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赜

时间:2024-04-24

卢品

摘 要:尽管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不断加深,但受到传统文化认知水平以及理解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还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学校应基于这些问题改革传统文化教育,从学生入手,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重视价值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对策;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7-0068-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繁衍与发展的纽带,对学生开展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一些问题,很难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调整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本文基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问题,对加强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述。

一、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流传和积淀下来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习惯等,也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还是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民族精神。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学校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危机,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有利于学生合理对待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使得人们在文化取舍方面存在很多选择,但也暗藏危险。合理对待多元文化的关联性,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多元文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挑战。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传统文化中蕴含多样化的精神财富,能让学生认知到不同文化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定的过程,在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下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不同文化必须相互吸纳精华,互相联系,进而建立不同文化互相接受的社会秩序。

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让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走入误区,很难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的盲目性

当前,虽然从整体来看,很多学校从忽略传统文化教育到逐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了很多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但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热潮的影响,或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一些学校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也没有系统的规划,明确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导致传统文化教育丧失了方向。

2.内容的重复性

新课改以来,在语文及品德等课程中,出现了不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而一些学校积极创设了以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同时开展了相关活动,但与课程教学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内容上的重复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整体性,很难在学生以及教师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3.方式的专门化

虽然许多课程中都设计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但一些学校认为进行专门的活动才属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因此举办了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利用演讲比赛以及绘画比赛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虽然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能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但在注重专门教育活动的显性教育作用时,极易忽略其他教育活动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价值。

三、加强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加强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从学生入手,融入学生生活,重视价值引导,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综合素养。

1.从学生入手,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

想要加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强化目的性。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学校应从自身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是学校改革以及发展的灵魂,因此,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关键构成要素。其次,强化传统文化教育,还须从学生入手,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从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将处理学生的难题作为教育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例如,打工子弟学校可安排感恩教育,使学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地方学校可开展地方文化教育,使学生热爱家乡,逐步形成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思想。学校只有开展这样有目的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融入学生生活,调整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的含义,对于不同人而言,解释也不同。如果把文化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优秀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只有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进入校园,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转变学生生活方式时,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需要把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出其隐性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时时事事中都可以感知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还需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选择符合学生发展所需的教育手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