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0
艾尔肯·塔尤甫/新疆温宿县阿热勒镇农业(兽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43107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所引起的,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动物。该病毒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因此传播快。感染病毒的牛会出现体温升高,腹泻,妊娠期母牛会出现流产、犊牛畸形等症状。随着我国现代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广大养殖人员必须提高预防警惕性。了解该病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疑似病状,及时进行隔离及治疗,减少大规模感染的可能性降低经济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感染引起的。该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具有耐高温的特点,但持续50℃以上高温可有效杀灭该病毒,潜伏期长,最长可达14d。感染该病毒的牛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感染的牛,血液及体液分泌物中都包含该病毒,而慢性感染时间持续较长,即使康复牛也有一段时间会携带病原,因此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腹泻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主要存在于粪便、尿液、眼鼻分泌物、奶牛的乳汁和血液中,还可污染饲料、饮水及饲养环境。因此。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处理。腹泻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母牛子宫胎盘差传播。除感染牛外,也可感染羊、猪等多种经济动物。该病毒在进入牛体内。可使牛出现病毒血症,导致体免疫力下降。
感染该病毒的牛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新疫区内多为急性病毒性腹泻,已出现过该病毒的疫区,会出现慢性病毒性腹泻。
2.1 急性型急性病毒性腹泻,发病时间短,主要集中于1.5 岁以下的青年牛。患病初期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40℃以上)且反复,精神不佳,呼吸急促困难,眼、鼻分泌物增多,严重脱水,并伴有结膜炎症状。患病后期,肠道破损严重粪便代血,口腔糜烂,蹄、皮肤溃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该病毒性腹泻死亡率较高,一般在2 周内病牛会出现死亡。公牛精液中携带该病毒和污染母牛子宫,可导致母牛出现不孕或受胎率下降等问题。
2.2 慢性型急性型病毒性腹泻发展,后期可转为慢性型病毒性腹泻。病牛表现症状为间歇性腹泻。发病后期主要表现为眼浑浊分泌物增多,身体消瘦,口蹄疫和蹄趾坏死等症状。感染该病毒的妊娠期母牛表现为流产、产死胎、畸形胎等症状,严重影响母牛繁殖。奶牛感染后产奶量明显下降。慢性病毒性腹泻由于病程较长,病牛可因重度脱水,导致数月后死亡。
在诊断的过程中,除对患病牛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判断以外,还需对牛进行解剖观察和血清学诊断。
3.1 初步诊断观察病牛是否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不佳,脱水,口腔、蹄部溃烂,腹泻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3.2 剖检变化肉眼可观察到病牛鼻、牙龈有不规则的烂斑,鼻腔分泌淡黄色胶冻物。解剖后可发现气管内存在大量分泌物,肺出血、水肿。瘤胃黏膜充血糜烂,空肠、回肠等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严重的病牛还伴有脑积水现象。
3.3 实验室诊断取病牛脾脏、眼、肺、鼻分泌物进行病原学、血清学诊断。可采用电镜观察、补体试验、中和试验、RT-PCR 实验、核酸探针杂交试验、琼胶免疫扩散试验等进行实验室诊断。
目前,我国对于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还未有突破性进展,尚未研究出治疗该疾病的特效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降低死亡率,减轻临床症状为主。当牛出现病毒性腹泻时,要立即将病牛进行隔离治疗,以免威胁健康牛群。
对于患病的病牛可采取土霉素配合磺胺咪进行治疗,也可采用中兽医疗法,在病牛的饮食或饮水中添加中药进行治疗,每日2 次,连续治疗7d 观察病情是否好转。对于病情较轻的牛可采用磺胺咪、苏打粉及乳酶生进行混合口服,每日3 次,连续使用5d。对于腹泻严重的牛可静脉注射9%的氯化钠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整个治疗期需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加快疾病康复。
5.1 加强环境管理一是要每天及时清理牛舍,粪便,尿液等排泄物,确保牛舍环境干净卫生;二是要将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后才可排放;三是对牛舍要定期进行开窗通风,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因温度过高,饲养密度过大而造成病毒大规模传播;四是牛舍的食槽、水槽等器具需用1%漂白粉溶液进行定期杀菌消毒,疫情期间需增加消毒频率。
5.2 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不同阶段,由营养需求提供。相应的饲料日粮,保证营养供应充足,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另外,疫情期间可额外饲喂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添加剂,全面增强机体抵抗力。
5.3 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能够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式。目前,我国牛病毒性腹泻疫苗主要为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可对2 月龄的犊牛进行疫苗接种,疫情严重地区可每年接种1 次,妊娠期母牛须谨慎接种,防治出现繁殖障碍。
5.4 坚持自繁自养,减少交叉感染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减少从外购入牛群的频次。进口牛胚胎、冻精等生物制品时也需加强病毒检验检疫,做好切断传播途径工作。外地购入的牛群也应加强病毒检测。新引进牛群需进行隔离饲养,在确定无病毒感染后,再混群饲养。
5.5 增强防疫意识对饲养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疫情防控机制,做好室内外消毒工作,及时、正确的处理疫情问题,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牛病毒性腹泻具有传染性高,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需引起广大养殖人员的高度重视。感染该病毒的牛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佳,食欲下降,腹泻,肠道、肺等部位出血,甚至出现死亡,严重制约我国养牛业的发展。饲养人员日常需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杀菌消毒工作,定期进行防疫知识培训,增强防疫意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出入牛舍需进行严格消毒,避免造成病毒传播。一旦出现疫情,及时上报有关防疫部门,及时对病牛进行隔离治疗,降低疫情扩散,减少养殖业经济损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