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构建研究

时间:2024-04-24

李国良

摘 要:班主任应利用好班会课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过程中,班主任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意师生角色的转换,坚持一定的原则,并注重班会形式多样性。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学生情况;角色;原则

中图分类号:G333.2;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0-0014-01

初中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其身心都处在逐渐发育阶段,思维及社会阅历也在经历着一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此,班主任有必要利用班会课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本文将对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应与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在实践过程中,班主任容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造成混淆,忽略班会课的现实目标,只是按照心理學知识体系编排班会内容,却没有反映出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班会课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应该是通过研究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达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坚定意志、克服学习困难、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要通过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全局意识,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应采取形式多样、轻松愉快的心理教育方法,改革陈旧的班会模式,探索更适应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教学设计和活动开展的重心应落在紧密结合班级学生情况上,培心育德,以心理体验活动构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健康心理品质。班主任可组织系列主题班会,围绕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确立对应的主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应注意师生角色的转换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平等”很关键。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的身份和观点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否则,只会让心理健康教育演变成一种说教,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放下“权威”,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从教学手段上属于活动教学。所谓活动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表演、游戏、制作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因此,班会课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威角色的教师,更应该是主持人式的教师,教师应有能力营造一种有好奇、疑问和争论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心理情感得到升华。再次,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他们特别渴望独立和自主,重视自我价值,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班主任这时候就应该放下权威和主导的角色,成为一名观众,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构建良好的群体氛围。构建良好的群体氛围需要一定的前提,如良好的群体舆论、较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自由的气氛。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需要形成共同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品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说,良好的群体气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保障。

第二,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较大的关系。教师确定活动主题时,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意见。若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可适当地引导或培养,促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若学生感兴趣,则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另外,教师可选取一部分学生对活动进行策划,锻炼学生的能力。

第三,对活动做好准备和总结。活动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但班主任也要参与到活动中,对整个活动进行构思。要明确每个主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根据目的写成具体方案,引领学生实施方案,并做好小结(总结活动的得与失),以利于下次活动加以改进。

第四,教师要突出自身的创造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用发展的观点与创新的思维加以对待并解决,因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随机的,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变、因事而变,新问题与新矛盾层出不穷。这时,一个教育主题往往难以涵盖所有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设计出更加科学、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主题或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应注重形式多样性

班主任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例如,第一,答记者问。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要进课堂,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第二,文艺表演。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品、舞蹈、歌剧等文艺形式的表演,在表演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解决学生们平常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第三,学生主持班会。在学生代表的主持下,大家共同讨论班会内容,班主任从旁指导。第四,参会人员扩大化。参会人员不局限于班主任和学生,还可以有家长或心理教师。第五,班会地点丰富化。班会的地点不局限于教室,室外、实践基地等均可作为召开班会的地点。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晓明.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