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0
王 磊
(枞阳县农业农村局,安徽铜陵 246700)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主要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若是生猪受到该病毒感染的话,会面临着极高的死亡几率。虽然研究人员对非洲猪瘟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当前还没有发现有效应对该病毒的疫苗。非洲猪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会对人类产生直接危害,然而会对养猪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详细了解掌握该疫情的相关知识,从而针对疫情产生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我国养猪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这些年经过市场的发展,我国养猪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区域划分,逐渐地形成了南猪北养、西猪东调的养猪模式,生猪调运量大,这种模式非常容易造成非洲猪瘟的传播,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使养猪业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跨区域的调运已被禁止,由于生猪屠宰分布不均衡,大多数的养猪场无法对生猪进行销售与运输,对养殖场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同时生猪的积压对养殖空间产生了影响,极大地增加了养殖场的压力。
中国生猪养殖量大,养殖户非常分散。到目前为止发生的100多起非洲猪瘟疫情,大部分出现在中小养殖场,特别是对于家庭养猪户来说,他们对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毫无抵抗力。家庭散户养殖、大型公司收购,是我国比较常见的生猪养殖模式,这种养猪模式的安全隐患特别大,如果监管不到位,极易造成病毒传播。此次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也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需要对养殖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采取企业集中养殖,减少散户收购的模式,但这同时也给家庭养猪户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非洲猪瘟传播速度快,短期内就在我国很多地方发生,因此必须建立覆盖全国的动物疫情监测预防系统,并不断完善生猪和猪肉可追溯体系。建立现代疫情监测和检测实验室,加强对非洲猪瘟的监测力度,从而准确及时了解我国和国际贸易伙伴的疫病情况,然后尽快将最新疫情报告动物疫病防控控制中心。并且,还要及时建立完善的生猪、猪肉和肉制品的可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寻求适合我国的猪肉溯源管理模式,这样发生疫情的时候能够及时准确探究根源,从而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帮助消费者准确了解掌握疫病相关知识,然后积极主动加入对疫病防控中。第一,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疫病相关知识,从而帮助消费者正确了解各种动物的疫情,这样能够防止由于对疫病情况了解的不全面、不准确等原因,而加速疫病的扩散,同时也不会出现因为虚假亏大的谣言造成消费者恐慌,致使消费市场出现很大的动摇;第二,对于受疫情影响,遭受巨大损失的养殖场(户),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补偿,依据仔猪、肥猪、母猪等不同种类和年龄段的价值展开赔偿。除此之外,尽早建立健全完善的生猪价格波动预警机制,并加大其应用力度,使其充分发挥其价值,降低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防止由于猪肉价格太低而对养殖场(户)造成巨大损失,随后导致其不关心防控疫病而产生的风险。
改进散户养殖模式,提倡规模化、规范化饲养,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规范配置设施设备、限制人员流动,提高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疫病感染的风险。此外,注重延伸和拓展整个生猪产业链,鼓励发展紧密型“公司+养殖户”模式,支持有实力的屠宰加工企业跨区域发展连锁经营,建设现代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构建新型生猪及猪肉主产区与主销区关系,形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能够在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各环节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其一,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抵御疫病风险的意识。终年工作在第一线的养殖户,若是自身具备相应的防控疫病的知识和技能,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发觉突发的疫情,从而相关部门在以后制定应急方案和实施防控措施节省时间,赢得主动权,进而控制住疫情;第二,加强防疫人员队伍建设。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防疫人员,并且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但当前我国防疫人员数量不足,加之其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满足防疫工作的需要,最终影响我国畜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壮大防疫人员队伍,加大优秀防疫人员的引进力度,同时对其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病毒的快速扩散,对我国生猪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防止该病毒在我国进一步的传播,降低其对生猪产业和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因此必须对该疾病进行详细的研究。在以后的发展中,养殖人员和疾病控制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非洲猪瘟,并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尽早研制出疫苗,从而将该疾病对我国养猪产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而促进我国生猪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