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0
祁维寿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青海互助 810500)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地处青海东部地区,海拔1700~4400m,人口集中,气候较省内其它的地区相对温和,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为了发展高原养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黄牛为主的养牛生产格局。高原环境下的长期进化和选择,使青海黄牛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的突出优点,但也存在生长发育缓慢,附肉力差,个体小等严重缺点,远远不能适应青海省社会经济和肉牛商品化生产发展的需求。为此,青海省科技厅下达了大型良种肉牛细管冻精改良当地牛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推广项目,以改善当地黄牛肉用性状,提高青海省肉牛商品化水平,本项目通过引进蓝白花、利木赞、夏洛来、皮埃蒙特、德国黄牛五种大型肉牛品种细管冻精,依靠人工授精技术,在青海省海东地区4各县开展了杂交改良试验,测定了杂一代牛生长发育情况,筛选最佳品种杂交组合。
本试验在青海省海东地区的互助县进行,选择养牛基础较好,生态环境大致相同的12的乡镇作为试验示范点,进行杂交改良,后代生长发育测定。
父本为蓝白花、利木赞、夏洛来、皮埃蒙特、德国黄牛细管冻精,母本为青海黄牛。
杂交组合为:蓝♂×黄♀、利♂×黄♀、夏♂×黄♀、皮♂×黄♀、德♂×黄♀,对照组为青海黄牛。
所测试的杂交牛与青海黄牛均是从农户中随机选择,并对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及体尺进行跟踪测试。
被测试牛为农户饲养,出生后随母放牧,断奶后以放牧+舍饲的方式进行育肥,饲草主要有小麦秸秆,燕麦,夏季以放牧为主,日补小麦、蚕豆、麻渣、麸皮等杂粮,每天每头饲喂0.5~1.5kg,日喂2次,饮水不限。
根据杂交改良情况统一印制测定表格,记录各种杂交组合母牛的授配数、受胎率、产犊数以及杂交后代牛的初生、3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尻长、腰角宽、髋宽等指标,初生重及初生体尺测定是根据预产期在现场测定,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体重及体尺在农户家中用称、地磅、卷尺、测杖测定,测定数据详细记载并存档备查。数据均用生物统计方法处理。
蓝杂、夏杂、利杂、皮杂、德杂五种肉牛通过对各种杂种后代牛的饲养管理和适应性观测研究,其体重和体尺对青海高寒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对本地黄牛的杂交等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五种杂交后代牛多能较好的适应青海农区的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具有较强的抗病力,杂交改良效果显著。
体重是评定肉牛改良效果的重要经济指标,杂种F1肉牛与本地黄牛体重比较,从5种肉牛杂交后代生长情况看,初生重依次排列为夏杂牛、蓝杂牛、皮杂牛、德杂牛;最终依次排列为蓝杂牛、夏杂牛、皮杂牛、利杂牛、德杂牛。体重结果表明,不同杂种F1代肉牛与青海本地黄牛体重有明显提高,以蓝杂、皮杂、夏杂牛尤为突出。5各杂交组合F1代牛不同月龄体重明显增快,平均比本地黄牛初生重提高88.9%、3月龄提高121.8%、6月龄提高94.58%、9月龄提高117.4%、112月龄提高157.27%、18月龄提高147.61%,这说明月龄增大,增重提高幅度越高。见表1
体尺反映了牛体结构和牛体各部位的发育程度,是衡量不同经济用途牛体结构的重要依据。测定结果表明,杂种F1代牛比本地黄牛纯种群体尺值均有大幅度提高(P<0.01),充分体现了肉用型的形态特征。在不同杂交组合的F1代各体尺比较中,皮×黄F1代比蓝×黄F1、夏×黄F1、利×黄F1和德×黄F1代也有提高,其中12月龄和18月龄髋宽达到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也有一定的差异,但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组合杂交F1牛与本地黄牛体尺测定结果见表二。
表1 不同组合杂交牛与青海黄牛的体重比较表
(1)五种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青海黄牛,肉杂F1牛对本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强。五种肉杂牛均表现出了对互助县高寒气候的良好适应性,疾病少,抗病力强,,耐粗饲,能适应农区放牧条件,在放牧补饲精料的条件下肉杂牛生长发迅速,饲养周期短,育肥效果较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据调查,18月龄的肉杂牛出售时比本地牛高1000元左右,育肥一头肉杂牛多增收500~800元,其中蓝白花牛深受青睐,断奶杂种牛市场价格比其它肉杂牛要高200~300元。 因此,通过对五种肉杂牛不同阶段适应性观察、生长发育、体重、体尺分析,筛选最佳品种杂交组合,笔者认为在青海高寒地区进行肉牛杂交改良的最佳杂交组合为蓝白花牛,其次为皮埃蒙特牛,再依此为利木赞牛、夏洛来牛、德国黄牛,这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杂交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及产肉性能,推广肉牛杂交改良,系统选育积累了资料。
(2)由于五种肉牛品种均属大型肉牛,杂种牛初生体格大,初生体重高,应选择个体较大的经产母牛进行配种,以免造成难产。
表2 不同组合杂交F1牛与本地黄牛体尺测定结果
(3)杂种牛均在农户家中饲养,饲养管理水平不一致,个体差异较大,测定数据不尽一致,今后进行此项研究工作时应在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4)发展肉牛养殖必须一手抓改良,一手抓科学饲养,二者缺一不可,良种是关键,良草良法是发挥生产潜能的保障,只有满足了肉牛的营养需要,才能发挥其生长发育迅速的优势,因此,应对杂交牛进行早期补饲、定期驱虫、科学管理,尽可能地将杂交优势发挥出来,提高肉牛的经济效益。
(5)本研究结果表明,皮埃蒙特、蓝白花、利木赞、夏洛来、德国黄牛与青海黄牛杂交F1代,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测定值均高于青海黄牛,表现出了良好的杂种优势,在研究的杂交组合中,蓝黄F1的杂种优势效益表现更为明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