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朱玫瑰
摘 要:初中生心理是一门科学而不是经验,因此,班主任仅凭经验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只有在学与用的不断结合中,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也才能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5-0100-01
现在的初中生难教,打不得、骂不得、没办法,是当前初中班主任面临的难题。对于初中班务工作中的这一困境,“打不得,骂不得”——这说明以前教育方式中存在打骂的形式和现象,而随着社会法治的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注定是要被淘汰的。但其他的教育方式又没跟上,因此才“沒办法”。其实,如果对班务工作的思考能够超越经验层面,从学生的心理因素角度去思考,则可能寻找到另一条更为科学合理的班务工作思路。
一、读懂初中生心理
初中生在校的一切生活学习行为,都是以一定的心理为基础的,尽管学生自己未必意识到这一点。从这个角度讲,基于学生心理进行班务管理才是适合的。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与对班务工作实践的反思,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两个角度来读懂学生的心理。首先是学生的生活心理。初中生身体发育速度加快,在生活中他们期待别人的认同,大多数学生会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在这个圈子中会有他存在的位置与价值。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那些犯错误的学生多数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单个学生破坏公物的现象要少于群体破坏的现象。课后,他们希望通过时髦的外表与流行的动作来吸引别人。即使在课堂上,有些学生还是关心自己的形象,他们常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上,然后会整衣服、理头发等。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寻求认同的心理在起作用。而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则更值得研究。在应试压力的作用下,有主动学习欲望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任务驱动下的学习,而不是内驱力作用下的学习。学困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往往是追求一种平衡,即维持现有的学习状态。不想进步,一进步就会得到这个群体内其他学生异样的评价;不怕批评,因为害怕批评往往意味着内心的脆弱而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所以,要彻底改变学困生的状态,班主任必须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解决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
二、读懂了心理,又该怎么办
知道初中生的生活与学习受心理因素影响,那怎样才能从心理角度为其学习生活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呢?这里有一个案例:小许是一个让人感到失望的学生,每天的晨读课从来不上,第一节课总是踩着铃声进校园,老师讲了三五句话时在教室门口喊“报告”。有时不等老师同意就直接进了教室,走路的姿势与表情总能引来其他学生的窃笑。每门成绩都不及格,数学、英语都是十几分。性情暴躁,有一次英语老师在课上点名批评,他竟然以拳击墙,吓得英语老师一身冷汗。单亲家庭,跟父亲生活,父亲在砖瓦厂打工,不怎么管教孩子,也管不住。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班主任可能觉得这样的学生太难教育。其实不然,因为这个学生最终变好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班主任知道对于这样的学生,只凭简单的“爱”是不够的,而要基于其心理需要实施教育行为。经过多方了解,班主任与其进行了一次谈话,开门见山地指出他身上的优点与不足:优点是自尊心强,有帮助弱小、不惧强权的心理;缺点是脾气暴躁,内心封闭。在指出优点与缺点的过程中,班主任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并且问他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判断基本得到印证的基础上,班主任又直接指出,你的本性善良,渴望父爱、师爱和同学的认同,但因为过于封闭自己,过于害怕失败,因而总会用接近暴力的方法来掩饰内心的脆弱,所以不惜课堂上做出以拳击墙的举动……这番话直击小许内心,他一言不发,双手微抖。“你希望就这样继续下去吗?”班主任换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不希望。”小许轻声却坚定地回答。于是班主任给出了他后续的努力方法:生活上从现在开始,放开自己,觉得对的就去做;学习上从零开始,不惧人言,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由于考虑到努力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反复的现象,班主任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一是打“预防针”,告诉他过了两三天,他内心深处原来的想法可能会卷土重来,因而需要坚决克制原来的想法;二是暗中动员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主动接近他,特别强调不能让他感觉到是在刻意地帮助他。有了这样的措施,其后的转变进行得比较顺利,同学越来越喜欢他,他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如果班主任学会把自己从烦琐的常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与触角伸入到学生的心理,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待开采的宝藏,而研究每一个个体的心理,也可以寻找到班务管理的一般性规律。
三、结束语
有研究者指出,初中生心理调适的三个指标是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学生如何看待与他人的交往、学生如何看待自我。虽然这三个指标不能涵盖初中生心理的全部,但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三根主线,却可以比较全面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只有在学与用的不断结合中,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樊明亮.浅析中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J].华夏教师,2016(01).
[2]马宇.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2015(03).
[3]吴志强.论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瓶颈与突破——从教条式德育到逻辑式德育的转型[J].基础教育研究,2014(0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