进入羊体后可在体内大量繁殖,积累毒素,产生的毒素会作用于肠黏膜细胞,引发代谢紊乱,继而羔羊发生痢疾。如果羔羊脱水严重,最后会因脱水过多而死亡。

3 临床症状

部分羔羊的发病较急,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有的病羊发病较缓和,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愿运动,食欲降低,不愿意吸吮,反应迟钝,剧烈腹泻,腹胀,排出带有大量黏液和血液的紫黑色恶臭粪便。此外,还伴有体温升高,眼球相内凹陷,卧地不起,弓背,昏迷等症状,如果未及时发现或治疗,病羊在发病1~2d 内就因身体衰竭脱水而死亡。

有的病羊虽然不会表现出腹泻症状,但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即走路不稳,四肢瘫痪,全身肌肉震颤,卧地不起,体温降低,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直至死亡。

4 诊断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羔羊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对羔羊痢疾进行初步诊断,也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对该病确诊,可采集未死亡病羊的粪便或已死亡病羊的脾脏、肝脏等病料进行染色镜检,如果通过镜检发现粪便大量带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的魏氏梭菌,则可确诊为羔羊痢疾。

5 防治措施

羔羊痢疾的防治应按照“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5.1 预防措施预防羔羊痢疾的传播和流行应该重视母羊的饲养管理和羔羊的护理。

5.1.1 加强妊娠母羊的营养管理母羊在妊娠期的营养需求比平时要多,因此,应该按照母羊营养需求给其提供均衡、全面、优质的营养饲料,满足繁殖生产的需要,并注意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母羊体质。

5.1.2 加强母羊的生产护理母羊在分娩前要对产舍严格清理、消毒、干燥,做好接产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在断开脐带前要把剪刀消毒,剪断脐带后使用碘酒对脐带断开处消毒。

5.1.3 清洁母羊乳房因为羔羊可通过吸吮乳汁而导致病原菌进入体内,所以把母羊和羔羊放在单独的羊舍后要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羊的乳房消毒,消灭致病菌。

5.1.4 保障羔羊及时吃上初乳为避免羔羊因吃奶量不足而导致身体虚弱,可让母羊和羔羊单独饲养2~3d,使羔羊及时吃上足量的初乳,也能获得被动免疫力。

5.1.5 加强饲养管理如果羔羊出生时的天气寒冷,应在地面铺设垫草料、使用电灯照明等方式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并做好控制饲养密度、清除羊舍内的污物、饲养用具的消毒、通风换气等饲养工作,给羊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对羊圈、水槽、饲料槽、饲养用具的消毒,将病原菌消灭干净,切断通过消化道感染的途径。

5.1.6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给妊娠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羊快疫、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等预防羔羊痢疾的疫苗,并在生产前半个月再加强免疫1 次,提高免疫效果,使羔羊通过吃奶的方式获得被动免疫。另外,对羔羊痢疾常发的羊场来说,可在羔羊出生12h 后给其口服土霉素,连续使用4d,强化预防效果。

5.2 治疗措施当发现羔羊患病时要立即隔离治疗,并加强护理。在治疗之前先判断该病的病原,再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如果是细菌性羔羊痢疾,可使用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磺胺五甲嘧啶等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继发病毒感染,应强化补液、预防继发感染、增强体质。如果羔羊脱水特别严重,那么应该及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维生素C 等及时补液。如果是由B 型魏氏杆菌引起的羔羊痢疾,在发病初期可灌服石灰水来中和病羊体内的毒素。

除了使用西药治疗外,也可采取中药疗法,对于不同的症状配备不同的中药配方,争取药到病除。

6 结语

随着养羊业的规模化发展,羔羊痢疾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羔羊的健康和羊群的整体生产性能危害极大。因此,养殖者一定要加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特别是要加强预防,并贯穿整个羊生产过程,降低该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后续的治疗和防控成本。一旦发病,必须及时隔离治疗。如果羔羊的病情过重,应进行淘汰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