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企业在国际商务合作中的跨文化管理评价

时间:2025-04-13

张雅娇(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中小企业在运转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国际商务合作,希望能够通过国际商务合作的方式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由于本国企业与他国企业之间具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因此,中小企业想要进行国际商务合作,必须要针对跨文化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研究与探索。

■ 中小企业在国际商务合作中跨文化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经营思想上的不一致

不同的文化背景,能够培养出不同的企业,在企业进行运转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不一致,在企业领导人权衡长期发展与短期效益、产品质量与资金利益等等问题时,通常会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都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商务发展的过程中,种种举动都表示了他们在冒险精神上稍显欠缺,并在实际的企业运转过程中,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却缺少长远的考虑。

对于西方企业的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互惠互利,注重在企业进行商务合作过程中的整体效率,并非常看重售后服务以及服务的整体质量,总而言之,西方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双方经营思想上的不一致,必然会导致企业双方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差异而产生巨大的合作障碍[1]。

(二)管理决策方式上的不一致性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相比进行企业的变革,更愿意稳中求胜,而这种思想则始终影响着我国中小企业领导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因此,许多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都会显得过于保守。目前,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差,因此相比于针对自身经营变革,更倾向于在现有的市场基础上缓步发展,稳定扩大。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另外,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决策时更倾向于群策群力,集体进行决策。在决策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会共同承担责任。西方企业的管理层新型管理的过程中强调个人,他们相对于我国的委婉的表达形式,更倾向于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意见,这就导致了其管理决策的主体更加偏重于个人与自我。正因如此,许多西方企业在进行管理层设置的过程中,几乎不会设立副职,从而保证领导者在权力范围内最大的自主性。如果由于他们的决策造成了损失,他们也会勇于承担个人责任,不会进行推脱。对于中国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西方企业的管理层决策下发更加迅速,下发决策时,管理层的主观意识比较强。他们相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而言,更加敢于进行冒险,敢于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开拓新市场,启用新技术。由于双方管理层决策形式上的极大差异,必然会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冲突[2]。

(三)管理风格层面上的不一致性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层级。每一层级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都会习惯于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进行工作,上级领导则习惯于根据老板下发的指令进行任务的细化,再将细化后的任务向下传达给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这样逐层下发传达指令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当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纠纷时,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更加习惯于通过有组织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舆论公关的方式来进行纠纷的处理,我国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时通常会认为企业契约是由于两个企业之间缺乏相互的理解与信任,因此制定了预约来进行双方合作过程中的有效连接,并针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3]。西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更习惯于在完善的法律与以及规章制度下开展经营与管理,他们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从规章条文出发,进行企业的管理。当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纠纷时,西方企业更倾向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自身利益的维护。但是在国际商务管理的过程中,许多西方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现行工作的过程中会轻视人情关系,重视明确的规章制度,一切行事准则都将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条文行事,这也就导致了当我国中小企业与西方企业经营合作的过程中,经常由于管理风格层面上的不一致而造成沟通的困难,甚至产生误解与冲突。

■ 中小企业在国际商务合作中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一)在进行国际商务合作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发展文化认同

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了国际商务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文化差异进行识别,并承认不同国度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跨文化理解[4]。想要发展文化认同,需要以尊重为本,避免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出现文化自恋的倾向,只有针对别人的文化进行尊重,才能够赢得他人对于我们文化的尊重;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进,只有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对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差异进行系统的识别。

(二)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商务合作中能否成功,与他们所选择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商务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合作伙伴的国家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并且了解他们的传统习惯,依据合作伙伴国家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惯进行自身管理模式的灵活转变。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综合实力较低,因此产品和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被众人所熟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难以像强大的跨国公司那样实施母公司文化移植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商务合作时,可以采用文化规避模式,也可以采用文化融合创新模式,通过这两种模式完成与国外企业的合作[5]。文化规避模式通常应用于短期的商务合作,这种模式是通过针对自身的管理措施进行改变,使企业尽量迎合当地的生活习惯与消费习惯,从而实现最佳的合作效果。文化融合创新模式就是指中小企业在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磨合,将两种文化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能够达成双方共识的企业文化。

(三)针对各方关系进行处理与把握

我国的中小企业一旦开展了国际商务合作,他们面向的就不仅是我国国内的市场,更是国际的市场,那就意味着他们所要处理的社会关系与国内的社会关系将大不相同。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商务合作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跨文化管理,首先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并且需要针对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如果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商务合作的过程中,能够遵纪守法,并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该企业会在当地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必然能够为中小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做大做强带来更大的优势。另外,中小企业还需要处理好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使其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克服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冲突,促进我国的中小企业国际商务合作的发展顺利,完成跨文化管理。最后,在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很多中小企业在其他国家都会聘请外籍员工,这时就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对本国员工与外籍员工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同等的尊重,从而营造和谐的员工关系,完成跨文化管理。

■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在国际商务合作中实现跨文化管理,是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实现了跨文化管理,才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商务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企业今后的国际商务合作拓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