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红色资源融人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刍探

时间:2024-04-24

陈玮

摘要:我国教育部门明确了“金课”打造目标,引导广大教师以教学为载体,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红色文化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其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敢与担当。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打造全新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文章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进行探究,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的引入必要性和教育价值,并提出两者有效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红色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融合;教育价值;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5-003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赣南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红色资源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gkt-2021-89)的研究成果

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明形态。将红色文化引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有利于增强理论的“彻底性”,通过讲述案例、辩证法理,可以引导学生理清红色文化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话题中探讨,在情境中模拟,树立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增强政治定力。当前两者融合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既定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对此,教师需要立足实际,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学校教务处明确新时期的教学目标,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等,将红色资源引入课程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分上、下兩编,上编主要介绍劳动法,下编主要介绍社会与保障法,这两者是学生进入社会后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法律知识。学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后,一方面可以运用法律知识保障自身劳动权益与可以获得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可以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育的政治方向

各地红色资源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因此其在诞生之际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近百年内所凝结的传统精神文化,历经检验与实践,集中体现在不同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同时以其生动直观、感召力强等优势,适用于当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契合新时期大学生个性独特的时代特征。而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能够确保课程教学的政治方向,使学生在红色资源的影响下,其理念信念、价值思维等均得到发展。

2.丰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内容

红色文化的引入,能够进一步丰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内容。首先,能够拓展教学路径,丰富教学方式,实现法学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次,能够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生工作处、党团组织及教师的教育教学都可以将红色文化作为补充性内容,丰富课程教学内涵。最后,能够充实课程教学和德育工作的研究内容。课程引入红色文化,既能延伸课程教学内容,又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还能为开展德育工作研究提供资源。

3.助力达成立德树人目标

当前,为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各高校需要持续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价值引导作用,以此达成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红色资源体现的是老一辈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完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引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老一辈的奋斗精神、当今国情及现实生活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促进学生多元化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中国光荣历史,渗透着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增进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强化红色记忆、传承精神根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价值。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丰富课程教学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生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见证,也是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汇集点。第一,革命精神不仅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如抗战精神,也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精神,如塞罕坝精神等。教师将这些内容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涵,使学生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红色文化资源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是促使中国共产党从雏形走向成熟、我国从半殖民地走向现代化强国的理论见证。这其中,无论是历史苦难还是历史成就,都是丰富课程教学内涵的最为鲜明的内容。所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有利于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2.课程教学引导红色资源的开发

红色文化资源在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框架的过程中,其教学也在不断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第一,红色文化具有多维功能及价值,而本课程可以不断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功能及其内在价值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二,课程教学引导着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向。红色文化资源充盈着课程教学内容,而课程教学能够为红色资源的开发提供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高校开设的一门法学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上理解此课程对于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与社会稳定进步的意义。当前,红色资源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研究都提出了红色资源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但在具体执行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其次,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教学的必要性与价值意蕴探讨不足。最后,红色资源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的路径多种多样,但创新性研究不足,实际操作情况也不理想,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这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论述也较少。此外,从广义上来看,当前二者融合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教学并未充分融合红色文化资源

在当前背景下,课堂教学依旧是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虽然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但是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法学课程专业性较强,很多教师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中对红色文化运用得不够,还是以教材知识讲解为主,并未对课程外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没能很好地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其次,部分教师基于对学生就业、未来发展等问题的考量,在教学中更为关注传授专业知识,致使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应用处于边缘化。这不但难以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也难以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2.红色文化资源与实践教学融合不足

当前,由于教学课程的设置,大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不多,现存的少量实践教学活动也主要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实践与实验操作,其目的也主要是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教学实践性不足。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进行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时,开始侧重对实践教学的挖掘,宣传红色文化活动,组织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博物馆等,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红色文化资源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这导致学生无法受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难以做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不到提升。

1.制定新时期的教学方案

对高校和法学专业教师来讲,为了进一步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与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的目标,其需要结合学生能力发展需求、教学现状和教学内容,明确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并规划全新的教学方案。对教师来讲,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立足本课程教学角度来看,教师融合红色文化资源的本质在于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当地或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领导价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认知,实现自我能力及素养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选择符合法学专业学生认知、利于学生素养发展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教学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对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等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培养学生正确价值理念、新时期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教育形式选择目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融合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育内容的吸引下自主加入探究过程。要保证所选择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助力红色文化渗透,并弥补理论知识讲解中的不足,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制定教师教育能力提升方案。为解决红色文化资源边缘化问题,高校需要注重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围绕学生核心价值理念培养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首先,要围绕网络化教育手段和红色资源的引入,积极开展学校范围内的教育培训工作,使教师意识到红色资源引入课程教学及应用全新教育手段的重要性,并引导教师将其落实于实践,进一步提升教师应用红色资源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其次,高校要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构建线上“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工作室中的教师开展教育调研工作,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教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之后共同探究解决措施,以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挖掘红色文化,打造全新教学体系

为了进一步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程中隐含的红色文化资源,力争构建全新教学体系,以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一,教师要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将其引入课程教学。“两个一百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雄起,凝结了数以万计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提升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认知。第二,教师要对当地经典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并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内容相结合,打造全新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学习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优良作风,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江西省策划并投资的长篇电视动画系列片《红游记》,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背景,生动再现了中央苏区时期干部群众鱼水深情的故事。教师将这一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红色文化理念。第三,教师要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讲座。可以为学生讲解不同时期各个地区及地方的党史知识,培养学生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学生为党、为国不断奋斗的爱国精神。

3.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当前,很多高校为了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积极开发线上教育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开展教育活动,打造“金课模板”。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师可以在线上教育平台的支持下,开展融合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活动。第一,可以围绕线上教育平台打造“金课模板”。即借助线上教育平台开设专业课程教学板块,让专业课教学告别传统的说教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线上课程同样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借助全新的教育内容丰富思政教育内涵,让红色文化教育时刻提醒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第二,可以积极打造校园APP和网络自学板块。即通过定期上传教育教学资料、红色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第三,可以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活动。即在线上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将红色资源融入线下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红色文化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传承红色文化精神。例如,讲解赣州本地红色文化时,笔者在课前整理红色文化资源,制成慕课或精品课,上传到线上教育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课堂活动前,将搜集到的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介绍等红色资源进行筛选、合并,然后在课堂上將其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课堂更具灵动性,使法学知识的讲解不再枯燥,并能通过对案例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进而提高育人效果。

4.開展实践教学活动,传承红色文化

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教师可以联合学生社团,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前往红色革命遗址等地进行参观,并让学生查阅当地红色文化历史资料,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让学生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主体,引导其主动参与到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红色文化,还可以提升综合能力,教育效果显著。第三,教师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引入课堂。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组织学生探讨当地红色文化,重走红色路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

5.完善教育评价,构建全新评价体系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是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分,这种评价机制较为单一,难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更全面、更科学、更深入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一,在基础知识考核中,要加大红色文化知识的比例,整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及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样,教师才能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教学活动。第二,加强实践考核。实践考核应偏向于对地方红色文化的挖掘,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及文化自信。第三,重视综合评价。要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意识到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师在教学中融合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育形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全新育人背景下,教师需要立足实际,围绕学生能力发展需求在教学中积极引入红色文化资源,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高校需要做好统筹工作,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丰富育人资源,以此推动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基于能力培养的体验式实践教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2]冯东飞,韩琳.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1).

[3]江峰,汪颖子.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价值转化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4]温子萱.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党史博采,2021(11).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d Resources into the Teaching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Wei

(Gannan Medical College,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 3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clear the goal of "golden course", guiding teachers to integrat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curriculum teaching with teaching as a carrier,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Red culture is a magnificent revolutionary history, a history of arduous struggle, and a history of epic heroes, which explains the courage and responsibility of CPC. Teachers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heir teach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creating a new teaching system,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enhancing their sense of miss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cours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Key words: red resources; "labor and socialsecuritylaw"; integration;educationalvalue;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