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3
吴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今,我国经济到了转型的时期,互联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消费信息;另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便利了人们的日常消费。我们可以预料互联网将对家庭消费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程度以及针对不同种类家庭、不同类别消费支出的影响,还有待依据客观数据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第4轮追踪调查的结果,运用了家庭问卷库和个人自答库,从中选取了本研究的变量〔家庭总消费支出、伙食支出(元/年)、文化娱乐支出(元/年)、衣着消费(元/年)、医疗支出(元/年)、是否使用互联网、互联网重要程度、过去12 个月总收入(元/年)、基于国家统计局资料的城乡分类〕,并筛选出合适的样本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和所选变量提出以下假设:
H1:互联网对家庭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
H2:互联网对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影响程度不同。
H3a:互联网对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不同。
H3b:互联网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不同。
此项检验证明家庭总消费支出以及伙食支出、衣着支出、文娱支出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联网情况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互联网与伙食支出、衣着支出相关性更高。而家庭医疗支出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联网重要程度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得出结论,互联网对家庭总消费支出有正向的影响,但在各项支出中,互联网对伙食支出、衣着支出、文娱支出有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而和医疗支出虽然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是无法进行解释。此次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支持假设H1和H2。
此项检验证明城乡家庭总消费支出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联网情况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互联网使用情况与城市家庭总消费支出的线性相关关系更强,互联网重要程度和乡村家庭总消费支出的线性相关关系更强。得出结论,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城市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高于乡村家庭,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对乡村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高于城市家庭。此次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支持假设H3a。
此项检验证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总消费支出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联网使用情况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与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相关性不高。其中,互联网使用情况与高收入家庭总消费支出的线性相关关系更强,其次是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对较弱。得出结论,互联网使用情况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总消费支出均有正向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高收入家庭的总消费支出比中低收入家庭有更强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此次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支持假设H3b。
本文研究了互联网对家庭总消费支出及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同时依据城乡分类和收入分组对不同家庭总消费支出受互联网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互联网对家庭总消费支出正向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更加便利地获得消费信息、更加便捷地进行线上购物,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
(2)互联网对家庭伙食消费、文娱消费和衣着消费的影响会更高,对医疗消费无显著影响。因为前三项消费支出属于日常性消费,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这类消费更加便利快捷。但是医疗支出是在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产生的消费,而且大多是线下消费,因此互联网对其影响不大。
表1 互联网与各类家庭消费支出的回归结果
表2 互联网与城乡家庭总消费支出的回归结果
表3 互联网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总消费支出的回归结果
(3)互联网对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不同,互联网使用对城镇地区有更强的促进效果,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渠道的重要程度对乡村地区有更强的促进效果。城镇地区的资源充足,城镇家庭使用互联网获得的资源更多,因此总消费支出促进效果更加明显;而农村地区信息匮乏,因此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总消费支出的提升。
(4)互联网对高收入家庭总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大于中低收入家庭。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说,互联网的使用扩大了消费的需求,因此总消费支出显著提升,而对于低收入家庭,互联网的使用是为其节省购买消费品的金额,因此对提升总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大。
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国家可以从互联网建设入手,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家庭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互联网基础建设以及网络普及宣传,一方面在政策上扶持互联网购物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布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