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刍探

时间:2024-04-24

席莉莉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启发式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和实践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创造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语言思维、道德品质等进行启发教育,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语文;应用;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2-0081-04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还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好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启发式教学应运而生,打破了固有教学观念的束缚,注重学科知识与时代生活的联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启发式教学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将启发式教学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剖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的学习经验少,看待事物的方法比较单一,对语文学习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成长,仅仅把它当成考试的工具。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认知错误,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制定教学目标,缺乏必要的依据,使得学生找不到学习语文的方向,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2.教学过程缺少启发性,学生知识体系不健全

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启发和点拨,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缺少启发性,只要学生不扰乱课堂秩序就行,对于学生是否在学习中获得收获则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大量的课件,没有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健全,无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3.课堂评价忽视个性,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部分教师在课堂评价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使得部分学生感觉自己被忽视,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下降。部分教师只评价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这样的课堂评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容易使学生安于现状。部分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不擅长使用语言艺术,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二、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借助情境,激活思维

(1)创建生活情境,增强学习体验。启发式教学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渠道,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与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教师可通过创建生活情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坚定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增强语文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火烧云》时,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火烧云图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然后,教师为学生讲述火烧云的形成过程,拓宽学生知识范围,让学生深入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及其形成原因。教师还要引发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哪个字用得最好?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最终得出“烧”这个字用得最好,给人一种动态的感受,能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2)打造故事情境,發散学生思维。在启发式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一边为学生讲故事,一边打造故事情境,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主题的故事内容,在每一个故事中引出相应的知识点,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终身受益。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邀请他们到讲台上复述故事,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复述完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总结运用的表现手法,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故事情节,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特效,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引入游戏情境,锻炼实践能力。学生对游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们在游戏中会尽情地表现自我。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情境,将启发式教学与课堂游戏相融合,将晦涩难懂的语文知识简单化和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锻炼实践能力。例如,《海底世界》描述了奇异的海底景色,旨在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抢答,由教师描述一种海底动物的特征,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引入游戏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画一幅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展现其艺术天赋。

2.借助问题,启发思考

(1)故意制造矛盾,锻炼学生逆向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故意制造矛盾,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让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心理需求,从而掌握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要制造出争论点,诱发学生主动认知,有效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教师还要做好释疑工作,抓住时机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精髓。例如,《爬山虎的脚》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章,对于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讨论:“同学们,能不能将文章的标题改成‘喇叭花的脚呢?”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用“爬山虎的脚”做标题,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故意制造的矛盾中思辨,学会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能有效锻炼逆向思维。

(2)分层设计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都不相同,对语文的感知力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要设计分层问题,既要有基础题,还要有拔高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的机会,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要设计具有系统性、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对于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设计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于语文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可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答案,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设计综合性问题,将语文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

(3)适时进行追问,丰富师生对话。课堂追问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增强师生关系的一种策略。在启发式教学背景下,教师要重视适时进行追问,丰富师生对话,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在进行追问时,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在追问后主动生成语文知识,构建动态生成课堂,达成课程目标。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雨来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教师在课堂上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他喜欢游泳,上夜校,有的说他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有的说他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此时,教师进行追问:“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的学生说雨来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孩子,有的学生说雨来是一个沉着勇敢的孩子。教师再追问:“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这种引导式、递进式的追问,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课文价值达到最大化。

3.借助练习,加强理解

(1)前置练习内容,逐步靠拢目标。如今,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前置练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新知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在设计前置练习内容时,要坚持趣味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原则,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究空间,让学生一边完成作业,一边拓宽认知,使课堂交流更宽泛、学习更深入,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搜集类的前置练习,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四大奇观,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与黄山相关的古诗词。这既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学生“松绑”。

(2)读写结合练习,突出教学重点。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启迪学生语文思维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最适合他们的阅读素材,也是他们写作的范文,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利用,组织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练习,在阅读中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利用写作深化学生的阅读情感。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经典名句:“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开展仿写训练,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3)拓展文本知识,树立大语文观。以前,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教材”,把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局限在文字上,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在教学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拓展,让学生领略教材以外更为广阔的语文天地。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很难进入到文本情境中,不能很好地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史实材料,为学生讲述课文的时代背景,将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启发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周总理立志的原因,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借助活动,拓宽学生认知

(1)組织表演类活动,愉悦学生身心。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为此,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拓宽学生的认知,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文章一共29个自然段,大多是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可以组织表演活动,让学生三人一组,一人扮演慢性子裁缝,一人扮演急性子顾客,一人负责旁白,在表演中更好地体会慢性子的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不急不慢,感受急性子的按捺不住、心直口快和操之过急,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启发学生领悟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2)组织调查类活动,丰富学生认知。语文实践活动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能力发展和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还能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与精彩。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是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探寻实践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生态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对自己身边的生存环境开展调查,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这不仅能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以致用,还能突出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

(3)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致力学生全面成长。研学旅行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研学旅行活动的地点和主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体验,使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兴致。教师要善于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深化学生对语文内容及社会生活的认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大青树下的小学》讲述的是边疆一所学校各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景,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与团结。由于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汉族,对于少数民族并不是很了解,很多学生对课文深意把握不准。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去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少数民族的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体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5.借助評价,提升素养

(1)用好赏识评价,体验成功乐趣。“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由于学生学习环境、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存在不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被信任,增强学生的心理归属感,让学生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除了语言评价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点评学生,为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收获更多学习成功的乐趣,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赏识评价并不是完全冷淡批评,也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独有的优点和长处,在运用赏识评价时要遵循“批评适量、惩罚有方”的原则,发挥批评与赏识教育的相互补充作用,用赏识评价为学生树立学习标杆,用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启发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受到思想的洗礼,培养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

(2)结合成长档案,创设和谐氛围。课堂评价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启发作用,但传统的课堂评价往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出的课堂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弱化了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反馈作用。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成长档案的评价方式,把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资料收录到档案袋中,如学生最满意的作业、日常的写字练习、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视频等。通过定期打开档案袋,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找到学习语文的自信和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成长档案,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维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开启了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语文思想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轻松消化语文知识,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还要善于运用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正彩.小学语文学科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04).

[2]刘丽荣.小学低年级语文启发式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22(07).

[3]戴雯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J].上海教育,2021(34).

[4]陈颖.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19).

[5]马莹.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宁夏教育, 2020(09).

[6]吴双,李娟.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0(24).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Xi Lili

(Zhenyuan County Nanqu Primary School,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7445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euristic teaching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practic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Chinese comprehensive quality.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create an unrestrained learning environment, enlighten and educate students language thinking and moral quality, so that students can maintain a high degree of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Key words: heuristicteaching; primary schoolChinese; application;comprehensivequality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