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杜丽花,薛军利,马秀丽,陈丽
摘 要:提升高校大学生学习成效和解决大学生学习自觉性问题,始终是摆在高校教育改革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文章从专业认同要求入手,以医学生学习倦怠性与专业认同的关联性为分析基础,探讨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加强对医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消除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专业认同;医学生;学习倦怠性;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0-0002-02
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以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等为教学改革的依据,逐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了教学成效。但是,在大学生学习倦怠性的消除方面,高校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教育改革的作用与优势,这要求相关教育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专业认同要求入手,以医学生学习倦怠性与专业认同的关联性为分析基础,探讨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因素,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加强对医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消除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及对策。
一、专业认同感与医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关联性
按照医学生专业认同感量表和魏淑华的六维结构理论,职业行为、职业承诺、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职业认知六个维度是考查医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医生职业或医疗相关职业认同的结构要素。通过以专业、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专业选择方式、高考志愿、生源地等为自变量的方差分析可知,一年级医学新生、医学生专业的学生干部以及自主选择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六维结构理论中的得分最高。
针对护理学、針灸推拿学、中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性进行方差分析时,设定的分析维度为发展倦怠、情绪倦怠、行为倦怠、学习倦怠。分析结果显示,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年级医学新生、医学生专业的学生干部以及自主选择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平均分值最低。这意味着具有专业认同感的医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度、满意度和幸福感更高,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度、探索度等高于其他学生,这也说明此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成就感更强。
对比分析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后,结果显示专业认同感与学习倦怠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以专业认同感作为自变量、学习倦怠作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专业认同感与学生学习倦怠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这意味着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各维度可反向预测学生学习倦怠的不同维度,即职业承诺和职业期望与情绪倦怠之间、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期望与发展倦怠之间、职业价值观与行为倦怠之间存在着极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将此关系拓展到学生学习倦怠性与专业认同感之间,结果显示学习倦怠与专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即学习倦怠性越弱,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就越高。长期以来,各方面对培养医学辅助人才的非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视程度均低于临床专业,这导致医学院校及高职医专的非临床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认同感均低于临床专业学生。
二、基于专业认同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因素
1.专业和年级因素
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基本以医生作为未来的职业定位目标,而非临床相关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为专业调剂的学生。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年级医学新生、医学生专业的学生干部以及自主选择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感平均分值最低的结果来看,这些学生的心态好、积极性高、动机强,其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认同感自然会提升。与之相反,调剂生的专业并非自己所选择的,所以其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期待感自然比较低,甚至部分学生会对专业学习产生厌烦感,此种负面情绪会随着专业覆盖知识面的扩大或年级的增长而日益严重。
在年级因素方面,一年级时大学生并没有正式接触专业课程,到了二年级时大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知识,这时他们的学习压力会增大,并容易产生消极情感,对未来感觉前途渺茫,职业认同感、职业承诺感、职业期望值等都会随之下降。在越来越接近毕业就业时,他们由于对专业的不认同不仅会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倦怠感,甚至可能影响到三观的树立。
2.大学生干部因素
大学生干部一般是班级中优秀大学生的代表,大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往往高于很多学生。大学生干部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及榜样作用,引导同学们共同学习,甚至需要与其他学生共同沟通、交流,成立研究课题的合作团队,并辅助教师提升班级及团队的职业自觉性等。但是事实上,医学院的很多学生干部都是由教师直接委派的,即便是根据投票方式选拔学生干部,很多大学生也是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投票的。另外,还存在部分大学生为成为学生干部加学分而拉关系、贿赂其他学生的现象。这种选拔方式下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可想而知,他们难以辅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此种选拔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对公平的诉求,尽管大学生的心理趋于成熟,但是与职场人士相比,他们的三观并不完善,一旦受到不良或负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受到冲击,继而影响职业情感和价值观。
3.专业学习因素
医疗卫生事业属于一个整体,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生的专业分科日渐细化,无论是临床专业还是非临床专业都从属于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育体系。专业内容和培养标准的细化势必对学生的职业属性、职业素养、专业操作能力和知识架构体系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学业日渐繁重的背景下,不同学习能力的大学生很难做到齐头并进。在学习成绩上,大学生一旦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赶超同寝室、同班级中的同学,就很容易出现学习的倦怠感,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国人所需要的服务已不局限于临床,还包含社区卫生服务、医学美容、生育指导、康复技术、保健指导、健康教育等多样化的内容。这给专业知识学习较繁重、以就业为目标的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科目。这对于那些为学习而学习,而不是为兴趣学习的学生,以及那些为就业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梦想或理想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倦怠情绪很容易滋生、蔓延。
三、专业认同要求下消除医学生学习倦怠性的对策
1.强化职业宣传推广,让大学生明确发展目标
在新生报到期间,辅导员应该肩负起专业宣传和课程介绍的重任,帮助大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求职方向,帮助他们在入学初期建立职业认同感,使之能初步规划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计划。如果大学生能够以职业生涯计划为基础逐步践行自己的学习目标,那么他们的学习倦怠感就有可能弱化,职业期望和职业认知等得到强化。在此基础上,为帮助大学生在入校前就加强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建立初步的职业认同感,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辟“辅导员专栏”,介绍专业情况、未来岗位情况、职业发展情况等,提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除此之外,无论是针对新生还是老生,辅导员都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提升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试能力,重视大学生因现实与理想出现反差而产生的各类心理问题。辅导员可组织专业讲座、经验交流会、心理咨询等活动,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在心理层面接受、认可自己的职业岗位,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消除职业发展的困惑。辅导员需要将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引导教育始终贯穿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对非临床专业学生,更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如新生始业教育、就业单位参观、行业论坛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岗位要求和岗位与目前所学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及不足,使之有意识地通过自学来弥补不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等。
2.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发挥学生干部榜样力量
有英国学者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负相关,这意味着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如果目标清楚,行为水平即可被辨认,那么效能的自我感觉就可以影响行为表现,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行为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倦怠感和学习倦怠行为。所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此,为消除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性,提升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辅导员可从培养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层面着手,营造良好的寝室、班级、校园气氛和文化,为医学生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资源,帮助和鼓励医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难,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这样,医学生的学习行为应对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就会逐步提升。同时,学生干部的榜样力量需要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这就需要辅导员加大学生干部能力考察以及竞选风气肃清等工作的力度。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生干部对自身专业认同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以及能否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如此,大学生才会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甚至毛遂自荐,为自己及他人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助力。
3.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辨识
不同的学生在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上的表现是不同的,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专业承诺和专业认同感优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学困生,这主要是因为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目标的定位更加清晰,对自己所学专业更感兴趣,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甚至将学习视作乐趣。医学专业学习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对专业的要求也比较严苛。如果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能够协同合作,在引导学生消除学习倦怠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找到专业领域中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就会弱化他们的学习倦怠情绪。具体操作时,可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使之亲身观察、对比、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自我完善的切入点。也可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入手,如采取为学生介绍专业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的事迹、让优秀毕业生返校分享学习和工作经验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学习兴趣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丽.大学生专业认同、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张斌,周怡,蒋怀滨,蔡太生,邱致燕.学习效能感在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倦怠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12).
[3]曹晓翼,陆丽清,刘晓虹.专业自我概念在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J].中华护理杂志,2010(11).
[4]周麗云,姜芬.专业认同与学业自我效能对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03).
[5]张容基,肖思依,孙瑞杰.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J].中国林业教育,2015(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