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猪无抗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时间:2025-01-08

陈双明 潘增强/浙江省天台县畜牧兽医渔业所 317200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的生猪养殖大国,猪肉产销量一直处于在所有肉类的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简单粗放传统式的饲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内外的市场标准。因此,猪产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从圈舍搭建、养殖方式、饲料饲喂、疫病防控、产品质量把控、品牌建设等多个维度学习国外先进的集约化、标准化、融合化的饲养模式和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使我国的生猪饲养得到高效稳定的提高。然而,在追求生猪高效养殖的同时,抗生素滥用、猪肉食品质量安全、兽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还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的关注。自20 世纪50年起,抗生素作为促生长添加剂对提高动物生产水平、降低发病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在生猪规模化集中养殖模式中,抗生素在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减少发病率、抑制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状态、提高养分吸收率促进生长、减少仔猪腹泻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在畜牧生产养殖中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等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尤为严重,已经带来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等弊端,尤其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将引发耐药菌扩散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早在2006年欧盟就全面启动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日本和韩国也分别在 2008年、2011年禁止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在动物饲料中添加。近年来,我国一些饲料及添加剂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也已经开始了“无抗、替抗、减抗”的研究,基于食品安全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的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第 194 号公告,自 2020年 7 月 1 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也只能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 日。基于愈来愈严重的抗生素问题,对生猪无抗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生猪养殖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与危害

据报道,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细菌耐药性问题也非常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约21 万t,其中18 万t 被国内各行业消费,又有约9.7 万t 被用于畜牧养殖、兽医临床,可见抗生素在养殖生产中的使用量之大。在农业农村部禁抗命令发布之前,有20 多种抗菌药物普遍应用于畜牧养殖方面。在生猪养殖业中,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是预防生猪疾病、促进生猪生长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存在超量使用或抗生素滥用,进而引发诸多问题。

1.1 生猪养殖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

1.1.1 盲目添加,用药不合理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养猪企业或散养户的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认为“防重于治”中的“防”是要通过药物添加来解决的。因此总是不考虑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进行抗生素的盲目添加,认为只要添加了就可以避免猪生病。或当猪有发病时,一些养殖户缺乏科学诊断,不问病因病机,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寄生虫引起的就盲目使用抗生素进行口服或注射给药治疗,若治疗效果不明显就换另一种抗生素或是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造成抗生素在生猪养殖上滥用的局面。国家对畜禽的休药期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小型养殖场或散养户缺乏对休药期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理念,导致在生猪养殖中并不能做到严格按照休药期的规定对生猪进行休药期监管,使生猪的药物残留超过国家的相关标准,引起生猪体内抗生素蓄积中毒,甚至流入市场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1.2 选药盲目,人畜共用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虽然朝着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但是猪群疫病的防治仍然是生猪养殖中最大的威胁,像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病、猪寄生虫病等在各个省市均有发生报道,但在兽医临床诊断中发现现在有些疾病在发病时的症状不甚明显或疑似的症状点像好几种病一起病发,给诊断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只有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或是试剂盒才能进行科学确诊。但是在乡镇或是偏远地区,兽医实验室的检疫设备较为落后,对某些猪病的诊断存在误诊的可能性大,这就造成在治疗时会盲目选用抗生素,甚至在使用像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时会选用人用的药物对猪进行治疗,这严重违反了《兽药管理条例》,使用人用的抗生素对猪开展治疗会增强猪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加大了公共卫生安全性的隐患。

1.1.3 药物配伍缺乏科学性,剂量使用不准确当生猪因病原菌的混合感染而引起严重发病症状时,有的养殖户和技术员在治疗时,药物的配伍缺乏科学性,用药剂量上也不严谨,随意加大用量治疗或把治疗用药剂量当作预防剂量进行给药,当患病猪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立即停药,由于滥用药物,不考虑配伍禁忌或剂量,致使药物的副毒作用加大,引起患猪死亡。此外,有的养殖户为了减少养殖成本,购买一些“三无”药品进行投喂,还有的养殖户或企业长期使用某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进行用药治疗,不进行轮换给药治疗,致使用药后无效,这些都诱发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2 生猪养殖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1.2.1 耐药性问题产生,危害人类健康众多实验表明,细菌以及一些寄生虫的耐药性具有遗传性,如果在生猪养殖中长期饲喂、过量滥用使病原菌和寄生虫的耐药性增强,且诱导更多的细菌体内产生抗性基因,这些耐药菌可在种内或种属之间进行转移传递,可能产生“超级细菌”。如果生猪在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没要遵循休药期就流入市场,其体内的抗生素也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如果人类长期摄入抗生素残留超标的肉类产品,就相当于长期在服用低剂量的抗生素,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1.2.2 抑制动物免疫,破坏生态环境抗生素过量使用后,未能排出体外的残留药物,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猪体内的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破坏了猪体内的免疫系统,致使免疫功能下降,降低了对疾病的抗感染能力。除此之外,猪体内未经吸收的抗生素可随粪便、尿液或分泌物被排除体外进入自然界,排除体外的抗生素残留可经挥发进入大气,也可进入土壤、水体中,当抗生素残留药物积聚水平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可通过食物链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生态多样性,降低环境的生态功能。

2 生猪养殖中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2.1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类型

2.1.1 酶制剂酶制剂是一种安全系数高且无毒副作用的生物催化剂,来源于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可混入饲料中对猪进行投喂,其进入猪体内有助消化、抗菌抑菌、消除抗营养因子等作用。目前,应用于生猪饲用的酶制剂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助消化作用,仔猪消化能力较弱,无法消化饲料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酶制剂可以降解这些大分子,减少仔猪腹泻病的发生;另一类是降解饲料中猪难以消化的植酸、果胶等抗营养因子物质,提高动物对养分的利用率,减少抗营养因子物质对猪机体的毒副作用影响。在生猪养殖中常用的酶制剂有溶菌酶,主要作用是杀菌抑菌;葡萄糖氧化酶,主要作用为改善肠道机能,提高猪的免疫力以及提高消化率的内源性的蛋白酶、淀粉酶等都被广泛应用生产。

2.1.2 酸化剂酸化剂是一类能提高饲料酸度的物质,常用的酸化剂主要有无机酸化剂和有机酸化剂,也包括一些脂肪酸及其盐类。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研究发现,酸化剂用于饲料添加的功能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酸化剂进入机体后会穿过病原体细胞膜,从而起到杀菌抑菌的效果;二是促进肠道和胃内的pH 值的平衡,减少仔猪消化道疾病发生;三是可以提高饲料中的养分消化,促进生猪增长;四是促进体内的血液流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岁疾病的抗感染能力。

2.1.3 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组织,用于调节猪体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试验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促进猪体肠道蠕动,加快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道炎症,改善肠道内菌群结构等作用,从而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在生猪养殖中常用微生态机制主要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双歧杆菌等。众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猪养殖的各个阶段,在提高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减少猪群腹泻病的发生上有一定的效果。

2.1.4 抗菌肽制剂抗菌肽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多肽,其具有分子量低、热稳定、水溶性好和广谱抗菌等特点,其稳定性好,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的特性,在猪体内不易被蛋白酶水解。试验研究表明,抗菌肽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可改善猪体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提高抗体效价,减少发病率,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2.1.5 寡糖制剂寡糖又称低聚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原,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在生猪养殖中常用的功能性寡糖有低聚木糖、壳聚糖、甘露寡糖等类型。试验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寡糖,可以有效改善猪体消化道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仔猪和哺乳仔猪的消化道发育,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2.1.6 中草药添加剂中草药已在我国有千年的传承历史,在中兽医临床中被广泛使用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取材广泛、性质稳定、成分完整、毒副作用小等优势,根据生猪生理不同的养殖阶段,根据药物的药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饲料添加,可对生猪起到“治未病”的保健作用。试验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可以杀菌抑菌,同时兼具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抗应激等功能。

2.2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效果观察史林鑫等使用复合酶制剂开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00mg/kg 复合酶制剂,可提高仔猪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以及增强仔猪的血清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了断奶仔猪机体的健康营养水平,对仔猪具有促生长性能。耿正颖等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开展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109~5.0×109CFU/kg 的丁酸梭菌可以明显地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可见丁酸梭菌有助于提高仔猪断奶阶段的健康水平和抗应激能力。朱荣生等在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三丁酸甘油酯以探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仔猪饲粮中添加1000~1500mg/kg 三丁酸甘油酯可替代抗生素药物添加剂;饲粮中添加2000~2500mg/kg 三丁酸甘油酯不仅可替代抗生素药物添加剂,还可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肠组织形态、增强免疫力以及提高养分消化率。药生荣使用由金银花、鱼腥草、黄芪、牛至油、当归五味药的提取物组成中草药提取物复方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展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中草药复方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生长猪日增重增加,降低了饲料用量,节约了饲养成本也提高了生长猪的机体免疫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抗生素替代品的来源大都为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来源丰富、成分稳定、功能全面、毒副作用小、效果明显、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在不同程度上替代了抗生素的使用,众多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也证实了这些抗生素替代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抑菌、增强免疫力、提高生长性能、减少疾病风险等效果,但这些替代品在生猪养殖的使用过程中都也存着着一问题:一是像酶制剂、微生态制剂要在适宜的环境内进行保存,如果保存不当其活性就会失活;二是像抗菌肽类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并没有被广泛适用于生猪养殖,还只是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一些机理机制还尚未研究明确;三是如果只添加单一的一种抗生素替代品只能起到部分效果,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两种或多种种抗生素替代品进行配合使用,增加了一定的养殖成本。这也是科研人员和企业研发部门今后研发攻关的方向。

要想做好生猪的无抗养殖,仅仅把控饲料无抗还是不够的,养殖企业和驻场技术人员需要多角度、多维度地在各个方面下深功夫,只有优选优育、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强疾病防控、优化饲料配方等多方面入手,做好综合防控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降低生猪感染疾病的风险,减少生猪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