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3
河套学院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杨颖
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明确相应的教学要求开展教学,并结合一体化课程设置做好教学引导。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专业核心技能发展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专业核心技能对于职业生涯的岗位学习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人们的后续发展都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且核心能力具有自身独特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实际上,针对核心能力发展和培养,应该要做好更加专业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这些方面的能力往往属于专业方法能力和专业社会能力两方面的范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协调统一,并构建起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沟通联系,作为实际教学课程的构建,要基于这些方面做好有效构建。
针对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在构建一体化课程的基础上,应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做好对课程方案目标和每门课程标准目标及教师教学目标的把控。针对课程方案目标的把控,应该要明确其是专业建设和开发的核心,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明细化的课程标准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方向和依据。课程方案的目标具备自身的广泛性和非量化的特征,其中也能够显示出职业教育理念或哲学,每个课程的标准目标都是课程方案目标,具备自身的一体化特征,所以应该要明确形式,并实现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及可量化的效果。
明确构建起完善合理的一体化课程目标,应该要做好对课程目标影响因素的把控,并把控所影响因素的具体需求,综合课程的目标,然后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技术影响规范和行业标准,做好针对性的表述。同时结合当前社会上的就业及发展关系,做好人才培养规范,将社会企业与人才培养提高到新的高度。在进行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培养问题解决的实战能力,实现人才掌握的能力与社会企业需要的能力更加契合。
针对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一体化课程构建,应该要明确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针对课程内容选择,要结合市场社会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教学大纲,做好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选择。在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好理论课程安排和相应的实践课程的把握,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的合理结合,实现课程和工作项目融为一体的效果。可以在专业教材课程中引入职业培养内容,有效培养起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软能力和硬能力,这些因素主要是岗位技能和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沟通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核心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一体化教学,应该要把握好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方式,并对课程教学中的教与学和行与知方面的关系,教师也要综合做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做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引导,确保学生不仅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把握和熟练掌握好所需的技能,了解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实现行与知的有效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职场把控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及综合技能的教育培养。在进行专业性的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上,应该要做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新型的信息技术做好教学情境和职场情境的有效结合,并注重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环境,有针对性地创造出与社会企业岗位需求相契合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情境与教师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另外一方面,应该要重点做好对教学设备的把控和调整,要将职场设备引入到教学环境中,将相应的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模式有效统一在一起,确保教师的教学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标准融为一体,实现一体化教学。当然还应该在专业的教学中,融入职业培养内容,有效确保教材的一体化。
在进行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明确这一专业的岗位,更多的是国际商务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代理员、报关员以及报检员等,这些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获得订单和履行订单,处理进出口业务。在进行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的综合技能培养上,要明确国际贸易实务和商务综合模拟以及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制单实训等课程的教学重点,实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教学,确保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自如转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针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培养,应该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针对人才培养来做好相应的教学引导,有意识将双证融通制度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和技术等级及职业资格。另外在进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上,应该要确保教学引导更加规范。当前外贸企业的大部分岗位都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如报关员和报检员等岗位都应该具备这些能力。所以应该将职业资格的考试内容与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帮助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都能够适应具体的实际工作开展,为学生在后续工作岗位上的进步和发展打好基础。另外一方面,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课外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参与到关于国际商务贸易的岗位工作,并帮助学生实现更快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为学生在后续的工作和发展打好基础。
针对国际商务的专业技能教学,教师和学校应该要做好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室建设,并明确涉及到的国际惯例和国际结算以及外贸函电及外贸单证方面的知识。所以应该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外贸实习平台,来将这些方面的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这一实习平台,在相对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现交易磋商、合同起草、单证制作和报检报关等方面的锻炼和实践,让专业学生在这种近乎真实的贸易环境中的锻炼和实践,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岗位实际感受经验。
开展专业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增强校外实训室建设,实现群策群力,所以院校应该积极做好政策引导,基于企业的市场实际做好沟通。学校要有意识地参与到企业发展中,并明确具体的政策和教学大纲。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应该要明确企业职工的工作状态和岗位需求,同时要做好企业职工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参与意义,实现校企良好合作,坚持专业教师与企业外贸人员的紧密联系。同时,在教材和职业培养上下足功夫,实现教学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融合,以此来实现专业教学的一体化建设。在进行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制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向学生灌输外贸英语函电跨文化交际的作用,结合函电写作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可能导致的经济后果来做好阐述分析,并有针对性设置进出口业务操作课程,有意识地避免课程内容间的诸多重复。
职业教育应该要立足实际,并结合国际贸易商务的具体实践经验,基于社会企业的发展实际,做好对国际商务贸易过程的深入理解,开展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把握好工作过程中的难易程度,从而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结语:总体来说,基于专业核心技能发展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结构对于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做好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一体化、课程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方法一体化和环境一体化的设置,并高度整合核心技能课程,尽量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基于工作过程做好课程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