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丛莉
摘 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断研究古诗词教学策略,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取向,帮助学生品味古诗词的美、意、趣,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应用、认同和传承。
关键词:中职学校;古诗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2-0068-02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能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不断培育文化自信。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古诗词教学实践,以《登高》为例,在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探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中职学校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要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断研究古诗词教学策略,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取向,帮助学生体味古诗词的美、意、趣,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应用、认同和传承。
二、中职学校古诗词教学策略
下面,笔者结合中职学校古诗词教学实践,以《登高》为例,探讨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策略。
1.分析教材
《登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本《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怀抱祖国”中的一首唐诗。第六单元的内容重在传承传统文化,记诵先贤名言名句。根据中职语文课标对各类文本教学的规定,笔者选择其中一首诗歌,以点带面,实现语文“双基”和优秀传统文化兼顾的教学目标。
2.分析学情
上课班级学生所学专业为工艺美术,美术课是其专业课,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偏弱。如何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语文课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是教师需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努力方向。在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两次“画古诗”的环节,意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3.课程实施
(1)引导学生预习课文,第一次“画古诗”。美术课是工艺美术班的专业课之一,教师这次布置的预习任务和以往有所不同,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画出对《登高》这首古诗的初步理解。虽然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但对于这样贴近专业的预习作业,学生们兴致盎然,很快交上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可以大致分成三类:一类画景,秋景;一类画人,诗人;第三类有人也有景。在第一类作品中,有远景,有近景,有苍茫的江水,有高远的天空,有远去的飞鸟……其中一幅画特别有意境,是一幅秀丽的秋景图,金黄的落叶,温暖的小木屋,层层叠叠的树木,呈现出一派让人向往的秋季盛景。第二类作品,学生选取的主题是作者杜甫,有画正脸的,有画背影的,人物的大小、所占画面比例各有不同,其中一幅作品是临摹初中课本杜甫的肖像畫,满脸沧桑,惟妙惟肖。第三类作品,大部分以景为主,有的画面给人苍凉之感,有的却是“小清新”的感觉。通过预习以及“画古诗”,学生对《登高》这首古诗有了初步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画作,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作品所包含的内容及思想表达出来。联系画作,结合文本,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悲秋。由于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还不能完全捕捉到古诗的悲凉之感,有的学生能够说出诗中悲秋的意境,但这种体会并不深刻,仅仅浮于表面,与诗人蕴含在诗句中的“八重悲”相去甚远。在初读古诗词这个环节,教师选用著名配音演员徐涛在《百家讲坛》中的诗朗诵《登高》的视频,迅速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古诗词学习的氛围。
(2)营造氛围,注重朗读,联系实际,步步深入理解古诗。在诗歌鉴赏的整个审美过程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三分诗,七分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读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模仿,先求“形似”,再求“神似”。通过观看朗诵视频,学生初步体会古诗的意境,思考朗诵者的语音、语调、语速,然后,自己再去朗读,切身感受古诗中的“悲凉”。教师在对古诗进行第一步文本分析时,首先让学生找到首联和颔联中的秋景,这个问题相对容易。第二步让学生思考:秋天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蔚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可谓“秋日胜春朝”,为什么作者会选取诗中这些秋景而没有选其他秋景?经过对比,学生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感受:高兴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美好的景色或事物;相反,情绪不好的时候,世界也是黯淡无光的。如此,学生理解了《登高》这首古诗中典型景物所体现的作者悲凉的心境,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情景交融”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读诗,体会更加深刻,朗读的效果也进一步加强。
(3)以诗解诗,水到渠成,理解感时伤世的悲凉秋意。以诗解诗,是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学习古典诗词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逐字逐句解析诗词的学习方法不同,以诗解诗主张通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挖掘古诗词知识之间的关联,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理解诗歌的语言需要发散的思维,尤其是古典诗歌,由于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完全不同于现代,容易造成诗不能解、境不能遇的理解障碍。而以诗解诗,就为年纪尚轻、不谙世事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门。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形成作者“艰难苦恨”深刻社会根源这一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入杜甫的另一首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聆听这首古诗的诵读,学生在脑海里勾画出这样的情境:狂风怒号,残破的茅草屋,冰冷如铁的被子,被孩子们恶作剧的老人。同时,捕捉到传颂千古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背后的深意。学生被这位自己流离失所,但却心怀天下的老人所打动,被这位具有感时伤世博大情怀的诗人所震撼,从而深深理解《登高》中诗人所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社会之秋”的无奈与悲壮。
(4)讨论作品,第二次“画古诗”。学生学习并理解古诗之后,可以自我点评画作,也可以相互点评。根据讨论和点评,教师组织学生课后“再画古诗”。经过整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诗《登高》以及作者杜甫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再次思考自己所画古诗的作品有无可以改进之处,豁然开朗。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或者同小组其他同学的作品纷纷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比如,色彩问题,由暖色换成冷色,加入灰白色调。如一幅杜甫登高饮酒的“美好”画面中,杜甫的背太直了,像一位年轻人,没有表现出杜甫的年老体衰、颠沛流离,可以考虑把人物体态画成驼背的样子,衣衫褴褛。在“小清新”的秋色中,加入落叶和其他元素,表現零乱、萧瑟的意境,让画面更加完整等。如此,这一节古诗词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就不仅仅在于理解、鉴赏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一次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勇,王嵌,李贞.高职院校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9(28).
[2]陈红霞,张桂霞.“真语文”理念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摭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8(11).
[3]陈国东.利用信息化优化中职古诗词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5(06).
[4]李雪莲.中职古诗词教学中情操的养成[J].语文天地,2013(02).
[5]尹玉玲.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12(09).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Ancient
Poetr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ong Li
(Shanghai No.2 Light Industry School, Shanghai 200135, China)
Abstract: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actively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taking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constantly study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ancient poetry,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social life and professional life, highlight the practice orientation, help students appreciate the beauty, meaning and interest of ancient poetry,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accumulation,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methods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