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建设探讨

时间:2024-04-24

鲍怡菁

摘要: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师范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现状,有效解决高职师范生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师范生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业技能,培养师范生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能力,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培根铸魂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小学课外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5-0045-04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2年度课题“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视域下关于师范生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路径研究”(编号:2022SZX187)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全面实施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旨在让“世界读书日”走进全国公众的生活。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以“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在天津少儿图书馆启动。2009年9月宝鸡高新第一小学开学招生,仅仅8年时间宝鸡高新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高新一小)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这一殊荣的核心支撑源于高新一小在书香校园建设工作中的突出成绩,书香校园建设的重点工作即为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调研发现,在宝鸡高新第一小学的示范引领下,宝鸡各小学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宝鸡地区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书香活动,在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助推区域科教文化的发展。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就是小学语文教师,而现阶段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即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从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再到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一提再提、备受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些研究和探索意义重大,为各个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具有很好的理论启迪和学术探讨的指向作用,形成了高校浓郁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研究氛围。因此,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视域下提高师范生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业技能、培养师范生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具体举措。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

思政课程即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主要引导大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引导大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大学生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积极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外延相对而言比较广泛,课程思政不是特指具体的一门或一类课程,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教学思维和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梳理和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因和价值范式,并通过隐性渗透和元素融合的方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使课程思政成为涵养当代大学生思想觉悟的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载体,让大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高职院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意义

***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步入新时代,高职院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对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高职院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能够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使命和任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就能确保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二,高职院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高职院校教师不仅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要为学生做好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三,高职院校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力举措。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助于推动各类课程教师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与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统一起来,从整体上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三、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的价值

1.课外阅读的内涵

自古以来,阅读都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辨意识的锻炼强化认知能力,在独立探究中积累文化知识,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既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世界,又可以积累字词,增加个人知识储备,也可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并產生情感共鸣,从而在阅读中表达情感,有效强化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使个人综合素养得以快速提升。因此,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有规律地完成对书籍的阅读,既可以规范个人行为,又可以不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享受阅读过程中强化思维,并为想象插上翅膀,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崇高的理想。

2.“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的价值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和读整本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阅读经验。进行必要的小学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利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2]。“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该课程以职业岗位发展为指南,以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师岗位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旨在提升师范生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技巧和能力,进而有计划地指导小学生阅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重视不足,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调研发现,由于“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师生对该课程重视不足,课程教学改革力度不大,部分任课教师采用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操作,没有更多机会思考与应用所学知识,很难有效发挥学生自我创新能力。这种长期单一的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课堂,会挫伤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师范生阅读量较低,实践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基础知识薄弱

结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教学实际,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生的个人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发现,高职师范生个人阅读量低,阅读方法单一,知识储备不足,其原因主要为:部分学生纸质阅读习惯养成较差,心性浮躁,阅读量较小,且阅读方法单一,理解能力较差,阅读速度过慢,知识储备不足。此外,师范生缺乏实践应用,知识输入与输出不对等,应用能力和学习效果较差,基础知识薄弱[3]。

3.新课程旧理念行业对接不紧,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学习成效不高

笔者利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生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力进行调研。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师生對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学情分析不足,高职师范生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综合能力不容乐观,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并未形成。主观原因在于高职师范生个人对该门课程重视不足,知识基础较为薄弱,指导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客观原因在于院校合作不力度不够,师生实践锻炼较少,即使有实践锻炼,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不周密、没有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知识等问题,使得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五、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培养师范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路径

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系统分析,笔者积极寻找高职师范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力不足的根源并探究改进方法,让师范生深入认识、充分理解小学生阅读现状、阅读能力以及当代社会赋予小学生传承文化的使命和职责,以提高师范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能力。

1.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深化第一课堂

为有效解决前期调研中发现的师生重视不足、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笔者认为要深化第一课堂,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堂革命。面对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学习需求多样化、教学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发展、教学模式转变等诸多新挑战。首先,教师应运用新技术、新思路、新资源、新方法和新手段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应根据师范生的行业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使师范生适应岗位新需要[4]。教师还应采用项目式、任务式和情境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三对接四融合(“三对接”即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学历证书对接资格证书,适应岗位新需求;“四融合”即学赛融合、书证融合、研教融合、创富融合)。其次,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式和思辨式课堂,通过教师重构课程模块,以理论讲解—实践练习—总结提升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即教师重点讲解理论,学生课外调查分析、课内实践汇报,教师再分析评价指导,学生再实践,最后总结提升。

2.以智慧校园为依托,聚焦大中小幼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一体化教育,激活第二课堂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各门课程应以***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大中小幼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一体化教育为研究目标,重构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利用智慧校园的有利条件,及时将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第一课堂之外的教学实践和拓展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用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积极开发各项平台资源,以社团为载体调动学生积极性。首先,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教师可在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计划发布实践活动,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共读一本书、读书故事会、读书征文、读书沙龙等专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帮助师范生养成读书习惯,拓展师范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师范生的活动策划和协调组织能力,全面提升师范生的知识素养和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综合能力。其次,借助信息化平台将理论输入有效转化为成果输出。高职院校可从师范生擅长的听、说、读、写活动入手,指导、组织学生团队运营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平台中分享个人读书体会,推荐作家名篇,展示各项读书活动成果,在提高师范生阅读能力,增加师范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师范生的阅读指导能力。

3.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围绕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和“院园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拓展第三课堂

高职院校应以“双高”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和“院园校”一体化发展,加强院园校深度合作[5]。首先,以“双高”建设为引领,依托校外实训基地,按照教师一体化培养计划,分批次组织任课教师“走园进校入企”实践。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鼓励任课教师下企业、行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企业岗位新工艺、新技术、新需求、新思路,并以此为契机,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制订教师培养计划,以任务为导向,通过院校合作,围绕书香校园建设开展“五个一”项目建设活动,即“主持一项科研课题、参与一项教改活动、参与一项教学比赛、参与一项读书活动、参加一项社会服务”,组织任课教师带着任务分批次“进校入企”实践,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其次,以“双高”建设为引领,聘请校外名师专家走进来,组建结构化的教师团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院校合作深度融合,带动教师教学团队的整体发展,即聘请宝鸡名校长、骨干教师进校园为院兼职专家,担任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教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讲解现阶段小学课外阅读最新理念及成果,组建结构化的教师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更新校内专任教师教学理念,加快模块化教学改革进程,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后,以“双高”建设为引领,对接岗位需求,组织学生分批次走校。即在学生实习前,高职院校可定期分批次安排师范生去各小学走校,通过走校的方式深入了解、学习、参与各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和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各项实践活动,拓展、深化师范生的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师范生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构建师范生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力培养的研究体系,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六、结语

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形式更为严峻和复杂。在“大思政”格局下,基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调查分析师范生课外阅读指导水平的现状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三个课堂为渠道对高职师范生“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进行改革,既能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又能提高“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2]湯超.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J].科教文汇,2020(28):143-144.

[3]李丽波,迟文旭,徐亚旭.浅谈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06):20-25.

[4]方鸿志,刘璐,邓婉琦.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21(03):89-92.

[5]裴勇.“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主体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21):108-112.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athway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ing the Course of "Primary School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Guidance"

in Primary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Bao Yijing

(Baoj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Shaanxi Province, Baoji 721013, 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in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primary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of vocational normal students,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guid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normal students in guid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in guid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ful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fulfill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new generations through cultivatesoul cast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courses;curriculum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collaborativeeducation;primary education major;normalstudents;primaryschoolextracurricularreadingguidance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