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策略

时间:2025-01-08

郭芳/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畜牧兽医站 748201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被称为牛结节性皮炎,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不传染人,不属于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中国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在进口检疫中,该病为最高等级管控动物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为3%~85%;死亡率通常为1%~3%,但偶尔可达75%~85%。如果养殖场整体牛的免疫力比较高,可能有个别的牛发病;如果整体牛的体质比较差,免疫力相对比较低,发病率相对较高。被感染的患牛可出现体温升高,皮肤水肿以及皮肤结节、溃疡等情况,发病后可导致公牛不育,母牛流产和产奶量减少,严重影响牛皮的经济价值,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1 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征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一种双链DNA 病毒,大小约为350nm×300nm,该病毒有囊膜,没有凝血活性,只具有一个血清型。该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抗原同源性较高,3 种病毒间可形成血清学的交叉反应和保护,因此使用山羊痘或者绵羊痘的减毒活疫苗可以对牛结节性皮肤病形成有效保护。该病毒对热较为敏感,在55℃的环境下不超过2h 即可令其失活,在65℃的环境中30min 即可将其杀灭,但是该病毒可以长期存活于低温的环境中,在-80℃温度下可存活10年以上,在4℃组织培养物种可存活6 个月以上,在自然环境下的病料中,可存活18~33d。该病毒对酸碱制剂较为敏感,使用乙醚、氯仿和甲醛、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可以迅速将其杀死。

2 结节性皮肤病介绍

2.1 流行季节该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特性,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容易发生大规模的传播,导致牛群感染发病。

2.2 临床特征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特征是病牛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局部形成坚硬的结节或溃疡。该病临床表现身体表面结节状凸起非常明显,牛只精神状态变差,体温升高,有的牛只体温高达40℃。这些牛高体温一般维持2~3d,多的维持5d 左右,体温就会逐渐降下来,皮肤形成坚硬的结节,如果病症较轻,这些结节在1 周左右会逐步变干,慢慢脱落;如果病症严重,会形成局部皮肤溃疡,肌肉和皮肤变烂,影响比较大。

2.3 生产损失牛只一旦发生结节性皮肤病,严重的会逐步变瘦、产奶量降低、繁殖率降低,个别牛还会出现流产;牛发病以后体质变差,会继发细菌性乳房炎、蹄病等,发病比较严重的牛皮肤损失,形成溃疡洞。

LSD 虽然发病率、死亡率都不是特别高,但是病程长、恢复缓慢,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大约80%发病较轻微的牛只能够自愈。发病严重的牛只精神状态越来越差,采食量越来越低,牛越来越瘦,最终没有饲养价值,只能杀掉或者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

2.4 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牛。感染牛和发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精液等都含有病毒。牛只疑似感染结节性皮肤病时,用手术刀切掉明显凸起组织,进行PCR检测,确认感染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牛只需要直接隔离出来。

2.5 传播途径结节性皮肤病主要是接触传播和通过吸血昆虫(蚊、蝇、蠓、虻、蜱等)叮咬传播;可通过相互舔舐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感染该病。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导致在群内传播。LSD 能感染所有牛,黄牛、奶牛、水牛等易感,无年龄差异。严重发病的牛只体表结节症状较明显,体温升高(40℃~41℃以上)一般维持3~5d。严重者应立即进行处理,而且这些牛无法治疗,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即使留着也没有用,反而会成为非常严重的传染源,轻微发病的牛只体表可能出现结节,但体温可能显示正常。这种牛进行PCR 检测时也显示感染结节性皮肤病,需要做好隔离,一般情况下这些牛可以治愈。如果养殖场已出现发病,发病速度比较快,要做好巡栏,每天2 次(上下午各1 次)。极早把病牛挑出来处理,发病轻的隔离,发病重的极早处理掉。其次该病还可以通过唾液、血液、精液以及其他排泄物将病毒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其他健康牛只接触后引发感染。通过乳汁哺乳母牛可将疾病传给犊牛,通过交配公牛可将疾病传给母牛。

3 诊断

3.1 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牛可见,其消化道以及呼吸道内有大量的弥漫性结节,淋巴结有出血肿大的情况。心脏、肺、肾等器官均有不同的出血肿大,其中肾脏变硬,胃黏膜出血。公牛的睾丸和膀胱处有明显病变,结节明显。

3.2 实验室诊断根据临床特点不易对该病做出诊断,可以通过实验室检验确诊,主要可用病原鉴定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诊断。可采取病牛结节处样本进行PCR 检测,若检测到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则可确诊本病。

4 结节性皮肤病防控

4.1 控制传染源国内牛只调运比较频繁,必须禁止从有病地区调入牛只及牛产品。必须要引入牛只时,要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检疫,通过血清学检测即可。在确定已经建立完全免疫保护(有效疫苗接种后28d)后,可以允许免疫动物在限制区内移动。如果养殖场已经发病,挑出病牛立即进行隔离,1d 至少对病牛巡栏2 次。针对有疑似症状但体温正常的牛只,隔离观察,有必要时进行送检。做好控制车辆和牛的转运、调运和车辆消毒工作。

4.2 切断传播途径牛只应定期驱虫,特别是3、4 月份蚊蝇虫卵开始存活,务必做好消毒和灭蚊蝇工作,尽量降低媒介传播疾病的风险;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隔离、消毒、人员、车辆的管控,特别是疫区来的车辆和人员,做好定期消毒管理,养殖场形成常规的牛舍消毒。

4.3 保护易感动物提前对风险区域的全部牛群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是最好的保护。因为大家无法预计这个病流行到什么时候,而现在又是传播的高发期,所以务必做好免疫。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中提到:5 倍剂量的山羊痘活疫苗目前在国内是最有效的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疫苗。山羊痘活疫苗疫苗是弱毒苗,有效时间能达到1 年,但从养殖场实际的免疫过程来看,特别是一些大养殖场,免疫时有些牛没有免疫到位,因为这些牛进行皮内注射,有些针头比较长容易扎到皮下,达不到比较好的保护。结节性皮肤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蚊蝇传播,所以在3~4 月阶段最好进行1 次全群免疫,保证夏天期间对牛只起到有效的保护。同时建议秋季再免疫1 次,有些牛往往在上次免疫时没有达到有效的免疫,应及时补免方式。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病毒性疾病,病毒在天气较冷时容易繁殖,冬天只要牛与牛之间接触或者牛群之间调运、转群等等都会造成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所以冬天也要做好防疫。另外,一个养殖场的牛群是随时变化的,所以全群1 年免疫1 次往往对新生犊牛满3 月龄或4 月龄的牛起不到保护作用,应定期对新生犊牛进行免疫,1 个月或1 季度对新增加的牛群进行1 次免疫。

4.4 免疫方法养殖场实际操作过程中,免疫采用专用注射器,疫苗是冻干粉,需要通过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再进行免疫。按山羊痘的头份是50 头份,用于牛身上是10 头份,这样就要用注射器进行稀释,如果稀释量过大,1 头份能稀释0.5 或1mL,注射到皮内起的包会非常大;如果本身是5 倍计量的山羊痘,用0.1mL 稀释液稀释就很难溶解,建议用0.2 或0.3mL 稀释1 头份结节性皮肤病疫苗。1 头份按0.3mL 的量进行稀释,稀释后使用皮内注射专用的针头,也可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进行免疫。另外,也可以使用连续注射器,但是务必要做好针头的消毒。

4.5 治疗如果养殖场出现患病牛只应立即将病牛隔离治疗,对其活动过的环境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对其排泄物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于患病牛只的治疗可使用氨苄青霉素进行注射治疗,并在其患部皮肤处涂抹碘伏等进行对症治疗。若病牛眼部出现病症可以使用环丙沙星滴眼冲洗。治疗时间在1 周左右,患牛即可恢复,但部分患牛会在皮肤上留有瘢痕。

5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养殖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工作,加强饲养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降低该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