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9
陈振作/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那隆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535414
奶牛养殖业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供应我国奶制品的主要来源,同时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奶牛染上疫病,从而会对奶牛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奶牛养殖业每年因传染疫病导致奶牛死亡的概率达3%以上。一旦奶牛因疫病大规模死亡,不仅会给奶牛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若发生疫病的奶制品流入市场,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就需要疫病防控部门全面加强奶牛疫病防控。
1.1 饲料管理不当不少奶牛养殖户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较低,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不能为奶牛提供合理的饲料配比,导致奶牛无法从饲料中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其体质和抗病能力下降,进而易受到病原菌侵袭和外界环境刺激而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另外,养殖户对奶牛饲养时间不固定,饮水温度不固定或给奶牛喂食劣质、变质的饲料,饮冷水或冰渣水等,也易引发奶牛染病。若奶牛染上传染性疾病后未得到及时控制,就会在短时间内流行形成疫病。
1.2 养殖场管理不规范不少奶牛养殖场管理不规范,如养殖户不经严格检测随意外购奶牛,购入存在传染性疾病的奶牛,对奶牛场未进行封闭式管理,对进入奶牛场的外来人员、饲养工具及运输车辆等未采取任何消毒措施等,均易将各种致病菌带入养殖场而导致奶牛染病和暴发疫病。另外,还有不少养殖户在奶牛养殖过程中,为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常会出现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这种行为会降低奶牛抗病能力和破坏牛机体防御屏障及体内相关物质代谢,从而易导致其发生相关疾病,甚至引发相关疫病流行。
1.3 养殖户检疫和免疫意识薄弱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少奶牛养殖场均出现了跨地区引进奶牛现象。然后,在引种交流过程中,为节省养殖成本,不少养殖户抱有侥幸心理,拒绝配合防控部门的检疫工作,从而难以保证新引进奶牛的健康,若新引进奶牛存在传染性疾病,就易导致养殖场发生全场疫病暴发的情况。另外,不少养殖户的免疫意识也较为薄弱,在奶牛养殖过程中,未配合防控部门做好奶牛免疫工作,也易增加奶牛疫病发生概率。
2.1 引导养殖户加强奶牛饲料管理奶牛饲料是为奶牛机体提供营养支持的主要来源,而奶牛机体营养状况与奶牛疾病和疫病发生具有密切的关联,若奶牛机体营养不足,会导致其体质较弱、免疫力不足,从而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染病,因此,就需要防控部门工作人员引导养殖户加强奶牛饲料管理,根据奶牛不同的阶段营养需求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如对于泌乳早期和中期的奶牛,为保证其摄取的营养充足,需要适当增加饲料数量。夏季,因气温过高,不少奶牛会出现食量下降现象,为维持其身体营养平衡,可在其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饲料配比过程中,除了要准确计算各饲料间的比例,还需根据奶牛的生长情况合理调整饲料配比。另外,还需指导养殖户做好饲料存储管理,如定期检查饲料存放场所的温湿度变化,合理调控存放场所内部温度,避免饲料出现发霉或腐烂等现象,从而避免给奶牛喂饲发霉或变质的饲料而增加其染病的概率。
2.2 引导养殖户加强园区消毒管理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主要采用园区集中喂养模式,这种喂养模式极易导致奶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生疫病传染,为防控奶牛疫病的发生,防控部门工作人员需引导养殖户加强奶牛养殖管理,如在奶牛园区各个奶站进出口设立消毒池,外来人员进入奶牛园区前均需进行消毒处理,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封闭式的养殖模式,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病原微生物侵袭奶牛场而引发奶牛染病。其次,还需引导养殖户定期做好奶牛身体健康检查,发现奶牛出现疾病尽早对其进行治疗,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的奶牛,需立即对患病奶牛进行隔离治疗,以免引发整个牛群染病。
2.3 引导养殖户加强牛舍卫生管理洁净的牛舍环境不仅能为奶牛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能避免牛舍内滋生大量的细菌、病毒等,从而能有效降低奶牛疫病发生率。因此,防控部门工作人员需引导养殖户加强牛舍卫生管理,如每日做好牛舍清理工作,将牛舍中的粪便清理干净,并采用堆积在粪便堆积点发酵的方式来对其处理。其次,还需定期做好牛舍及牛舍内的基础设施消毒工作,对经常出入牛舍的人员及运输工具等做好消毒处理,以免牛舍滋生细菌或外部病菌随人员、器械流动进入到牛舍内而增加奶牛染病风险。最后,还需指导养殖户根据所在地季节气候的变化情况合理调节牛舍的温湿度,如夏季做好牛舍的降温、通风工作,冬季做好牛舍保暖工作,可有效降低奶牛的患病率。
2.4 强化奶牛的检疫监管防控部门工作人员需加强奶牛检疫法制宣传,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以增强奶牛养殖户和经营者对奶牛检疫的重视程度,可采用张贴宣传标语、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奶牛检疫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法制知识,以提高奶牛养殖户和经营者的检疫意识。另外,防控部门还需强化奶牛的检疫监管,严格奶牛在引进、饲养、隔离、消毒、出售、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法律监管,以促进奶牛养殖户和经营者能依法配合开展奶牛检疫工作。
2.5 加强奶牛免疫预防管理口蹄疫病、炭疽病、布鲁氏杆菌病是奶牛常见疫病,为防控这些疫病的发生,就需要防控部门工作人员加强奶牛免疫预防管理,如指导养殖户在春秋两季注射口蹄疫病疫苗,注射日后25d 左右进行二次强化注射,可有效提升奶牛免疫作用。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防疫人员需严格遵循《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要求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杜绝一个针头注射2 头以上奶牛,避免奶牛在免疫防控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现象。若养殖场或养殖户个人不配合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加大对拒接种户的惩处力度,以确保奶牛常年免疫率达到100%。
2.6 加强信息化的奶牛疫病监测管理体系建设为良好防控奶牛疫病的发生,防控部门还需加强信息化的奶牛疫病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如建立奶牛疫病管理和监测网络平台,利用该网络平台不仅能促进防控人员对养殖户进行科学化的奶牛饲养方法、免疫程序指导,还能促进其全面监测奶牛疫病的发生情况,从而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奶牛疫病进行处理,进而能避免奶牛疫病大范围暴发流行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奶牛疫病带来的危害。
2.7 狠抓奶牛疫病扑灭管理工作奶牛出现传染病时,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就会造成疫病大范围暴发和流行,因此,就需要防控部门狠抓奶牛疫病扑灭管理工作,首先,要引导养殖户发现奶牛出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及时上报乡、村级防疫部门,乡、村级防疫部门接到养殖户的报告后,需立即启用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携带相应药品、诊疗器械到养殖现场进行严格查验,诊断疫病及其定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将防疫区域、疫点划分出来,对于防疫区域和疫点中患有传染疾病的奶牛及同群奶牛需采取扑杀、深埋等方式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未遭受疫病的区域同样需开展消毒灭源工作,以全面消除传染源,才能有效防控奶牛疫病的发生和将奶牛疫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对于患有普通疾病的奶牛,需引导养殖户及时将病牛情况报告给防控技术人员或当地兽医技术人员,以及时为奶牛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将奶牛疾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奶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业饲养规模日益扩大,也有效带动了我国畜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而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也对奶牛疫病防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发生奶牛疫病,不仅会给病牛自身健康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影响整个奶牛养殖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就需要疫病防控部门全面分析奶牛疫病发生原因,如饲料管理不当、养殖场管理不规范、养殖户检疫和免疫意识薄弱。然后,根据相关原因探究出相应的防控管理措施,如引导养殖户加强奶牛饲料管理、引导养殖户加强园区消毒管理、引导养殖户加强牛舍卫生管理、强化奶牛的检疫监管、加强奶牛免疫预防管理、加强信息化的奶牛疫病监测管理体系建设、狠抓奶牛疫病扑灭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奶牛疫病的发生,一方面能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取得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对保障我国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