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发热黄疸型牛病鉴别与治疗

时间:2025-01-10

李甜甜/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畜牧兽医站 744699

发热黄疸型牛病是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病痛折磨,同时影响牛的健康生长。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加强该病的防治工作,而引发该病的种类有多种,如果诊断不及时或不科学,很容易耽误疾病的治疗,增加治疗的费用。为此,科学准确的诊断工作对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很关键。

1 临床症状

患病牛采食量下降,甚至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贫血,病牛皮肤苍白,呼吸加速,粪便颜色深并有血丝。病牛的面部、眼部和全多数身部位发红,尿液有黄色,病情严重之后尿液呈灰白色,并且有全身瘙痒的症状。通过血液检查之后,胆红素指标上升,逐渐消瘦,淋巴结水肿等。对病死牛解剖之后可以发现,肺脏部位肿胀明显,伴有血斑分布,心肌颜色变淡,心包积液浓稠,膀胱里有积尿。

2 发病原因

黄疸是常见的病症之一,引发黄疸的病因有多种,身体中的胆红素代谢能力出现问题,造成血清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牛只的许多部位被感染。胆红素过多之后直接引发黄疸,包括多种原因,如牛机体内存在肝细胞功能下降,或者功能肝细胞量减少,因为肝酶功能降低和肝功能衰弱,肝细胞减少直接影响胆红素的吸收,导致胆红素的浓度升高而出现黄疸,容易使牛发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皮肤、眼睛和巩膜部位,表现为黄疸症状。调查研究显示,该病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因为夏季温度升高,容易滋生大量的病原菌,同时病原菌的传播速度加快,加速了病情的传播和蔓延。此外,有的临床调查也显示,巴贝斯虫和泰勒虫感染也会引起发热黄疸性疾病,为此,养殖户要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3 临床诊断

为提高诊断效果,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水洗沉淀法对发热黄疸性瘤病的诊断意义重大。采集患病牛只的粪便作为样本,采取饱和盐水对粪便进行反复的冲洗沉淀,之后将沉淀物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上观察,通过观察分析沉淀物的构成,也能发现粪便中是否还有虫和虫卵。此外,可采取抽血检验的方法,检验牛胆红素指标是否升高,其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标准之一,并且观察患病牛只的眼部是否有黄染现象,是否伴有发热和瘙痒症状,可确诊为黄疸。确诊之后可采取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包括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等。

4 临床类型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类型有多种,主要有巴贝斯虫病、支原体病、泰勒虫病和无浆体病等,下面对几种病症作出具体的阐述。

4.1 牛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主要危害两岁以下的幼牛,患病之后,牛只出现明显的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等症状,高热不退。随着病情的发展,并有逐渐消瘦和贫血,并且出现黄疸。该病对幼牛的生长危害较大,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病情康复之后牛只仍然恢复缓慢。可见该病害对牛场的危害较大,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幼牛养殖中传染较多,但是病情较轻,治疗难度不大。成年牛染病之后,死亡率较高。

4.2 牛支原体病牛支原体病也是常见的发热黄疸型牛病之一,染病之后,病牛双眼流泪,食欲下降和反刍减弱。随着病情的加剧,患病牛会出现黄疸症状,并且体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急性发病的患病牛只的病程时间为5~25d,慢性发病的病程时间为90~150d。

4.3 牛无浆体病该疾病的潜伏周期较长,多数为20~50d,呈现急性发病的特点,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黄疸、贫血和便秘。在环境潮湿光照的条件下容易感染支原体,或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的清理粪便,很容易造成支原体感染的大面积传播。支原体也会导致病牛的毛细血管破裂,通过血液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4.4 泰勒虫病泰勒虫病是典型的黄疸类型疾病,发病比较急,呈现突然发病的特点,体温突然升高,可达42℃,并且呼吸和心跳加快,患病牛的食欲不振,甚至停止反刍。随着病情的加重,影响母牛的产奶量,粪便逐渐发黑干燥,并且有粘液和血液,伴有眼结膜充血。泰勒虫病主要是由残缘眼蜱虫引发的病症,饲养方式不同会影响该病的发病率,在圈养牛中感染和传播概率较大。

5 预防措施

5.1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牛群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时的发现是否存在隐性感染的情况。因为有些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加之受到牛品种和体质的影响,如果不进行检测很难发现,科学的检测工作也能减少误诊或者延误病情的问题出现。此外,发现疑似病牛之后及时隔离,可有效的预防发热黄疸性疾病的发生。

5.2 加强疫病监测结合各地区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病的规律,制定有效的疫病防控策略。针对疫病高发地区,每年都应该定期接种免疫疫苗,从根源上切断疾病的传播。现阶段,在疫苗接种方面,常见的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结合地区牛病的实际情况选择疫苗。

5.3 加强卫生和饲养管理加强卫生和饲养管理是减少疫病发生概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传染性牛病不仅通过牛只和圈舍传播,同时能通过运输、工作人员的衣物或者设备进行传播。为此,加强日常的卫生管理工作很关键,应该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牛舍,轮换使用消毒药品,也要定期消毒牛只的使用器具和圈舍的周围环境。对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和工作人员彻底消毒,减少病原体的威胁。保证圈舍的干净、卫生和整洁,每天清理粪便,做好日常的驱蚊和灭鼠工作,禁止外来的猫和犬进入养殖场。

5.4 研制新的预防药物兽医和科研机构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分析哪类药物治疗发热黄疸性疾病比较有效,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提高预防的效果。此外,科研机构应加强对疫苗的研制,通过疫苗防疫来加强对疾病的防控。加强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让工作人员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发热,在日常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牛只的身体状态和财势情况,结合学到的知识分析牛只是否会有发热黄疸性疾病。

5.5 保证饲料的干净卫生为牛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合理控制每天的喂养量,或者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提高牛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黄疸类疾病的发生概率。

6 治疗对策

患病后牛只的体温波动比较小,一般不会超过1℃。一旦出现超过正常的体温,并且食欲不振和精神不振,说明牛只已经发病。为此,要及时的治疗。不同类型的发热黄疸型牛病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性,针对无浆体病,选择金霉素和土霉素注射治疗;针对巴贝斯虫病,选择咪唑苯脲和三氮脒等高敏药物治疗,在治疗前需要做药敏试验,采取肌肉或者是皮下注射的方式,效果显著;针对泰勒虫病,使用贝尼尔溶液肌肉注射,或者使用马拉赛昂溶液全身喷洒,做好辅助的键胃和补液措施;针对支原体感染,选择土霉素和四环素,治疗效果显著,结合病情的轻重选择适当的剂量,则安之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用药之后,发热黄疸型牛病的病症会有所好转,经过3~5d 之后可能缓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