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冉冰泉
摘 要: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策略。文章简述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从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创新学生思维模式,注重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对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9-0019-02
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相对抽象枯燥,教师应该优化课堂结构,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简述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对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素养是一种后天养成的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来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道德与法治是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而设置的课程,以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为课程核心,注重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健康心理以及公民意识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可以将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三个方面。从核心素养入手对学生进行引导,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寻求一个切合点,使学生的个人价值在未来更好地发挥出来。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拓展,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法律素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具体研究。
1.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教师要认真钻研道德与法治教材,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熟练地驾驭教材,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教师可以在上第一课的时候向学生介绍整本教材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要达成的主要目标。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如下导语开展教学:第一课的学习任务是“感受社会生活,认识到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很多人说社会分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你觉得哪个社会是现实社会,哪个又是虚拟社会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回答“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现实社会,计算机网络中的社会是虚拟社会”。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问学生“大家觉得哪个社会更加重要呢?既然社会这么重要,我们如何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等问题。教师通过这种层层追问的形式,能够引导学生从逻辑的角度对本学科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将“丰富的社会生活”“网络生活新空间”“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的公民”“责任与角色同在”“积极奉献社会”“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等内容串联起来进行理解。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创新学生思维模式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创新学生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的发散以及思维的创新能有新鲜的土壤。在一个小组内部,一旦有一个学生在“头脑风暴”中有所收获,就会在第一时间与同伴进行交流以便获得援助和支持,这样一个人的智慧就会变成几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创新就会引领一个团队思维模式的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创新思维模式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创新成为可能呢?例如,在“青春时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青春话题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逐渐懂得怎么做才是不负青春、不负时光。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好好学习,不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是不负青春”。在这样的思维启发下,其他学生说出了更多的答案,如“我觉得学会承担责任就是不负青春”“学会勇敢,坚强不落泪是青春要做的事”“懂得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是青春要学会的”。就这样,在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中,每一个学生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思维的发散与创新,加深了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注重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想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要注重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德育内容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多开展交流合作,使德育渗透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等各门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懂得道德无处不在,人的行为离不开道德规范的指引。例如,可以与语文学科相联系,从《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需要规矩,人生更需要道德与法律;可以与体育学科相联系,引导学生懂得体育比赛需要公平、需要勇气、需要坚强、需要拼搏、需要团结,而这些品质不仅适用于体育赛场,更适用于人生的跑道。教育离不开生活,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还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注重引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化抽象为具体,用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是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工作重点。道德与法治是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而设置的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做到以生为本,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构建高效课堂。要深入挖掘课本内容,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创新学生思维模式;注重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价值,培养具有美好品质的高素質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亚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8(11).
[2]刘秀红.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探究[J].甘肃教育,2015(11).
[3]潘友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变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3).
[4]张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
[5]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01).
[6]李晶.高中高效政治课堂的构建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