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功力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状困境,并结合新时代特征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21-01
***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态势,也要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势在必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进行主体性探析,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稳健、积极向上的态势发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困境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思政教育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占据思政教育的主导,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这种认识,思政教育者更加注重自身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在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体现我说你听、我说你做的单向传递思政教育模式。
作为被教育者的大学生,他们处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客体地位。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实践中,常常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政教育信息,并受相关规范、准则及制度的约束。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常常被作为客体来塑造,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被统一的标准所束缚,使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者应想办法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教育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当前大学生通过网络便可做到足不出户,耳听八方。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将打破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拥有的信息和话语权威优势。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获得巨大的信息流,使得教育主体的实践缺位现象更为突出。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探析
1.大学生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具有必然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主体的界定在以往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实际。但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获取知识和信息变得容易且便捷,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理应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且大多数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已达到成人年龄,作为新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在追求个人价值感的同时,也在努力建构自己丰富的大学生活。第二,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给新时代大学生教育主体提供了及时表达和了解社会的技术支撑。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育、面对面的讲解、强制式的规范等,而是拥有形式各样的交流互动平台,信息发受双方可以实现即时信息传递和话语表达。第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成为教育主体,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创新。
2.增强教育主体之间的互动
高校思政教育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引导作用,又要重视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促进自身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打折扣地完成教育者所安排的学习、活动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获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两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
3.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都应得到提高。实践证明,思政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育者应重视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注重提升自我,从而从思想和行为上给大学生带去良好的影响。在日常思政教育教学管理中,教育者只有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素质和能力,才能积极地影响受教育者,使其不断汲取养分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此时,教育者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主体作用的价值便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果教育者不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素质和能力,则不能充分发挥教育设计、组织、调控的主体功能,势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结束语
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变得极为活跃,因此更需要和教育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从而成长为独立发展的个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有效互动与相互作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够不断得到进化和发展,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够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双方能处于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这样的高校思政教育,才能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一个基本指向。
参考文献:
[1]郝连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2]陈九朋,姚红.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4).
[3]苏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