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摭探

时间:2024-04-24

方菊红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和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差异,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衔接;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4-0036-02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应该呈现出层次性、整体性和连贯性等特点,但由于中考与高考的要求不同,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两个封闭、独立的系统,存在严重的断层和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偏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很多在初中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却出现成绩下滑现象,尤其在文言文学习中,很多学生表示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文言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师应尽量缩小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态度,促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最终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差异

1.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落差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大纲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能诵读相应的古代诗歌,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可以依靠教材上的注释和相应的工具书来理解文言文,学习难度不大。而进入高中后,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读懂、理解文言文,还要求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等,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文言文阅读能力上的这种落差,容易导致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丧失学习信心。

2.文言文词法、句法要求的落差

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知识较少,学生学习起来较为轻松。可进入高中后,文言文学习难度加大,学生需要掌握词法、句法的含义及不同情境下的翻译事项,而且高中的文言文比初中的篇幅长,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学生容易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帮助学生缓解畏难心理,促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更多探究兴趣,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做好过渡,在与初中文言文教学做好衔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学习难度,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落差

初中生对事物的看法还较为浅薄,阅读文言文时往往不能深入地進行理解。例如,学习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咏雪》时,很多学生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古代少年的聪慧过人方面,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则不太上心。而进入高中后,学生学习文言文时,不仅需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其所表达的情感,还需要深层次挖掘和解读文章的句式结构。这种语文综合素养要求上的落差,使得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容易出现畏难心理,给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

二、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建立起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促使高中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文言文学习。例如,在《师说》这篇文章中,开篇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两句话的译文简单,每位学生都能明白其含义。由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哪篇课文跟本篇有相似的教育意义。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适时提醒,学生想起了初中学过的《〈论语〉十则》。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讨当时孔子与学生在课堂上对话、学习的情景。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古、现代教师教学场景的视频,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对《师说》产生探究积极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拉近高中生与文言文知识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

2.应用比较教学法,锻炼学生能力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利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寻找各文本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言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讲述了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故事,烛之武的说话艺术让人读来感触颇深,而且文章涉及很多比较重要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理解和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的文言文《曹刿论战》,展开比较教学,从文言文的历史背景、词类用法、文言句式等各方面对这两篇文言文进行比较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文言文知识体系。比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异同点,最终提高文言文素养。

3.前后对照,以旧带新

在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在前后对照、以旧带新的基础上,组织相应的专题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语法知识,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文言文语法知识体系,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例如,在《劝学》这篇文言文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较为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学生在学习时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岳阳楼记》展开讲解,“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中的“高”“远”本应放在“庙堂”“江湖”的前面,用以修饰庙堂和江湖,但文中采用了“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来进行阐述。另外,文言文中类似的定语后置句还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等。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能使高中生更深入地理解定语后置句的组成、作用等,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前后对照,以旧带新,可以使高中生对文言文知识产生更多探究兴趣,引导高中生在前后对照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借助成語,化繁为简

当前,学生所接触的成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文言文,其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教师在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成语讲解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引导高中生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感想,揣摩古人的心理活动,这往往能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语文素养。例如,《鸿门宴》这篇文章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涉及的成语较多。教师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借助成语来解释倒装句和被动句。如《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等均属于宾语前置句,而成语“何去何从”“天理何在”与其类似,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先分析成语的结构,再对文言文进行分析和概括,这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的学习兴致更高。对于初中的类似情况,教师也可进行举例讲解,以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如初中学习过的《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便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名词的不同用法,如“鱼肉百姓”“不耻下问”等,都是名词作为意动词的用法。学生掌握成语的构成,往往能掌握更多文言文知识。通过分析成语,学生可以化繁为简,掌握更多较为复杂的文言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既是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提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促使学生掌握更多文言文知识,实现文言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评评.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9(13).

[2]许黄裳.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尝试[J].语文教学之友,2018(05).

[3]冉明远.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探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0).

[4]贾良.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衔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刘敏琴.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6]黄三荣.浅议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J].现代语文,2010(02).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Fang Juhong

(Chengguan Middle School, Qingliu County,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Sanming 365300, China)

Abstract: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gradually help students form a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of classical Chines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literacy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Chinese.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connection; Chinese literacy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