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某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时间:2025-04-06

周 盛,张 彦,李忠涛,张步振,钱 菁

某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周 盛,张 彦,李忠涛,张步振,钱 菁

目的了解某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官兵健康素养、促进官兵健康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部487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官兵健康素养具备比例为13.96%,其中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比例为24.23%,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比例为9.86%,基本技能素养比例为38.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官兵健康素养影响因素是学历、民族和婚姻,健康素养具备比例随学历的增高而增高,汉族官兵高于少数民族官兵,已婚官兵高于未婚官兵。结论应根据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的官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方案,提高官兵整体健康素养。

部队;官兵;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调查

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1],健康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官兵的健康状况。为了解某部官兵健康素养状况,本课题组于2015年4月对某部官兵进行健康素养调查,为制定提高官兵健康素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增强官兵疾病预防意识,减少疾病损伤,促进官兵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按大纲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驻滇某部步兵487名官兵进行健康素养调查。

1.2 调查工具及评分标准 本调查问卷的设计参照《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2]编制而成。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基本知识与理念(19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2题)、健康基本技能(11题),健康素养调查内容共42题。单选题答对计为1分,多选题答对≥60%计为1分,其余情况均计为0分,满分42分。将得分为34分及以上者视为具备健康素养,即回答正确率≥80%者。

1.3 调查方法 由卫生队队长为官兵讲解调查的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后,组织官兵以连队为单位分批次集中填写调查问卷,问卷由个人独立填写,不署名,每个连队完成调查问卷后统一收回。将问卷填写完整、答题认真的问卷判定为有效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1对数据进行双录入,检验无差错后,用SPSS17.0进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计算不同特征组之间的官兵各项知晓率差异,分析官兵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假设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4%。男性467人,女性20人;职别:义务兵261人,士官205人,干部21人;学历:初中83人,高中316人,大专及以上88人;军龄:1~2年262人,3~5年103人,≥6年122人;民族:汉族404人,少数民族83人;婚姻:未婚444人,已婚43人。见表1。

2.2 官兵各项内容知晓情况 官兵对各项内容认知度最高的前5项是紧急医疗救助电话(95.07%)、每天保持7~8 h睡眠 (94.25%)、心理问题需看医生 (92.61%)、骨折固定(89.94%)、不吃超过保质期食品(86.65%);知晓率最低的5项是污染饮用水危险(6.37%)、OTC含义(17.25%)、癌症早期信号(20.74%)、食盐与高血压(41.89%)、正常血压值(43.12%)。见表2。

2.3 不同特征官兵具备健康素养者分布 本次调查官兵具备健康素养者共68人,占本次调查官兵总人数的13.96%(68/487)。其中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者为24.2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者为9.86%,基本技能素养者为38.81%。不同特征官兵具备健康素养者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给需要分析的变量赋值,因变量:健康素养(赋值:不具备=0,具备=1);自变量:职别(义务兵=1,士官=2,干部=3),学历(初中=1,高中=2,大专及以上=3),军龄(1~2年=1,3~5年=2,≥6年=3),民族(汉族=1,少数民族=2),婚姻(未婚=1,已婚=2),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是学历、民族、婚姻,健康素养具备比例随学历的增高而增高,汉族官兵高于少数民族官兵,已婚官兵高于未婚官兵(P<0.05,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官兵健康素养具备比例为13.96%,较于云辉等[3]对官兵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14.30%)略低,但高于郭宏霞等[4]对武警官兵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12.6%)。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来看,官兵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比例为24.2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比例为9.86%,基本技能素养比例为38.81%,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较低,说明官兵还缺乏将掌握的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

本次调查发现,学历、民族和婚姻是官兵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官兵学历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可能是学历高的人在解读、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上高于低学历的人[5],使高学历者更容易收集和掌握健康知识;少数民族官兵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可能是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限制,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少数民族官兵掌握健康知识较少;已婚官兵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未婚官兵,可能是已婚官兵除担任军事任务外,还多一份家庭责任,为在家庭中起表率作用,更加关注健康知识,促进了健康素养的提高[6]。

为提高部队整体健康水平,让官兵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使官兵能在执行各项任务中有较好的疾病预防能力,应加强对部队官兵的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状况的官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方案,在教育内容方面应注重饮食卫生、药品基本知识、癌症预防、战伤救治和慢性病防治等,通过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让官兵掌握的健康知识转化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技能。

[1] 曾庆奇,常春.健康教育影响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57-5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37.

[3] 于云辉,于国荷,冯纳婷,等.某战区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1):996-998.

[4] 郭宏霞,曹春霞,高萍,等.武警某部官兵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2):1077-1080.

[5] 高萍,李浴峰,曹春霞.关于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现状的思考及展望[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7(5):304-305.

[6] 张宏艳,梁峰,郭素迎.边防部队官兵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4,57(9):938-939.

R 821.2

A

1004-0188(2016)04-0457-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4.043

2015-07-09)

成都军区“十二五”医学科学技术面上项目(C14042)

650032昆明,昆明医科大学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临床学院(周 盛,钱 菁);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张 彦,李忠涛,张步振)

张步振,电话:13888798260;E-mail:zhangbuzhen@ 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