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石鹏
摘要:为解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到课率”和“抬头率”低的现实问题,教师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歌曲、图画、案例、名言“四大元素”有机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还应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教学实施中构建在歌声中、图画上、故事中、名言里的“四位一体”全新教学体系,以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四个一”;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5-0033-04
基金项目:河北环境工程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一首歌一幅画一句名言一个案例:‘四个一探索高校思政课程新模式”(编号:ZD20190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1]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但要杜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付差事”的思想,還需彻底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本文探索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四个一”教学模式路径,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2021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较2018年版在呈现形式上有了很大的调整,增设了“习语”“拓展”“图说”“明辨”四个栏目,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其一,突出“习语”,论述精辟;其二,增加“拓展”,开拓视野;其三,插入“图说”,图文并茂;其四,设置“明辨”,明辨是非[2]。同时,“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其教材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但囿于篇幅,教材内容比较偏重政治引导和价值理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引。思政课教师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并在转化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设计,从而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开展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探索构建“思想道德与法治”新教学模式,凸显思政课“三性一力”的主旨特征就显得十分必要。
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从而形成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老套等问题,导致教学与教材脱节、教学与现实脱节、教学与学生脱节,造成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出现“到课不听课,听课不抬头,出人不出脑,甚至人都不到课”的现象。长此以往,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难以落到实处。针对以上教学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四个一”教学模式。所谓“四个一”,既指“一首歌曲、一幅图画、一个案例和一句名言”,也指“一个歌曲库、一个图画库、一个案例库和一个名言库”。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将歌曲、图画、案例、名言“四大元素”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之中,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构建歌声中、图画上、故事中、名言里“四位一体”的主题化特色教学内容体系,即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在一堂课中至少融入一首歌曲、一幅图画、一个案例和一句名言,提升趣味性,提高针对性,兼具思想性和理论性,打造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符合“三性一力”要求的思政课。
选取哪些元素组建素材库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首先,思政课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体现鲜明的政治性,因而在教学设计中选取“四个一”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政治标准,突出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其次,在选取“四个一”时还应坚持思想性和价值性的标准。兼具思想性和价值性元素的融入有助于提升课程内涵,也是元素选取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政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特点,在元素选取中应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三结合”,即与教材相结合、与课堂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思政课教师作为“四个一”的选取者、应用者,扮演着“看门人”和“使用者”的双重角色,如何让“四个一”恰如其分地出现在课程中,并进入学生的头脑,是一个需要反复修炼的本领。
1.“一首歌曲”,带动课堂节奏,阐释教学内容
(1)“一首歌曲”的内涵。“一首歌曲”是指思政课教师在根据教材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在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各环节设置教学任务与互动,通过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歌曲融入课程的教学活动。
(2)把握歌曲呈现的时间和时机。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具有互相渗透的关系,思政教育需要音乐教育的滋养[3]。很多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教师在融入歌曲时一定要把握好呈现的时间和位置,而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播放一首歌曲。例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某一首歌曲作为教学内容的讲解、拓展、凝练、升华,如果这首歌曲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就需要做好整体设计。首先,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设置任务点,让学生提前熟悉,避免课堂教学的拖沓现象。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歌曲要做好铺垫和渲染,如理论知识或者相关案例正好到了需要一首歌进行升华的时候,可顺势而入引入歌曲。最后,在课后要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巩固,建立与教学体系相对应的专题歌曲库,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育人。这既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一首歌曲”教学应用举例。如何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发挥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歌曲适合单独融入课程作为课前的预热,有的歌曲则适合课尾的延伸,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融入,切不可机械地为了融入而融入。例如,开展“理想与信念”专题教学中,讲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部分,教师可以融入《国际歌》;在“中国精神”专题教学中,讲到“爱国主义”时,教师可以融入《我的祖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国文明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征集传唱活动主题歌曲展播”中选取;在“道德”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公民道德歌》;在“法治”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说唱歌曲《民法歌谣》。课堂上的一首首歌曲,能奏响青春旋律,带动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氛围,阐释教学内容。
2.“一幅图画”,聚焦学生视线,提升教学实效
(1)“一幅图画”的内涵。“一幅图画”是指思政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通过课堂呈现、实践作业等形式将图画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
(2)图画的选取范围和呈现方式。图画能以视觉表达的方式反映社会历史、呈现社会生活、展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精神,集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在红色美术资源中,英雄人物、领袖人物、普通百姓、重大事件、战争场景均有展现[4]。第一,古今中外的名画是图画元素选取的一大资源库,名画有深远的影响和价值,可以快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第二,党史和国史上重要的红色美术经典是图画元素的重要来源,也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推进“四史”教育的重要形式。第三,历史上和当下发生的新闻图片也可以是图画元素的来源。图画元素在课堂中的运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强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用图画先声夺人,达到引起学生注意的效果,也可在中间穿插,配合歌曲、案例、名言使用,还可以用于作业中,让学生根据某个主题自己创作图画作品。
(3)“一幅图画”教学应用举例。随着互聯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日新月异,在多媒体教学中有各种辅助学生理解的图片。然而,这些图片是否被学生关注到、理解透,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关系着教学实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选取哪些图画,如何解读,需要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反复琢磨。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绪论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解读2021年7月1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献词的经典图片;在“人生观”专题教学中,讲到辩证对待人生矛盾部分,教师可以呈现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和他的励志故事;在“理想与信念”专题教学中,讲到理想信念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呈现2009年何红舟、黄发祥创作的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在“中国精神”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程向军的大型漆壁画《长城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主题漫画、手绘、表情包等;在“法治”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象征法律的獬豸形象图画,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教学实效性。
3.“一个案例”,讲好中国故事,深化理论认识
(1)“一个案例”的内涵。“一个案例”是指思政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设计中,把理论讲授与教学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传递理论知识背后深邃思想和深奥哲理的教学活动。
(2)案例教学宜采用的形式。案例教学是思政课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会讲故事应是思政课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可讲述一个历史上的故事辅以一个现实中的故事,体现传承性;讲述一个名人的故事辅以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体现平等性;讲述一个新闻里的故事辅以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体现真实性。在讲故事中渗透理论知识加强引导,在讲理论后再辅以故事实现深化。“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5]教师可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成为讲述者,从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这种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进行资料再加工,这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
(3)“一个案例”教学应用举例。教材、教辅资料、古今中外典籍中的教学案例,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案例宝库。然而,讲千个案例不如把一类案例讲深、讲透。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类案例教学效果最为明显,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那就是“讲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讲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故事”,即发生在学生身边、发生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现实案例。这类案例因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课堂交流,形成良好互动,引发学生共鸣,但这类教学案例需要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换信息,获取更多与学生相关的案例信息。例如,在“法治”专题教学中,教师可讲述学校里真实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结合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各种网络诈骗信息进行法治教育。这样,既能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又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4.“一句名言”,课堂教学点睛,指明人生方向
(1)“一句名言”的内涵。“一句名言”是指思政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设计中,适时适度地选用格言、谚语、名言、警句等,尤其是将“习言习语”融入课堂的教学活动。
(2)名言警句使用技巧。名言警句因其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又便于传播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名言警句的使用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技巧。第一,在课程导入时用。开门见山,直接以名言警句切入课程,迅速地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相应的主题,可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但这种用法往往学生的印象不深。第二,在理论讲解中穿插使用。在讲到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用一两个名言警句,辅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第三,在课程结尾用。在收束课程之时用名言警句,既画龙点睛又能承上启下。需要注意的是,名言警句素材多、来源广,选用时不能乱用、滥用,而应有针对性地选取符合学生特点、适合教学应用的素材,起到为课程教学锦上添花的效果。
(3)“一句名言”教学应用举例。2021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增设了“习语”栏目,其中包含基层生活中凝练的生动鲜活的且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吸收经典隽永的语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成了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讲话风格[6]。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用好“习言习语”,是名言警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融合的具体体现,是青年学生认识中国道路、明确人生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展现时代担当的重要实现方式。第一,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及内容,创新“习言习语”在课堂的融入形式。将“习言习语”融在理论中讲、融在歌曲中讲、融在图画中讲、融在案例中讲,创新“三进”课堂的形式,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头脑,体现时代性和感召力,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第二,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学中拓展“习言习语”。教师可以教材中的“习语”版块为基础,拓展“习言习语”的范围,通过“讲读”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深化学生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学习和生活实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四个一”教学模式是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歌曲、图画、案例、名言“四大元素”不应是独立的存在、互不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四大元素”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建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四个一”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但“四个一”教学模式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作出具体调整,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运用,从而推进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真正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三性一力”。
参考文献:
[1][5]***.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 2020(09):1-4.
[2]沈壮海.《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修订说明和教学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9):23-26.
[3]赵晖.音乐院校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58-61.
[4]沈宝莲.基于“一画一课”的红色美术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陕西教育,2022(05):10-12.
[6]梁伟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言金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报告[J].西部论丛,2020(01):7-9.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r Ones" Teaching Model for the Course of Ideology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Shi Pe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Qinhuangdao 06601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low "attendance rate" and "head up rate" in the teaching of the"ideologica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teachers can innovatively integrate the "four elements" of songs, pictures, cases, and famous sayings into the "ideologica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should also establish a new "four in one" teaching system in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which includes singing, pictures, stories, and famous saying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affinity, and targeted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 teaching mode; "Four One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