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牛魏氏梭菌病发生原因探析与防治措施

时间:2025-01-09

白小英 王雪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29300

杨凤梅/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畜牧工作站 029300

由于养牛业规模不断扩大,由原始散养模式向集约舍饲模式转变,饲养过程中也随之出现很多问题,如饲养密度过大、环境卫生差、日粮饲喂不合理、饲喂方式不科学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魏氏梭菌病就是其中较高发的一种疾病。魏氏梭菌病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正常情况下,土壤、污水、饲料、粪便及肠道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病原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引起发病一是外源性感染,通过消化系统或接触感染。二是牛体免疫力下降或胃肠环境特别是胃肠酸度发生明显改变时引起自体感染。体内病原菌大量繁殖后,释放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牛发病急剧死亡。此类病多感染青壮年牛,常呈急性经过,来不及用药治疗即死亡。少数有临床经过的慢性病牛,可用10%~25%葡萄糖、维生素C、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液等静脉注射,樟脑磺酸钠、硫酸镁等肌肉注射,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对病牛护理。对其他同群健康牛可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实施预防性治疗。也可将土霉素粉、氟苯尼考粉等加入水中饮服或饲料里喂服,起到预防作用。另外,要及时找出发病原因,采取消毒、隔离病牛、紧急免疫注射、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性措施,进一步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牛魏氏梭菌病发病原因分析

1.1 外源性感染因素由于圈舍环境卫生不好,粪便、污水、垫草等长期得不到清理,大量病原菌污染饲草、饲料、饮水等造成感染;初春秋末,放牧场地低洼潮湿,土壤中存在病原菌,家畜采食污染牧草、水源而引起感染。

1.2 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内源性感染因素突然变换饲料或长期饲喂劣质饲草料及精饲料比例过大等,如突然或大量饲喂青嫩多汁、蛋白质含量丰富、酸性较大的青贮和黄干贮等饲料,牛胃肠道pH 值发生急剧变化,酸度增高,引起肠道正常消化机能紊乱或破坏,肠道内固有病原菌加速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经肠壁吸收到血液而引起发病。另外,饲喂保存不当的霉变青贮、黄干贮、秸秆干草等饲草料也会引起发病。

1.3 气候环境因素牛魏氏梭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秋末等季节多发。此季节温度高低变化幅度大,致使牛体自身免疫力随之下降;圈舍、环境、草场等湿度大,特别是秋雨大的年份,病原菌活跃,繁殖生长加快,更易引起发病。

1.4 药物不合理使用因素在饲养过程中,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时,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对牛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牛肠道内菌群失调,造成正常消化机能紊乱而感染发病。

2 临床诊断

2.1 流行特点产气荚膜梭菌根据产生外毒素的种类差别,本菌可分成A、B、C、D、E 五个血清型。本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尤以心脏出血明显,胆囊充盈体积变大、小肠部出血等为特征。此病原菌能使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牛发病,四季均可发生,临床以初春、秋末时节多发。繁殖母牛以4~6 月份发病较多,犊牛以4~5 月份、10~11 月份发病较多,病程长短不一,短则数分钟至数小时,长则3~4d 或更长;病死率可达93%~100%,发病牛多为青壮年体格强壮、膘情较好者。

2.2 临床症状病程短,一般看不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死亡快。发病牛精神不振,口流清涎,腹痛,急剧腹痛;体温增高或正常,少部分牛病初粪便呈水样,之后排带血、胶冻样或黑褐色水样粪便,粪便有时呈喷射状,有特殊的腥臭味,频频努责,呈里急后重;呼吸促迫,结膜发绀,全身肌肉震颤;行走不稳,时有惊恐表现,随后狂叫倒地,四肢滑动,继而死亡。有的当天晚上饮食均正常,第二天早上发现已经死亡,有的放牧归来途中突然死亡。死后腹部迅速膨大,从口腔流出大量泡沫样液体,舌伸出口外,肛门外翻。

2.3 病理剖检变化以全身实质性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胃粘膜脱落,瓣胃最明显,肠管大面积出血,空肠最明显,场管内充满大量气体,外表呈红褐色,肠黏膜脱落呈弥漫性出血。胆囊充盈,体积变大。病程长的可见小肠结肠出现溃疡,有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或有出血,心脏质地变软,心耳及心外膜有大量出血点或出血斑,心脏横径变大。肝肿大。肺水肿,呈鲜红色。肾瘀血,肿胀。脾肿胀,有出血斑,呈紫黑色。淋巴结肿大,呈大理石样。

2.4 实验室诊断方法

2.4.1 样品采集采集病死牛实质器官(心、肝、脾、肺、肾)等分别接种到血琼脂平皿和厌氧肉肝汤中进行细菌学分离。采集发病动物的肠管,尤其是小肠的回肠部位,两端分别用绳扎紧,送实验室进行毒素检测。

2.4.2 通用检测技术

2.4.2.1 涂片和镜检 采集病死牛实质器官心、肝、脾、肺、肾、空肠肠壁,无菌操作抹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镜检,当发现大量革兰阳性、两端钝园、边缘整齐有荚膜的大杆菌,单个或成双排列,偶见有芽孢时可初步疑为产气荚膜梭菌病。

2.4.2.2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1)活菌计数培养(根据GB/T4789.13—2003 进行)无菌操作称取食品检样25g(25mL)放入均质器中,加0.1%蛋白胨水225mL,低速搅动1~2min,使之均质化,作为1:10稀释液。将上述1:10 稀释液按1mL 加0.1%蛋白胨水9mL,作10-2~10-6系列稀释液。吸取各稀释液1mL,分别放入两个灭菌平皿内,每个平皿内浇注约50℃的SPS 琼脂15~20mL,仔细转动平皿,使稀释液和琼脂充分混合均匀。上述琼脂平板凝固后,倒置于厌氧培养装置内,于(36±1)℃培养24h。选取长有30~300 个菌落的平板,计数菌落数。

(2)鉴定试验由平板上任取10 个黑色菌落,分别接种FT 培养基,于(36±1)℃培养18~24h,用上述培养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产气荚膜杆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其耐热菌株可能形成卵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其宽度一般不大于菌体。用接种环穿刺接种动力—硝酸盐培养基,于(36±1)℃培养24h,观察接种线的生长情况,判断有无动力,然后滴加甲萘胺液和对对氨基苯磺酸液各0.5mL,观察硝酸盐是否被还原。产气荚膜梭菌无动力,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取生长旺盛FT 培养液1mL 接种于含铁牛乳培养基,在46℃水浴中培养24h后观察有无“暴烈发酵”现象,5h 内不发酵者为阴性。产气荚膜梭菌发酵乳糖,凝固酪蛋白并大量产气,呈现“暴烈发酵”现象,但培养基不变黑。用接种环取FT 培养液点种于卵黄琼脂平板(每张平板可至少接种10 点),于(36±1)℃厌氧培养24h,观察接种点变化。产气荚膜杆菌产生卵磷脂酶,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接种点的底部及周围形成乳白色浑浊带。

(3)菌数计算根据菌落的计数和确证试验的结果,计算每克(毫升)食品检样的含菌数。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养殖户要严格消毒制度。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消毒手段,定期开展消毒工作。通过消毒可抑制或杀灭产气荚膜梭菌,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有效控制牛魏氏梭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此外,通过消毒也可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等,有效防控其他各种疫病。消毒药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种类选择和浓度剂量的配比,根据消毒对象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消毒药使用宜遵从高效、低毒、廉价、操作方便的原则。同时养殖户要定期更换消毒药种类,以免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消毒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影响,粪污垫草等有机物的存在、刮风、下雨、冰冻等均会影响消毒效果。消毒一定要彻底,不能留死角,包括圈舍、运动场地、饲槽、水槽、周围环境、运输车辆、工作服及其他相关用具和物品。消毒药宜现配现用,配完后不宜放置过久,影响消毒效果。开展消毒工作时要注意人畜安全。对新购进的牛要单独隔离饲养2~3 周,观察是否有异常,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以免疫病侵入传染给其他健康牛。要经常清理圈舍内垫草粪便及周围杂物,夏季做好驱杀环境中有害昆虫,减少疫病传播。

3.2 科学饲养管理在养殖生产中,特别是舍饲方式饲养,要科学合理饲喂全价饲料,特别要添加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等饲料。精粗饲料配比要适宜,严禁精饲料超量。在更换饲料或饲喂精饲料、青贮饲料、黄干贮等饲料初期,要控制饲喂量,不要喂的太多,一般要求有2~3 周时间的过度阶段,才能饲喂到正常量。饲喂青贮、黄干贮饲料期间,特别初期阶段,要给牛添加小苏打或熟石灰水,调整胃肠内酸度。不同日龄、不同生产阶段的牛要分群饲养,随时调整添加或减少精饲料数量,避免采食不均。可用pH 试纸监测尿样,正常草食性牛pH 值尿液为8.0~8.2 呈弱碱性,若发现尿样pH值低于8.0,应立即分析饲料结构等问题,立即加以调整,用小苏打、熟石灰等。要确保饲料优质。寒冷季节,不要饲喂冰冻草料,不要长时间饲喂粗纤维、木质素含量高的劣质饲草,如花生蔓、黄豆秸等。特别是因储存不当的霉变青贮、黄干贮、秸秆干草等饲料更要慎重。初秋饲喂全株青玉米等青绿饲草时要注意,饲喂初期不要喂太多太饱,饲喂量应慢慢由少到多,最后达到正常量。早春、秋末季节多变,加强防范牛群应激反应,要加强圈舍保暖、通风、卫生等工作,保证圈舍内空气清新温暖舒适。放牧要选择干燥地段,不要到低洼潮湿地段放牧,不要饮泡子水。在饲养过程中,治疗和预防使用抗生素时,不宜长时间过量使用,防止瘤胃正常微生物群紊乱,必要时,适当添加些微生态制剂。

3.3 提高易感动物免疫力对曾经发生过牛魏氏梭菌病的村屯或场户,要选择适宜的疫苗每年定期开展免疫注射。使用的主要是甲醛灭活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兔出血症—魏氏梭菌病—巴氏杆菌三联苗,兔出血症—巴氏杆菌—A 型魏氏梭菌三联苗,A 型产气荚膜梭菌疫苗,三种疫苗均有很好的保护率。对发生魏氏梭菌病的场户,要及时采取隔离病牛、消毒及对症治疗等措施。对病害尸体实施严格无害化处理。同群假定健康牛要采取紧急免疫或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查找发病原因,通过排除病因和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提高牛群自身免疫力,减少发病与死亡。

3.4 药物防治近几年牛梭菌病频繁散发流行,应该高度重视。需要做好病原血清型分析,做好防疫接种和药物治疗工作。

通过实践表明,症状较轻的病牛,应用10%~25%葡萄糖、维生素C、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液等静脉缓慢注射,硫酸镁、樟脑磺酸钠等肌肉注射,进行对症治疗有一定疗效。对同群假定健康牛采取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等药物肌肉注射,起到预防效果,在饮水中放入苏打或熟石灰,可有效控制该病的继续发生与流行。

4 结语

近些年在养牛生产中,魏氏梭菌病是多发的一种疫病,因为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来不及治疗,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认识了解牛魏氏梭菌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掌握熟悉牛魏氏梭菌病发生原因、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能够为养牛业提供相关的帮助与参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