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马金花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教学范畴,在夯实基础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创新环境,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创新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引发创新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G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5-0069-0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能够从自身做起,跟随教师一起优化创新思维,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然而,在實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教学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的语文成绩上,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工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教师只有秉承生本理念,将创新教育落实到位,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不断探索,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本文基于语文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论述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1.教师思想代替学生思路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自身的作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以主观意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际的考虑,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困难,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还有部分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有限,甚至直接以自己的思路取代了学生的思路,无形之中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注重问题答案整齐划一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有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对学生干预过多,试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标准答案或向教师的思维靠拢,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1]。在评判学生的答案时,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标准答案,注重问题答案的整齐划一,忽略学生回答中的创新性想法,无形之中打击了学生课堂思考和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不到被尊重、被认可,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3.现代化工具利用不充分
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仍在采用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利用不充分,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还让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无从提高。有些教师只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投影,并没有开发其他信息化手段。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得智慧课堂的构建困难重重。
1.转变教学理念,营造创新环境
第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领路人,要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为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需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做一个善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新时代教师,用自己的创新精神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讲精讲,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下,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大胆想象,形成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语文教学和学生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放下传统严师的姿态,融入到学生中,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以合作伙伴的身分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平等相待,真诚相对,从而构建深厚的师生感情。学生更加信任、喜爱教师,就会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向教师质疑问难,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创造有利环境。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从而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第一,创建教学直观,积累创新表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维和实践的广阔空间。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很多人文因素和情感因素,需要学生自我感知、自我体会[3]。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再现文本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内蒙古大草原的广袤无垠,并利用草原民歌渲染情境,为学生营造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为创新、创作积累丰富的表象素材,也为学生深入学习做铺垫。
第二,利用人机交互,启迪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敞开心扉,砥砺前行。为了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在课堂上开展人机互动,创新课堂互动形式,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汉语拼音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系列电脑小游戏,让学生利用鼠标为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键盘输入正确的拼音。当学生答对时,屏幕就会出现笑脸,并配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答错时,屏幕则会出现哭脸,让学生重新选择。这种人机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激活了课堂,还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将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观看,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形成全新的语文学习模式。
第三,发掘网络资源,激发创新潜能。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既可以挖掘自主潜能,又能激发创新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者介绍、创作背景、历史资料等,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圆明园的历史照片、文字资料、专题视频等,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兴与败,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下自己在阅读和观看材料后的感想,激发创新思维,升华学习情感。
3.挖掘创新素材,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从课文内容中挖掘创新素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内容中的创新素材,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不断的研究和反思中获得进步[4]。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能够体现创新精神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例如,《曹冲称象》中的曹冲利用等量替换法,用石头代替大象,将大化小,分而治之,使称象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设想一下“如果自己当时在场会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运用智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事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品质。
第二,从实践活动中挖掘创新素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挖掘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素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展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开拓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讲故事大赛、主题演讲、诗歌诵读、课本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积极创新,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教师还可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发掘创新素材,使学生获得学习灵感,丰富学习体验,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第三,从课外阅读中挖掘创新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创新素材,为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用一篇带多篇或群文阅读的方式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要教会学生辨别优劣书籍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厚积薄发,从中获得更多新的启示,拓宽思维和视野[5]。为了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汇报会等,让学生相互分享阅读经验和读书心得,通过交流与讨论,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使创新精神得到塑造。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辟读书专栏,张贴学生的读书心得、读书随笔、读书小报等,搭建语文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第一,指导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而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学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让学生把板书、课堂上分析讨论的问题、课文的重难点、自己的思考所得等记录下来,以供课后消化和吸收。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的,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加以总结和归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把课堂所学知识用喜欢的图表方式串联起来,还可以在其中加入自己喜欢的颜色、图形、字体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二,优化课堂提问,培养语文思维。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渠道。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堂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找准提问时机,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留白的部分,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提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根据自己对上下文的理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填补文章空白,实现对原文的再创作。此外,在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有意制造矛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或故意制造错误,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5.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引发创新思考
第一,学生自评,深化自主创新意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只有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才会乐于探索求知,才能提高创新能力。在学生自评的时候,教师不要干预和打断学生,而要投以善意的微笑和鼓励,引导学生全面审视自我,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深化自主创新意识[6]。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量化评价表,让学生从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互动积极性、情感体验、创新能力等维度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最终得分制作自我评价报告,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和启发,使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
第二,学生互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尤其会在意同龄小伙伴的看法。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互评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与优点,并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通过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方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在课文朗读中,教师可以采用同桌互读互评的方式,先让一名学生朗读,另一名学生认真聆听,在听的过程中找出对方朗读中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互评的方式有很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开展互评,为自主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汲取有益的方法,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教师应该对学生互评内容做好记录,这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还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學变得更加生动、真实,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三,教师点评,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在课堂评价中,教师的评价最有分量,对学生具有激励和促进的作用。教师评价应该做到规范、科学,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提升的方法,获得进步的动力。教师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要看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做法要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教师还可以采用物质奖励的形式,每当学生在课堂上有创新表现时,可以奖励一枚小红花,当小红花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向教师换取奖品,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要发挥肢体评价的作用,用微笑、眼神、抚摸温暖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放到重要位置,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还要优化师生互动,遵循学生的成长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彩红,李妍.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究———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4):120-124.
[2]林晓东.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12):117-119.
[3]姜守安.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08):151-152.
[4]宋姗姗.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中國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04):214-215.
[5]孟令军,辛琦媛,倪晶.误区与纾解: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2):183-185.
[6]李福德.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研究[J].天津教育,2020(08):86-87.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Ma Jinhua
(Qingshui Town Wang Shengzhai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eachers must keep up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expand the scope of teaching, and on the premise of consolidating basic Chinese language knowledge,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mak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vibrant, making students enjoy language classes, and achieving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philosophy, create an innovative environment, make reasonabl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explore innovative materials,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cultivate students self-directed learning habits,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timulate innovative thinking.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ve thinking; core competencies; abilitydevelopme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