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疗与预防

时间:2025-01-09

贾俊兰 朱泽慧 白雪飞/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土贵乌拉镇动物卫生监督所 012200

羊小反刍兽疫病是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诊断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眼口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易感动物为山羊和绵羊。该病最早在1942 年首次暴发于科特迪瓦,非洲地区和中东国家对该病都曾有过报道,中国在2007 年7 月在西藏地区首次发现羊小反刍兽疫的疫情。

1 病原

小反刍兽疫病毒为副粘膜病毒科、麻疹病毒属。该病毒只有1 个血清型,但根据病毒基因分为4 个系。该病毒呈多型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直径为130~390nm,病毒颗粒较牛瘟病毒大,有囊膜。本病毒对外界环境中的热、紫外线、强酸强碱等因素非常敏感,故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的情况常见于绵羊、山羊、羚羊等草食动物,但山羊发病较为严重。本病常为亚临床经过发病,患病羊和隐性感染者为本病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唾液、飞沫、尿液、粪便等可对养殖区域内的水源、料槽、垫料、器具等造成污染,易感动物接触后感染,但上述污染物种病毒不会长时间保持传染性,因此病毒的传播距离与羊群的贸易有关。本病可全年发生,但在多雨季节或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本病病死率最高可为100%,中度暴发时可呈50%,在老疫区呈散发趋势,在该病流行后,常有一个5~6 年的缓和期。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该类型常见于山羊,潜伏期2d。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拒食,流浆液性鼻液。常见齿龈出血,口腔内粘膜出现溃疡。发病初期病羊便秘,后期会发生腹泻,体力衰弱,病程1 周左右。

3.2 急性型该类型的潜伏期为3~4d,病初体温高热至41℃,稽留3~5d,厌食,鼻镜干燥,眼、鼻分泌物由浆液性转为粘液性,堵塞鼻孔。口腔黏膜出血,继而颊粘膜出现广泛性损伤,患病羊大量流涎,口腔粘膜出现坏死性病灶,严重病例可见坏死性病灶波及齿龈、上腭等处。后期常出现血便,病羊严重脱水,渐近性消瘦,并常出现咳嗽、胸部啰音及腹式呼吸等呼吸道症状。低日龄羊感染后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母羊感染后可出现阴道炎,阴道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有的孕羊感染后发生流产。

4 病理变化

病死羊出现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症状,患病严重的羊可见硬腭、咽喉部也发生炎症。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可见皱胃常出现糜烂性病灶,瘤胃、网胃、瓣胃则少见。肠道有糜烂性或出血性变化,结肠和直肠结合交汇处能发现特征性的线状出血点或出血斑。病死羊淋巴结红肿,脾呈坏死性病变,呼吸道粘膜坏死和增厚,肺细支气管周围出现细胞浸润。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其出现空泡化、凝固,细胞核浓缩、崩解等变化。

5 诊断

确诊需借助实验室检查法方可进行确诊,通常的确诊方法有电镜检查、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6 防控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在养殖生产中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养殖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按照羊群的生理特性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保证适宜的通风、光照、温度和湿度。发病初期可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和支持疗法降低病死率,预防继发性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上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早、快、严、小”的方针,如果有确诊动物,要立即采取严格的封锁、扑杀、隔离、检疫等应急措施。对病死动物的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使用有效、针对性强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彻底清洁污染区域。当有跨地区引进羊只时,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检疫工作,确保无病后,观察1个月以上后,方可进行混群饲养。

6.2 加强饲喂饲养羊群的饲料要按照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干饲料、青绿多汁饲料要合理进行交替饲喂;能量饲料、矿物质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等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微生态制剂(酶制剂、酸制剂等)和中草药提取物等,以改善羊群的肠道菌群,增强羊群免疫力,减少其患病的风险。

6.3 做好基础免疫和驱虫工作对羊群按照生理生长阶段,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选择来源可靠的疫苗对羊群进行科学免疫方法。对于接种后的羊群要定期进行抗体效价的监测,对于免疫失败或效价抗体不高的羊只要及时进行二次免疫,保证免疫强度。对羊群做好春、秋两季的预防性驱虫工作,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